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住空间是以居住为基本功能载体的各种类型的空间,中国传统的住宅大多采用"通用式、标准化和单体化"的营造方式。本文从人文的角度切入,通过对明朝居住空间的设计理念中"人文—心理—行为—物化"等层次的分析,尝试寻找到其背后保留的"人性关怀的普遍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神韵的设计精髓,以期对当今的室内设计文化理论有实践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对情境意识的关注上,具身认知与传统文化表现性艺术理念具有着核心观念上的相关性。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梳理,文章探讨了两者在空间认知与表达层面意识结构和言说体系的理论契合,期望以此清晰理解传统空间文化的具身性理路,丰富具身意识下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把握传统空间文化与具身空间认知理论间异质同构的方法论脉络,为人居"空间"的研究和表达提供可资践行的理论线索。  相似文献   

3.
谷光灿  冯诗雁 《园林》2020,(3):8-13
园林是居于宅内与宅外之间的过渡部分,闺阁小姐的活动多限于自家园林,但即便是自家园林,封建时代的闺阁女性也不常去。正因为如此,古代戏曲文学中,园林作为故事发生的经典场所,爱情传奇渐渐呈现出独特的"后花园模式"。本文基于爱情发生的原理以及过程,从《牡丹亭》《浮生六记》的描述中,抽取作者构思或者描述的、与爱情心理发生以及行为发生相关的园林空间与要素,梳理促成爱情发生的园林空间要素,给予古典园林以爱情生活视角,还原古典园林的生活使用实态,并启示园林设计。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7)
在如今泛娱乐化的时代,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风行,电视娱乐行业竞争激烈,为了追求收视率,电视娱乐节目往往发现一个节目类型就一拥而上,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娱乐节目扎堆的情况下,有一批节目还是取得了收视奇迹,如《爸爸去哪儿了》、《我是歌手》、《花儿与少年》等,以上这一类节目都主打"明星牌",是明星真人秀。本文立足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剖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5.
王迪  张天宇 《华中建筑》2010,28(3):77-80
在"九华山佛文化展示中心暨景区游客中心"项目的设计中,充分借鉴中国传统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及方法,并以代表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最高成就之一的"起、承、转、合"的模型理论,安排组织空间序列,形成仪式化的行程编排,以求获得一种符合中国传统美学心理的空间吟说。  相似文献   

6.
结合上海市休闲空间的发展变迁.探讨休闲空问与消费文化的关系.根据消费文化的理论及视角,定义休闲空间的概念,回顾上海从"大世界"到"新天地"百年来休闲空间的变迁历程,进而总结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上海市休闲空间特征,反思现代休闲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Z1):153-154
近几年,现代小说叙事学理论拓展和延伸到空间叙事领域。以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理论为基础,选取莱辛的《金色笔记》、《又来了,爱情》、《野草在歌唱》、《简·萨默斯的日记》四部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从莱辛小说"空间"的构建、莱辛小说"空间"的解读、莱辛小说的空间叙事模式等方面研究了多丽丝·莱辛小说的"空间"问题,以期为解读莱辛不同时期的小说作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开始崛起,场景作为一个地方具有的文化和美学特征,成为"新"的经典生产要素之一.本文以特里·克拉克教授的文化场景理论为视域,对天津滨海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内外部场景进行视觉效能的分析和探讨.首先追溯了天津滨海图书馆作为滨海新区文化地标的成因,其次从空间美学、情感结构和气氛生成3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王靖  张伶伶  戴晓旭 《新建筑》2010,(5):123-125
通过对城市空间相关理论的研究,总结构成城市空间的物质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内在关系。指出文化性是统一城市主客体、关联空间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逻辑纽带。论述基于文化差异性、开放性和主题性的城市空间构成、秩序和特色的建构方式,探讨城市区域空间文化性建构对我国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详  成玉宁 《中国园林》2021,37(3):56-61
消费主义时代的空间生产以符号审美为表征,消费者通过感知符号特征完成对消费空间文化意义的解读。基于此,选取上海音乐谷作为研究对象,借用场景理论探讨由生活文化设施组成的场景如何影响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感知。通过利用主轴编码技术分析消费者网络点评数据发现:在音乐谷历史性城市景观中,消费者对于由消费空间构成的"现代化享乐场景"感知度最强。从历史性城市景观由"消费空间"向"空间消费"让渡的现实出发,指出当代历史空间的日常"使用价值"开始让位于经济"符号价值";空间的消费性超越社会性与文化性,成为消费者感知历史性城市景观的主要方式。由此提出:在现代消费空间的地方性建构过程中,保持地方文化原真性的同时满足人们现代化消费需求,是历史性城市景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