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了辉县市吴村煤矿一水平东翼煤柱试采工作面顶板突水的经过,分析突水水源及突水机理,阐述了治理方案和堵水技术,为矿井顶板突水的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德盛煤矿特大突水治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德盛煤矿特大突水治理的难点,从堵水方案确定、钻孔布置、注浆堵水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注浆堵水的关键技术参数,提出了“围点打援”对突水区域实施有效封堵的技术方案,形成了在动水条件下,以查、找、定、堵、验相结合的特大突水治理成套技术,实现了对突水点和导水通道的彻底封堵,有效地解决了德盛煤矿特大突水的复杂难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焦煤集团九里山矿14101工作面L8灰岩水突出的经过,分析了突水水源,阐述了治理方案及堵水技术。为类似矿井的突水治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岳卫振 《煤矿安全》2011,42(6):145-147
介绍了15423N工作面突水的经过,分析了突水原因、突水的特点及治理难点,并针对水害治理特点阐述了治理方案及堵水技术,为类似突水治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煤巷及采煤工作面突水快速治理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东庞煤矿特大陷落柱及超化煤矿22081工作面突水灾害治理情况,对其治理思路、堵水工艺、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煤巷及采煤工作面突水快速治理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动水条件下“三软”不稳定巨厚煤层采煤工作面突水灾害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方案。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堵水效果。  相似文献   

7.
孟凡写  赵兰春 《煤炭技术》2007,26(12):120-121
通过对安徽省祁东煤矿3222工作面"四含"突水的经过和突水水源分析,探索出成功的注浆堵水治理方案和技术,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突水工作面井下治理方案的合理选择,在实施过程中对钻孔施工序次、注浆层位、注浆浓度、注浆压力采用了一系列控制性治理技术,从而把动水条件变为相对静水条件,实现降低成本快速治理水害的目的,堵水率达到95%,堵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3205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及突水机理,采用"堵源截流、阻堵结合"的堵水方案,配以合理的注浆材料和浆液配比,成功封堵了工作面突水点.为具有类似条件工作面突水点的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煤矿机械》2017,(9):130-131
针对某煤矿综放工作面突水严重,采用地面注浆堵水法进行工作面突水治理,通过选择合理的注浆工艺和注浆材料实施注浆工程施工,然后观测注浆后井上、下水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利用注浆堵水法可成功实现井下综放工作面突水灾害的治理,为其他类似矿井的突水灾害治理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岩溶水突水发生过程表现为非线性动态特征,且受到多控制因素影响。为了明确大饭铺煤矿61114工作面开采受底板岩溶水的影响程度,基于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以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底板岩层完整性、隔水层厚度、阻水性能、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安全水头、突水系数等多个指标,结合物探综合探测成果,对工作面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矿区虽位于准格尔岩溶水径流区内,工作面带压开采危险性较低,但工作面内部小构造较为发育,物探探测工作面内部存在4处可疑岩溶富水区或导水通道,在回采过程中需提前打钻验证异常区,密切关注隐伏贯穿性导水构造。  相似文献   

12.
以团柏煤矿10-106工作面陷落柱突水注浆治理为例,分析了陷落柱空间结构特征及突水水文地质条件,制订并实施了陷落柱形态探查设计,提出了对陷落柱快速注浆封堵的治理方案。根据陷落柱结构特征及工作面地质条件,确定了快速注浆工艺,设计出堵水效果检验钻孔,最终实现了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3.
宋亚新 《煤矿安全》2012,43(12):91-93
结合哈拉沟煤矿22402工作面初采期煤层覆岩结构特征,对该工作面溃水溃沙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22402工作面初采期煤层覆岩属单一关键层结构,关键层破断发生滑落失稳导致其上覆岩层整体断裂下沉,导水裂隙带导通了含水层与工作面,含水层水带动其上部沙粒溃入工作面而发生溃水溃沙事故。据此从开采前、开采期间和事故应急抢救3个方面,提出了工作面溃水溃沙事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跃进煤矿深部采区顶板突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明  胡明亮 《煤炭技术》2006,25(11):128-129
针对跃进煤矿深部采区工作面连续出现顶板突水的现象,分析了顶板突水的特征,对影响突水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预测了顶板富水的区域,并对防治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永定庄煤业公司山4^#层811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水文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威胁该工作面的主要突水来源、发生突水的充水通道,采用富水性指数法将含水层富水性划分为5个不同的富水性区域,顶板突水危险区划分与富水性区域划分相一致,依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水措施,以确保该工作面的快速、安全的开采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突水溃沙灾害发生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饱水沙层厚度、有效隔水层厚度以及采厚作为突水溃沙风险评价关键指标,采用AHP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提出基于ArcGIS平台融合的突水溃沙风险评价模型,确定了突水溃沙风险评价4级分区。以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22206工作面为例,进行了突水溃沙风险分区,结果显示,突水溃沙高风险区位于三元沟过沟地段,并提出工作面突水溃沙防治思路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杨村煤矿10602工作面回采面临底部十四灰、奥灰水威胁,通过对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科学评价开采突水危险程度,进而提出科学、合理和有效的防治水措施,从而实现工作面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8.
张东营 《煤炭工程》2020,52(4):62-66
为了有效治理新安煤矿16020回采工作面顶板突水,探讨了顶板突水在邻矿老空水补给情况下的治理技术。结果表明:首先通过水位、水质、水温等因素对其突水水源和导水通道进行准确快速判别,再利用帷幕注浆堵水切断顶板水补给通道在本次顶板突水治理中具有明显效果,历时三个月成功封堵补给通道,堵水取得成功。对于有老空水补给的顶板突水,帷幕注浆切断补给通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水方法,该技术方法对具有相似类型顶板突水的矿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水压作用下防砂安全煤岩柱失稳机理及留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厚松散含水层、薄基岩等特殊地质条件下楔形区工作面防砂安全煤岩柱失稳溃砂的问题,以赵固一矿11071工作面突水溃砂灾害为例,结合地质钻孔资料,建立了楔形保水压采动溃砂地质模型。通过黏土液塑限试验,风化带岩石干燥饱和吸水率和崩解试验,得出了底黏及风化带泥类岩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可形成楔形保水压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水压作用下风化带泥类岩采动裂隙扩展试验研究了受采动损伤的煤岩柱保护层在水压作用下失稳的内在致灾机理。结果表明:在高水压的作用下,风化带泥类岩采动裂隙扩展为管道,防砂煤岩柱保护层的阻砂性能失效;考虑煤岩柱保护层的损伤厚度,提出了水压作用下防砂安全煤岩柱的留设方法,并在11191工作面进行了工程应用,取得了预期效果。研究成果补充完善了我国防砂安全煤岩柱的留设方法,可减少煤矿溃砂事故。  相似文献   

20.
许峰 《中州煤炭》2018,(7):35-39
为了解决煤层开采顶板弱胶结砂砾岩含水层带来的水害威胁问题,提出了“综合探查、提前疏放、采前评价”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对新疆某矿21105工作面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1105工作面疏放水效果明显,但仍存在溃水溃砂风险区,且排水系统薄弱,从防治水角度暂不具备回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