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简述燃料智能采制化系统发展的背景及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从全自动制样系统、在线全水分析测量仪、自动存查样管理系统、原煤样及成品样传输系统、自动弃样装置、化验室工作站、门禁和监控系统、软件控制系统等方面介绍了燃料智能采制化系统的主要组成。经方案探讨与实施思路论证可知,采取制存样间现场布置、将燃料智能化管控中心与输煤控制室功能合并、工业监视和门禁与输煤系统相关设备整合等配置和设计优化措施后,可使智能采制化系统更顺畅、合理,其运行和投资成本降低,具有可推广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阐述研制胶带端部煤炭机械化采制样系统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对端部采制样系统的实现途径和工艺参数的计算进行探讨及研究,指出通过综合应用移动斗式初级采样器及控制技术、合理的后续缩分工艺及专用设备可实现基于胶带端部的煤炭机械化采制样系统替代人工采样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姚元书 《煤质技术》2015,(2):16-18,30
介绍了胶带端部采制样工作原理、初级样重量的确定、端部采制样的工艺流程分析、技术关键及单元设备研发重点,指出通过对移动斗式采样器、单斗提升机、制样环节工艺设计等关键单元设备的具体研究,可完成胶带端部采制样系统的基础技术储备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将煤炭采制样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抽象的PLC内部运行过程较为形象地展现在操作者面前,采用了以罗克韦尔的上位机监控软件FactoryTalk View SE。以煤炭机械化采制样系统应用为例,通过对监控软件的设置,实现系统的远程操作、设备状态查询、报警信息显示及报表的产生。该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后,性能稳定,提升了煤炭机械化采制样系统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煤矿机械》2017,(6):168-171
针对某新型双前桥载货汽车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转向操作不灵敏、转向回正不良等问题进行分析,应用ADAMS软件建立整车转向系统虚拟样机模型,通过分析一轴、二轴转向梯形及双轴转向协调性,进行转向机构运动学仿真,与理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出影响转向灵敏性及转向轻便性的主要因素并对模型进行优化,寻求合理的优化方案,在优化转向系统相关参数后,通过试验进行验证,转向系统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煤炭采制样设备初级采样器断电保护装置的组成与结构、原理、计算仿真和实现方法,并对设备进行了机械设计、液压设计、离散元分析(EDEM)及有限元分析,有效地完成了煤炭采制样设备初级采样器断电保护装置的研制。初级采样器断电保护装置已在现场输煤胶带上投入使用,可解决胶带中部机械化采样系统初级采样器断电后采样头滞留胶带而引发的胶带撕裂、输送系统停产等安全事故问题,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带式输送机采制样的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西门子组态软件WinCC与S7-300 PLC的带式输送机中部煤炭采制样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置、软件编程、操作方式及系统功能等。该控制系统经投入使用,能很好地满足、服务于煤矿带式输送机中部采制样的生产要求,使机械化采制样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6,(7):264-266
以某煤矿开采用PCM400型锤式破碎机的执行部件为研究对象,利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立其几何模型,完成了该系统的合理简化及装配关系,定义模型的材料、约束、边界条件和载荷等参数,在ABAQUS软件中完成PCM400型锤式破碎机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9.
《煤矿机械》2021,42(9):126-128
针对某电厂带式输送机机架整体自重较大的问题,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以优化前和优化后的带式输送机机架的截面尺寸边界条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等为约束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对比,验证了优化后的轻量化带式输送机机架设计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ANSYS的轴对称旋转构件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采用ANSYS软件对轴对称旋转构件优化设计中模型的建立、单元的选用、网格划分、约束条件及载荷的施加、目标函数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地介绍。并以实例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转鼓各点的应力及变形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煤矿现场对新建井架的起吊过程仅凭经验和简单计算指导施工的问题,以大型钢结构井架的起吊为例,对井架的起吊过程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计算。通过建立井架起吊过程的力学模型对起吊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进行力学分析与理论计算,同时运用数学软件对井架起吊过程进行仿真,将井架起吊过程中钢丝绳拉力值的变化以曲线的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和仿真计算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可以用来评判井架起吊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与可靠性,对于指导煤矿现场井架起吊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工程实例讲述主电除尘结构计算分析方法,采用SAP2000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并且通过两种不同的设备荷载作用形式,计算分析这两种形式对主电除尘结构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内力的比较、分析,选用合理的计算分析方法进行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3.
采用ANSYS软件对半移动式破碎站钢结构进行实体建模,按照其受载荷条件、材料性能建立有限元力学模型。通过两种不同工况对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并进行了4阶模态分析,为半移动式破碎站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提高了设备的设计质量和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采煤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太阳轮瞬态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UG三维造型软件建立某新型采煤机截割部两级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简化模型。通过UG软件接口将其中的关键零件太阳轮导入到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然后对太阳轮施加动态的载荷,得出太阳轮在动态载荷下的应力和应变云图。结果验证了该减速机构中的太阳轮结构设计是合理的,对于其他同类机械的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结构设计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薛莹  李柏松 《中州煤炭》2023,(2):303-307
作为一种新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双排桩支护结构本质上是一种悬臂支挡结构,是通过竖向双排混凝土灌注桩、刚性连系梁和冠梁形成空间门架式支护结构体系,侧向刚度相对较大,可以对深基坑的变形进行有效的控制。对襄阳内环线工程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主塔深基坑进行施工设计及计算分析,从荷载取值、土压力计算、嵌固深度、稳定性分析等方面,详细阐述双排桩计算过程。并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建模分析开挖过程,为深基坑开挖提供合理分层厚度,进一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ZZ9000/20/40型三角区掩护支架掩护梁结构设计,对其进行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掩护梁结构件的整体三维模型。利用Cosmosworks软件分析了2种结构的掩护梁受扭转、冲击载荷的情况,比较不同结构受载情况。提出合理的设计结构,为掩护梁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靖波 《陕西煤炭》2020,39(1):59-64
为定量分析尾矿库水工结构设施受采动的影响和损害,针对水工构筑物的岩体地基的力学问题,即坝基岩体承载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力学计算点进行了探究。在对尾矿库水工结构设施进行论述后,对坝基岩体承载稳定性进行了公式推导计算及力学分析,分析了尾矿库坝基滑移而造成失稳的3种形式;并对尾矿坝体的深层滑动滑面倾向上游和滑面倾向下游的情况进行了受力分析和力学公式推论。此外,以尾矿库损害造成的各类影响结果为基础,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合理措施。结果表明,模糊综合模型对于尾矿库水工结构设施采动影响评价及损害防护探究是合理的,同时也为某尾矿库水工结构设施采动影响评价及损害的治理方案和策略制定提供了可靠的定量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钢丝绳在矿井实际工作中绳股中的实际载荷并不明确,而实际工作载荷对工作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通过对6×7IWS同向捻钢丝绳进行理论分析,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空间结构和尺寸均与实际相符的模型;在进行相应的网格划分后,设定相关参数;选择现场常见的工况设定相应的边界条件,即钢丝绳一端约束所有自由度,另一端施加载荷进行仿真计算。为了明确摩擦力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将计算分成2组,一组采用忽略摩擦力存在的情况,对照组采用考虑摩擦力的情形且根据实际工况中测定的摩擦因数进行赋值计算。结果表明,如忽略摩擦力进行分析,所得数据与实际工况相差较大,因此对于实际工况中的仿真计算不易采用忽略摩擦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扇风机并联作业的效果和稳定性问题,以湖南某锑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为工程实例,通过扇风机特性曲线分析以及利用Ventsim软件建立矿井通风系统三维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型号扇风机并联作业通风效果,证实了湖南某锑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可行合理。  相似文献   

20.
铰接式自卸车铰接系统结构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力群  赵静  石博强 《煤炭学报》2010,35(2):324-328
针对铰接式自卸车的铰接体在转向时受力复杂的特点,采用三维造型软件CATIA对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铰接系统的结构和强度进行分析和计算,获得车辆转向过程中的最大载荷。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车辆转向过程中上、下铰销承受整个系统的较大载荷,局部区域存在着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与伸长油缸相连的销及铰座应力值明显高于和缩短油缸相连的一侧。采用实车试验的方法对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