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园冶》《长物志》中的植物景观语言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其中植物景观的章节设置和叙事内容,归纳植物景观叙述的表达思想。提出两部古籍在营造植物景观上崇尚自然、追求幽雅意境、强调实践经验、流露个人情感等相似点;但在植物景观语言的行文和思想表达上各有风格,《园冶》侧重于从造园角度阐述植物景观,提出"巧于因借"手法和生态意识,《长物志》侧重于全面阐述植物种类及其配置应用等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丁炜 《四川建筑》2010,30(3):30-31,34
正如舒尔茨以空间和特征这两个概念为线索展开对场所结构的描述和讨论一样,交通空间并非作为机械的功能化三维几何形式而存在。关于城市中心商业区中交通空间复合性的讨论,不仅关注其作为可感知的人性空间存在,更侧重于从实际使用人群的角度认识交通空间如何被构成,也就是如何实现理想的复合型交通空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7)
近年来,在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领域中,教师的语言意识(TLA)渐渐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它指的是外语教师对其所教语言的意识,这种语言意识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本文总结了四个阻碍中国外语教师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应高度重视教师语言知识(KAL)课程,旨在增强外语教师对目标语言各方面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发展教师的语言意识。  相似文献   

4.
以海德格尔的"四重体"作为逻辑起点,将建筑现象的概念作为一个经验事件链来加以描述,即通过建筑物让四重体显示出来。在搁置了意识之外客观自在世界的前提下,将建筑现象划分为具有本源统一性和相互归属性的三个范畴,即相对客观的建筑实在、相对主观的建筑认知和主客观联系的建筑实践。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描述建筑现象复杂性生成过程中的"个体反馈"和"群体演化",同时根据其描述广义复杂性的不足,引入两个描述复杂性的基本原则,即两重性原则和循环因果原则。以概念和范畴的界定和划分作为描述前提,以加入复杂性基本原则的个体反馈和群体演化作为描述逻辑,推导了一种建筑现象复杂性描述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6)
语言学研究中,我们往往重视有声的内容,并且更侧重文字语言。事实上,语言由口头、书面文字和肢体三大类组成,有时口头成为主流,有时文字成为重要的载体,可有些场合,肢体语言最为有效。肢体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个人如果不能理解肢体语言所固有的民俗性,就不能全面而彻底地理解它所独有的文化内涵,甚至误解其原意。文章试图通过对肢体语言民俗性的分析来探讨《乡土中国》中对乡土性的描述,以期了解乡土社会中肢体语言的民俗性与乡土性的结合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杜鹏 《山西建筑》2014,(33):211-212
以分析中国建筑装饰语言中最基本的文化意识为基础,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形象生生不息的特点,从鱼的图案与子的符号两个角度研究了建筑语言中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以更好地解读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住宅建筑火灾时家庭行为对安全疏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阐述火灾情况下的家庭行为,针对家庭疏散时的特点描述聚集、逃生两个阶段,并结合有关疏散时间的模拟模型,探讨了家庭行为对安全疏在火灾危险情况下出现返回、等待、聚集的现象,耽误了疏散时间,给疏散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面板堆石坝面板脱空问题的接触力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0 引  言 yh如何合理地模拟混凝土面板和堆石体这两种变形特性相差较大的材料间的接触特性 ,一直是面板堆石坝有限元应力变形计算中的难点问题之一。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将混凝土面板和堆石体当作同一连续体的两个不同材料分区 ,在两者之间设置接触面单元 ,常用的代表性的接触面单元主要有Goodman无厚度接触面单元、Desai薄层单元及接触摩擦单元等。上述接触面模型侧重于描述不同材料界面上的力学特性尤其是切向的摩擦特性 ,将它们用于描述不同材料接触界面上的位移不连续现象尤其是发生大规模滑移和脱开的情况时常难以得到合理的计算结果。本文分别将混凝土面板和堆石体当作独立的可变形接触体 ,采用直接约束法和库仑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77-81
罗素在前人对摹状词和专名这两个概念研究的基础之上,区分了专名与摹状词,提出了自己的摹状词理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可以解决日常语言中存在的同一替换规则失效、排中律失效和存在悖论这三方面困难,引发了后来学者的更深入研究。斯特劳森从句子使用的角度、克里普克从专名形成的角度等,分别对罗素的理论进行了批评,推动了语言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6)
语码转换现象作为语言接触的结果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了多个学科的重视。从顺应论的角度研究语码转换是近年来语用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在日常实践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仍然存在,通过研究发现,进行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参与者角色以及心理现实的顺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