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更好服务我国煤矿绿色矿山建设,亟需做好煤矿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即煤炭绿色矿山体系建设研究对践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分析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历程及相关政策与标准,论述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提出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建设思路。经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存在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现有标准落实不彻底及相关技术标准尚未制定等问题;基于此提出煤炭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建设思路,通过加快建设煤炭行业绿色矿山的勘查标准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及评估标准体系,有效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建议制定煤炭地质的绿色勘查修订规划,建立健全绿色勘查技术的标准体系,发展绿色勘查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装备,落实绿色勘查后的环境修复及治理工作。加强煤炭绿色矿山建设强制性标准建设,使绿色矿山建设有法可依,实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全覆盖。加快健全绿色开采技术标准、绿色数字化智能矿山技术标准、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及综合防治标准。建议建立及优化现有的煤炭绿色矿山评估标准体系,明确评估范围、评估方法、评价指标、计算公式等,加强第三方机构的评估能力判别及评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及监管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2.
许远清  郑阳  刘孟宏  黎国炎  钟利 《采矿技术》2012,(4):108-109,127
铜坑矿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走矿业经济发展与环保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矿山地质人员从地质勘查到采准出矿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钻探、少掘进、探采结合、矿体二次圈定等方法,对减少污染、降低成本、增加矿产资源利用价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的合理利用,对绿色矿山的建设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宁芳  王磊 《矿山机械》2015,(3):10-14
绿色矿山建设是城郊煤矿缓解矿产资源供给压力、地质环境压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依据绿色矿山的基本内涵,以河南商丘城郊煤矿为例,分析了该矿绿色矿山的建设现状,基于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明确了该矿绿色矿山的评价方法,初步构建了该矿绿色矿山评价模型结构。采用田口方法,探讨了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了影响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对提升城郊煤矿矿山绿色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指导新安煤矿矿井的安全生产,对新安煤矿探采对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顶底板岩性及力学特征、煤层对比、矿井地质构造特征等,通过开采阶段和勘查阶段地质资料的对比分析得出:井田实际揭露的地质情况和勘查阶段的勘探结果还是存在差异的,总体基本吻合,但也存在部分差异,特别是小构造与煤层的赋存及厚度变化较大。该研究对指导矿井的下一步深部水平的生产补充勘探具有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和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形成概况基础上,从遴选流程、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区域分布、行业分布与规模结构等方面将两者进行对比,认为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的形成是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工作的继承与升级,其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更加细化,管理流程更加清晰,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绿色矿山数量增加较多,非金属绿色矿山数量大幅增加,仍以大中型矿山为主。结合对比相关情况,对不同区域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山名录管理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质勘查是矿业全产业链的上游,绿色勘探是从源头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当下中国已经在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方面跨出了一大步,但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绿色勘查方面尚显欠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为了实现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预期目标,创新油气勘探方式,实现绿色勘探。通过分析油气勘探现状和需求,参照已有的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标准及《石油天然气行业技术规范》《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初步提出石油天然气绿色勘查标准。通过全面推进油气资源的绿色勘探工作,达到实现石油勘探行业高效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三道庄露天矿坚持"生态开发、科学利用、循环经济"发展原则,走矿业经济发展与环保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首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矿山地质人员在露天矿生产与治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坚持科技创新,采用多种地质工作方法,对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综合利用矿产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对绿色矿山的建设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晏锐 《陕西煤炭》2022,(1):167-170
为实现魏墙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设计在矿区环境治理、矿井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现代化矿山、企业形象及和谐社区建设,采用"花园式"矿山建设标准实现矿区环境优美;通过综合机械化开采、矸石综合利用、污废水综合利用、矿井余热利用等技术提高了资源采出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采用科技创新及数字化矿山技术实现现代化矿山...  相似文献   

9.
开采煤矿不可避免对矿区周边水资源、生态环境及赋存的地质结构产生扰动影响,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煤-水绿色开发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无法对煤-水协调绿色开采程度和实施效果进行科学合理定量评价。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煤-水协调绿色开采度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首先基于"煤矿全生命周期绿色开采"理论,将煤矿开采过程划分为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和闭坑恢复治理3个阶段,结合不同阶段煤矿绿色开采要求,以维系矿区系统稳定为基准,综合考虑地质、采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和社会经济等6大系统的影响因子,构建生态脆弱区煤-水绿色开采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引入Graph Theory(图论)与Analytic Network Process(网络分析法)构建GTANP模型,利用"超矩阵"综合分析其混合权重,并将煤矿划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和优异4个等级。以大海则煤矿为案例,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评价结果基本反映该矿井的绿色开采度,为绿色矿山建设与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绿色矿山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在绿色矿山开采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分析了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成果,结合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生产运行情况,总结出适宜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模式。其中,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模式注重采用先进绿色技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绿色管理模式注重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提高生产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绿色生态模式注重边生产边治理,对塌陷区、尾矿石、土壤等开展修复,实现矿区生态原貌;绿色和谐模式注重矿区、社区和谐共生。先进的绿色矿山发展模式阐释了绿色矿山的内涵,为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新岭煤矿旧区复采的成功范例,总结矿山企业自身发展经验,实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达到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陶二煤矿大力推行"绿色开采"理念,以"绿色矿山"创建和验收工作促进企业环保事业的良性发展,努力建成"安全矿山、数字矿山、和谐矿山、幸福矿山"。该矿以追求资源综合利用和零排放为目标,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探索出一条"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现代矿山循环发展道路。在煤炭生产中,该矿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工程"三同时"制度,落实《水土保持实施方案》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等措施,做到"边开发、边保护、边治理、边绿化",实现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加快建设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山变得尤为迫切。因此,以龙王沟煤矿为例,建设了符合龙王沟煤矿的新型绿色矿山模式。通过对龙王沟煤矿的地区资源及矿井现状开展调研分析,综合考虑矿山存在的煤矸石堆存困难、采煤沉陷面积大以及风光资源丰富的特点,笔者对龙王沟煤矿煤矸石综合处理、采煤沉陷区治理和风光微电网建设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龙王沟煤矿新型绿色矿山建设实况对未来绿色矿山发展提出了逐步向智能化靠近的展望。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首次提出了龙王沟矿产资源生产—煤基固废回填—风光电网建设—生态环境修复—风能光能发电—矿产资源生产的新型绿色矿山资源开发内循环和“采-选-充-控-平-建”一体化的新型绿色矿山建设技术;构建了从煤矸石中提取高岭土,废矸石用于充填采煤沉陷区的煤矸石综合利用模式(实现了经济增益,处理了煤矸石约625.2万t);建设了清洁、低碳、安全的风光微电网(初步估算平均年上网电量约13 924.6万kW·h);减少了矿井二氧化碳排放量13 367.6万kg;治理并利用了采煤沉陷区土地面积1 060 m2。龙王沟新型绿色矿山建设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绿色矿山建设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是绿色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重塑现代矿业形象的必然要求.以府谷县三道沟煤矿绿色矿山建设为例,介绍了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方法、经验与成就.三道沟煤矿将绿色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矿井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全过程,加大绿色矿山建设步伐,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三道沟煤矿通过绿色矿山...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阐述露天煤矿绿色矿山的建设内容、本质目标、全生命周期开发过程特征等,提出了绿色露天煤矿的概念及科学内涵,研究构建了建设所需的支撑保障体系框架.政策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是研究制定财政金融类政策、资源配置类政策和用地保障类政策,实现绿色露天煤矿建设由行政倡议向激励约束并举转变;标准体系建设需研究建立以地质勘查标准、绿色矿...  相似文献   

16.
绿色矿山建设是矿业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特殊资源国情和矿业特定发展阶段的现实选择。基于污染控制经济学的内涵和观点,在分析矿山企业既要追求生产利润又要面临行业规范发展的双重选择基础上,本文将成本有效性引入到绿色矿山建设研究的视野中,通过建立相关经济理论模型,剖析绿色矿山建设的"企业行为-市场机制-社会响应"。本文以马边县绿色矿山建设为例,指出绿色矿山建设对于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在中短期作用显著,中长期会随着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降低;矿山地质环境污染没有通过矿产品价格进行传导,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应对污染非货币外部性的政府选择;政策的社会响应对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绿色矿山评价是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环节。开展绿色矿山内部评价,提高内部评价工作效率,对促进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河南省《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构建了平煤股份公司绿色矿山评价体系,并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平煤股份公司14个煤矿的绿色矿山建设水平进行评价。针对传统因子分析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运用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进行综合评价的思路。与传统因子分析方法相比,基于因子得分系数的评价方法更为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地质勘查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已是地质勘查工作的底线与最基本的要求。进一步强调绿色勘查的重要意义,真正做到绿色勘查,是需要制度的创新支撑,是需要技术、方法、理论创新的支撑。介绍了绿色勘查几种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绿色地质勘查综合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绿色地质勘查是青海省乃至我国地质找矿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绿色地质勘查需要了解地质勘查工程影响生态环境的范围及形式,在此基础上综合多种先进的勘探技术手段,以最大程度降低扰动地表生态环境为基础满足预查、普查等阶段的地质找矿目的。其方法包括结合环保型冲洗液、浅层取样钻探、便携钻探设备浅孔钻探、重型钻探设备深部钻探与多向分支定向钻探取样方法等,并综合资料探索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开展绿色地质勘查。  相似文献   

20.
建设绿色矿山是矿山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其评价是考查绿色矿山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国土资源部和已有专家对绿色矿山评价分析,初步建立绿色矿山评价体系,同时采用马田系统评价方法对贵州兴隆煤矿进行绿色矿山建设的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为建设绿色矿山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