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下霍矿2305运输顺槽支护措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评判问题,通过支护强度进行计算分析,采用数值模拟运算对支护措施下围岩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对支护区域顶板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2305运输顺槽围岩稳定时最大形变量为50 mm,未超过形变基准值100 mm;顶板最大位移量65 mm,围岩变形较小。通过现场验证可知计算方法和数值运算结论可靠。  相似文献   

2.
晋北煤业5#煤层面临回采巷道支护设计的问题,通过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计算及数值模拟等方法,确定采用锚杆对5-101运输顺槽进行支护,并采用非弹性区理论和组合拱理论进行支护参数设计,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其可行性,现场应用后进行围岩位移监测,工作面回采期间,5-101运输顺槽顶板最大下沉量约为16.5mm,两帮移近量最大约为15mm,围岩稳定性良好,满足工作面正常安全回采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挖金湾煤矿正在进行8#煤层的采掘活动,为提高资源利用率设计应用留小煤柱沿空留巷技术,以8102工作面回采巷道的布置及支护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研究确定合理的煤柱宽度为14m,设计8102运输顺槽采用"锚网索"支护的具体参数,应用后进行围岩位移情况的监测,8102运输顺槽掘进期间顶板下沉量最大为32mm,底板底鼓量最大为60mm,实体煤侧最大变形量为65mm,煤柱侧最大变形量为85mm,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确定的煤柱宽度和支护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2-208运输顺槽过断层段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通过分析2-208运输顺槽过断层巷道围岩变形的具体情况及断层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提出采用U型棚+喷浆+注浆的支护方式控制巷道过断层区域的围岩变形量,并进行矿压观测。结果表明:巷道过断层段在采用U型棚+喷浆+注浆的支护方式后,顶底板的最大移近量为196mm,两帮的最大移近量为157mm,有效的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量。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新元煤矿3417运输顺槽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成巷以后在相邻的3416工作面采动影响下巷道断面迅速收缩的问题,通过现场矿压观测、理论分析及现场刷帮得到运输顺槽围岩破坏素描图;巷道围岩变形的原因为围岩破碎严重、支护参数不合理、底板和底角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巷道的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实体煤帮扩帮、两帮及顶板加强支护的详细参数,并在现场应用后进行了围岩位移情况监测。结果表明,围岩强化支护后,3417工作面回采期间两帮最大移进量为587 mm,顶底板最大移进量为370 mm,3417运输顺槽断面能够满足工作面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胡家河煤矿401106工作面运输顺槽布置于厚煤层,设计采用长短锚索组合使用的支护方案。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量在1个月后开始趋于稳定,最大变形量为170 mm,取得良好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6118工作面运输顺槽沿空留巷时巷道围岩的稳定,运用理论分析结合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深井沿空留巷巷旁支护阻力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6118工作面地质条件对沿空留巷的支护方案进行具体设计,并通过矿压监测对沿空留巷的支护方案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支护方案实施后,6118运输顺槽顶板的最大下沉量为600mm,两帮的移进量为340mm,保证了沿空留巷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1103运输顺槽沿空留巷期间巷道围岩的稳定,通过分析沿空留巷的结构特征,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沿空留巷与墙体的参数,结合1103运输顺槽的地质情况,对留巷期间的补强支护方案进行具体设计,并在留巷期间进行矿压观测。结果表明:留巷顶底板的最大移近量为449 mm,两帮的最大移近量为284 mm,保证了沿空留巷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对11602工作面运输巷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通过现场钻孔取芯窥视、实验室物理力学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围岩等级类别。根据运输顺槽在原有支护方案下存在的问题,结合围岩分类结果进行支护参数的具体优化;支护方案优化后,对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表面位移进行持续监测,以验证支护优化后的围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工作面直接顶K2灰岩质量级别为Ⅱ级;直接顶砂质泥岩质量级别为Ⅲ级;基本顶K_2灰岩质量级别为Ⅱ级,综合确定回采巷道的围岩稳定性为Ⅳ类不稳定围岩;运输顺槽采用优化的支护方案后,巷道掘进期间顶底板变形量最大值为150 mm,两帮的移近量最大值为130 mm,解决了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保障了回采巷道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1204运输顺槽在掘进过程中巷帮破坏严重的问题,通过具体分析巷帮破坏原因,结合1204运输顺槽的具体情况对不同掘进工艺和支护强度下巷帮的破坏情况进行模拟研究,制定了保证巷帮稳定性的控制方案并进行矿压监测,结果表明:方案实施后,顶底板的最大移近量75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00mm,巷帮破坏情况和围岩变形量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四明山煤矿9111运输顺槽掘进过程中围岩破碎严重,采用软件COMSOL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顶板承受最大应力为1×108 Pa,超过支护措施承受的极限应力.通过制定优化措施,竖向锚杆数量增加两根,增加锚网喷浆作业,增加工字钢支护措施.结果 表明:优化后的支护措施顶板深部最大位移量74 mm,浅部最大位移量30 ...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准南煤矿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1501工作面安全回采问题,运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等手段,研究了1501工作面巷道位置及支护方式。结果表明:为有效避开上部采空区残留煤柱影响,1501回采巷道与上部残留煤柱的合理水平错距应为9m|针对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岩层厚度和力学性质等,提出了巷道支护对策及支护方案;1501工作面回采过程,巷道顶底板相对移近量最大为222.5mm,两帮相对移近量最大为151mm,巷道未出现棚腿压折、冒顶、片帮现象,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大断面煤巷掘进速度,同时保证施工质量,提出了掘锚一体化的施工方案,并在2-504运输巷进行了应用.通过固化综掘机截割路径并优化施工工序,提高了巷道掘进速度.通过现场监测,采用该方案后顶底板最大移进量为75 mm,两帮最大移进量为100 mm,巷道变形较小,能够满足支护要求.实践证实:通过优化施工工艺,采用掘锚一体...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1228工作面运输顺槽在原有支护下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采用试验+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支护参数进行分析,确定优化措施,并对优化后的各项支护参数进行具体设计,支护后在巷道进行表面位移监测。优化结果表明:巷道掘进期间顶底板和两帮变形量的最大值分别为22cm和34cm,保障了巷道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潞安李村煤矿为解决1306大采高工作面运输巷围岩控制难题,分析了软弱顶板破坏机理,确定采用锚杆索联合支护和浅部注浆孔与深部注浆锚索加固技术进行巷道围岩联合控制的方式.在长时间的巷道监测周期内,顶板最大下沉147 mm、两帮最大移近73 mm,深部和浅部离层量均在可控范围内,围岩变形的稳定期较长,整体控制效果良好.为相似...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三软煤层"沿空留巷期间的支护难题,以科兴能源15113运输顺槽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计算、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等手段,分析计算切顶留巷所需的支护阻力,研究最佳的"弱化孔"布置参数.结果 表明:15113运输顺槽切顶所需支护阻力为1519 kN/m,切顶弱化钻孔深度为6.0 m,钻孔向采空区偏斜的最佳角度为10°,留...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顶煤破坏区下破碎围岩巷道变形大、破坏严重的难题,以韩咀矿32103工作面辅运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形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2103辅运巷道顶板存在的顶煤破坏区呈非连续分布,32103辅运巷道围岩应力环境调整及顶煤遗留煤柱与区段煤柱有效承载宽度减小是导致巷道矿压显现明显的主要原因。基于上述探测及理论分析结果,提出以“深浅孔注浆+锚网索”联合支护为主的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及以“架棚+底板卸压”为主的加固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新支护方案后,32103辅运巷道围岩最大顶底板移近量为70mm,最大两帮收敛量为48mm,支护锚杆未出现破断现象,且锚杆受力与围岩变形均在合理区间,巷道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控制30450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明显变形的问题,采用理论研究及计算的方式,得出更加安全、可行的工作面停采让压位置,对回撤通道采取垛式支架+锚网索复合支护形式。根据巷道变形观测结果:回撤通道中帮部最大位移量为120mm,顶板最大下沉量为200mm,巷道断面满足回撤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9.
沿空留巷的“卸压+柔模支护”技术可以对围岩进行双重主动控制,对硬~坚硬岩类顶板十分有效。大阳煤矿3306工作面运输顺槽基本顶以石英为主,在实践中发现,该技术有效地缩短了卸压后巷道所受到的扰动周期,降低了围岩应力,使顶底板及两帮的位移量得到有效控制:顶板最大变形量≤0.51 m,底板位移量≤0.62 m,煤帮位移量≤0.35 m。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青洼煤业2^#煤层的采出率,设计在21031巷进行留小煤柱沿空留巷应用试验,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支护方案条件下巷道围岩内应力分布和位移情况,确定最为合理的支护方案。现场应用期间围岩位移监测结果: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142mm,煤柱帮内移量最大为75mm,实体煤帮内移量最大为62mm,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