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9)
根据卡特福德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的理论,可译性的限度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通过具体例子阐释俄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并得出结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是绝对的,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
中国饮食文化广泛地渗透于中国人的方方面面。同时随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也愈发浓厚。中菜菜名的翻译在传播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特色。现有中国菜名英译文本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分析和思考。本文总结归纳了现有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从文化符号的角度系统地探讨了中国菜名英译的意义,提出了中菜英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菜名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73-76
数字诗是中国富有特色的诗歌形式之一,有着精妙绝伦的艺术魅力。该论文主要论述将中国古典数字诗翻译成越南语时,需要注意其中的数字翻译技巧,主要包括:音译与意译相结合,必要时尽量把数字翻译出来,不必要时也不要勉强译,注意遵守越南人的数字搭配习惯,此外还有多种翻译方法和多种翻译技巧混合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26)
英汉诗歌翻译中,语言以及语言之间所反映的文化差异越大,其不可译性程度也就越高。文章探讨了应对英汉诗歌对译中的不可译现象的方法及措施。作者认为形式翻译和阐释翻译是解决英汉诗歌对译中不可译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1)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联系紧密。跨文化交际既是翻译的目的之一,也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必须格外重视的影响翻译成效的因素之一。译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需要培养,也需要在翻译实践中不断锤炼。从凉州贤孝文化的汉英翻译实践来看,译者是否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既影响翻译文本的选择,也影响译文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准确理解。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0)
翻译方法是从无数的翻译作品中总结而来,受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影响,在翻译研究中至关重要。1998年,"变译"一词由黄忠廉教授正式提出,但变译理论的使用早已体现在各种翻译作品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读者视野中。相较于"全译"而言,变译更能反映出时代的需求。人们不再盲目地将一本经典著作全部翻译,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文学片段,或是利用改译、编译等变译手段,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本文通过对变译理论的探索,希望译者能够多角度认识变译手段,从而合理运用变译手段,并为译者打开新的翻译视角。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4)
在翻译中,不同的历史语境、文化经验,往往造就同一原作下风格各异的译本。诗歌凝聚着本族文化精粹,其翻译往往有着更加难以跨越的宽度,原诗审美内涵总会因此有所变形。译诗传递的文化信息与原诗之间的距离包含了原语和译语文化之间一定程度的张力,造成了原诗和译诗间相映成趣的翻译审美机制。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作"A Psalm of Life"《人生颂》曾被认为是第一首汉译英诗。清末董恂在驻华公使威妥玛"阐释性"译本的基础上裁以七言绝句,读来诗味十足。但传统翻译批评往往对这首经过中外合作的译诗多有苛责,认为其率意发挥,脱离原文。文章拟从宽广的文化视野出发,研究董恂七言诗体译本,探索文化张力在诗歌翻译中创造的巨大空间,对董恂译作做出新的历史界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4)
在源语文本中使人发笑的幽默语言在目的语文本中会因为文化差异及思维差异而一定程度丧失了幽默的特点,造成译入语读者难以体验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文本效果,译本的文学价值难免会因此而在目的语中降低。译届关于英语幽默语言外译的研究较多,而对汉语幽默语言的外译研究却少得多。本文以英译本《围城》中的幽默语言为例,从可译与不可译两方面探讨了该作品中幽默语言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9)
中国文化典籍的源语文本大都是文言文,因此将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成英语需要经历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过程。在英译过程中,语内翻译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语际翻译的效果。本文从典籍英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阐述典籍英译的过程,并列举实例分析典籍英译过程中语内翻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梁思成“建筑可译论”之前的中国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赖德霖 《建筑师》2009,(1):22-30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针对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提出了”建筑可译论”。他相信将西式建筑中的构图要素替换为相应的中式要素,就可以将建筑转变为中式风格。本文探寻19世纪以来,在梁思成理论表述之前中国就已经存在的”西译中”建筑实践。作者认为,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一个曾经同时被中国和西方建筑史视为边缘的领域及其对于两个学科所具有的同等重要性。它在对一种看似混杂的建筑现象进行解释的同时也将厘清若干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线索。此外,它还试图引发人们对于“建筑可译性”在实践过程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进行反思。这些问题包括:对应词汇的选择及其与社会文化和专业的语境的关系,翻译所导致的语义转变,以及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差别所导致的“非互换性”。更进一步它还将质疑欧洲中心主义和现代主义史学中的”折衷主义”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