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宪凤 《广东化工》2016,(11):162-163
系统阐述了厌氧消化污泥流变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污泥的基本流变特性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在厌氧消化污泥流变特性影响因素、流变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并归纳总结出目前污泥流变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污泥流变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探索了中温条件下不同粒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微塑料(30 μm和250 μm)在0、0.45、1.44、2.88 mg/g总固体(TS)的添加量下,对剩余污泥和厨余垃圾厌氧共消化过程中每日甲烷产量、累计甲烷产量、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ET微塑料会抑制甲烷产量、增加氨抑制、酸抑制风险。在微塑料投加量为2.88 mg/g TS时,累计甲烷产量分别下降了54.49 %(30 μm) 和 49.58 %(250 μm)。微生物结果表明:添加微塑料后细菌的多样性增加,古菌的多样性降低。在共消化过程,微塑料抑制了产酸菌PrevotellaProteiniphilum的丰度,同时也抑制了产甲烷菌Methanosaeta的丰度,减弱乙酸产甲烷的途径。相关性分析表明,微塑料的粒径与Euryarchaetota呈显著正相关(r=0.945、p<0.01)。微塑料粒径越小,对产甲烷菌丰度抑制越明显,与其他细菌相比,产甲烷菌对微塑料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强化污泥厌氧消化的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消化前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是增强厌氧消化性能的关键,预处理能促进污泥内微生物细胞的分解,加速胞内物质的释放,加快污泥的水解速率.综述了当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法等污泥预处理技术,如热处理、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酸碱法、加盐法、凝聚与絮凝调理、生物酶处理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于含固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传质效率低、氨抑制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阐述了处理技术,以期为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超声预处理是促进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较佳技术.从厌氧消化及超声作用原理出发,对超声预处理强化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因子(底物因子及操作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对污泥脱水及厌氧消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波技术作为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手段被广泛关注.超声波能改变污泥的性质,改善污泥厌氧消化的性能,但是其处理效果受到频率、强度、作用时间和发生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预处理效果才能达到最佳.本文着重介绍了超声波的频率、强度、作用时间和发生方式对污泥脱水性能、污泥沉降性能、微生物活性和污泥产气等多方面的影响.由于脱水性能和厌氧消化的改善所需要超声波的条件不一样,所以有必要通过进一步实验使预处理效果最优化;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能耗,有效利用超声波与其它预处理技术相结合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前,厌氧消化处是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沼气作为厌氧消化资源化产物,产量和纯度的原位提升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厌氧消化产沼气量影响因素和沼气原位富集技术的角度阐述沼气产量和纯度的提高的研究方法,从而对中国市政污泥处理和沼气能源化利用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影响污泥厌氧消化的各种因素,包括温度、pH值、污泥投配率、有机负荷等,以期寻找出最佳的污泥厌氧消化条件,获得最高的污泥降解率和最高的产气量;为比较不同停留时间和有机负荷对污泥厌氧消化效率的影响,实验中维持进料含固率不变,探讨相关的污泥厌氧消化效率。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HRT条件下餐厨垃圾与污水污泥联合两相中温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当产酸相HRT为5 d时,产酸反应器挥发酸产量最高,且丙酸含量较小,产酸效果最佳。当产甲烷相HRT为20 d时,产甲烷反应器运行效果较佳,沼气产率达到0.69 L/g VS去除、甲烷含量为71.3%、VS去除率为64.7%。该文采用动力学控制方法即可基本实现产酸相和产甲烷相的分离,产酸相和产甲烷相p H分别为4.6~5.5、7.3~7.4;虽然产酸相仍存在轻微的产甲烷作用,但并不影响有机物的水解和酸化,也不影响两相系统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曾小丽 《广东化工》2011,38(7):78-79,66
污水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土地利用等)已经成为国内外处置污泥的重要发展方向,利用污泥热消化技术可以使污泥达到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在分析中,重点介绍了污泥热消化工艺的特点、污泥热消化工艺的类型,包括对污泥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厌氧分级高温消化工艺、两段高温好氧/中温厌氧消化工艺的介绍,并简要阐述了这些污泥热消化工艺的基本应用情...  相似文献   

11.
有效处理农村有机生活垃圾(rural organic household waste, ROW)对美化农村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其进行高浓度厌氧发酵时容易出现酸化和氨氮抑制现象,导致系统稳定性差。目前尚缺乏ROW不同共发酵底物和进料总固体(total solids,TS)浓度对厌氧发酵的影响研究。为提高厌氧发酵性能,减少环境保护压力,本文对ROW不同共发酵底物配比和不同进料浓度下厌氧共发酵特性进行研究,从而优化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厌氧发酵工艺。文中对取自江苏徐州沛县的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动物实验基地的猪粪(PM)、水稻秸秆(RC)进行厌氧共发酵。当发酵底物为ROW和PM时,甲烷产量随着进料总固体含量TS的升高而增加,最高为257.38mL/g VS;当发酵底物为ROW和RC,或者发酵底物为ROW、PM和RC时,进料TS质量分数从8%增加到12%时,甲烷产量随之增加,最高分别为339.59mL/g VS、322.16mL/g VS,当进料TS质量分数继续升高到15% 时,二者产量均出现降低且均低于其他实验组,分别为231.17mL/g VS、194.67mL/g VS。在本文所设置实验条件下,最优共发酵进料为:发酵底物为ROW和RC,生活垃圾与挥发性固体(VS)质量比为1∶1,进料TS质量分数为12%,甲烷产量为339.59mL/g VS。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秸秆类型及配比变化对污泥厌氧消化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污泥-秸秆联合厌氧消化体系中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添加对体系中pH和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乙酸。而小麦和水稻秸秆的添加对碱度的影响较大,但当配比增加时体系中的VFAs和乙酸浓度也会增加,特别是1∶1.5(挥发性固体质量比)。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秸秆类型及配比的变化能显著提高厌氧体系中水解菌和酸化菌的相对丰度(p<0.001),如深古菌门Bathyarchaeota、未识别的_c_深古菌门(norank_p_Bathyarchaeot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阴沟单胞菌门(Cloacimonetes)、同力菌门(Synergistetes)、未分类的_p_阴沟单胞菌门(unclassified_p_Cloacimonetes)、未识别的_c_拟杆菌门_vadinHA17(norank_c_Bacteroidetes_vadinHA17)、(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未识别的_f_紫单胞菌科(norank_f_ Porphyromonadaceae)、未分类的_f_瘤胃菌科(unclassified_f_Ruminococcaceae)、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丙酸杆菌属(Prolixibacter)、长绳菌属(Longilinea)、纤绳菌属(Leptolinea)等菌群;但对体系中乙酸型产甲烷菌(Methanosaeta)和氢型产甲烷菌(甲烷螺菌属Methanospirillum、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和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同时也发现秸秆的添加对甲基型产甲烷菌(Methanomassiliicoccus)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01),从而影响厌氧体系的产甲烷特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日益严重的污泥问题,从污泥减量效果、出水水质及污泥性质等方面归纳和总结了以"源头控制"为目标的化学解偶联剂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化学解偶联剂污泥减量技术的机理及化学解偶联剂的种类和特点,详细讨论了化学解偶联剂的污泥减量效果及其对COD、N、P去除和污泥沉降性、活性、絮体结构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并指出了这种污泥减量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霞  赵阳丽  姜峰  冯辉霞 《应用化工》2010,39(4):580-583,589
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包括外观结构、SVI、表面疏水性等,重点分析了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维持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如沉降时间、水力剪切力、有机负荷、Ca2+浓度等,并阐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对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加速厌氧污泥颗粒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厌氧反应器具有占地面积少、容积负荷高、运行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市政和工业废水处理。厌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是高效厌氧反应器启动的关键。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加速厌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着重讨论了运行条件的优化、优势菌种的筛选和投加颗粒物、高聚物以及金属阳离子对加速厌氧污泥颗粒化的效果,并对今后研究提出了展望,旨在为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工程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It has been shown that by combining the patented process for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with post-denitrification without additional carbon dosing in membrane bioreactors (MBRs) good nutrient eliminations can be achieved. Especially, reported denitrification rates are higher than expected ones. The reason for this is not understood yet but a correlation between acetate dosing in batch trials and DNR has been reported.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COD sludge loading and acetate inflow concentration on denitrification rates in continuous MBRs. A laboratory scale MBR operated with synthetic wastewater was switched from a multi to a mono substrate (acetate) wastewater and compared to three other MBR connected to separate sewer systems. Better eliminations for COD, TN and TP for the MBR operated with acetate were expected. However, elimination efficiencies were on a good level for all plants and configurations (eliminations: 94-97% COD, 86-94% TN, 92-99% TP) and no significant increase for mono substrate could be found. Average denitrification rate and TN elimination was even a bit lower with mono substrate. For increasing COD sludge loads increasing denitrification rates could be found. However, the variation within the rates has proved that many different influences have to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7.
含油污泥是石油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处理一直是油田以及石油企业的难题,如果处置不当,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热解技术是一种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将油泥中的重质组分转化为轻质组分,并加以回收的新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可以更为彻底地处理含油污泥,且具有二次污染程度小、能量可回收利用的特点,是一种应用前景较广的处理方法。本文对国内外含油污泥热解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重点介绍了温度、加热速率、停留时间、热解催化剂对于含油污泥热解效果及产物的影响,同时还阐述了热解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方法,分析了热解能量流动过程以及目前工业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热解设备,并指出未来含油污泥热解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含油污泥热解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天宇  蒋文明  刘杨 《化工学报》2020,71(4):1411-1423
含油污泥是石油石化行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不仅会造成环境破坏,而且会带来资源浪费。目前,处理含油污泥的传统方法主要有固液分离法、化学破乳法、溶剂萃取法、热洗涤法、生物处理法以及焚烧法等,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含油污泥的含油率,但存在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工艺较为复杂、流程相对较长等问题。阴燃处理法是国际上一种新兴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弥补上述传统处理方法的不足。从阴燃的研究历史、工作原理、数值分析、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说明,分析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该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宋文婷  郭静  杨倩倩  程刚 《化工进展》2020,39(1):380-386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迁移并富集在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稳定性高、难降解,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已成为制约污泥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考虑到物化法处理污泥有机污染物的工程局限性,本文介绍了城市污泥中多环芳烃、苯并(a)芘与矿物油3种代表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及危害。围绕污泥厌氧消化、好氧堆肥以及两者联合的作用机理,论述了有机污染物在污泥处理过程中的降解转化规律。分析了有机污染物降解的成因,指出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利用度是影响降解效果的关键因素,污泥微生物细胞壁和有机污染物结构的稳定性阻碍了有机污染物与微生物的充分接触,从而影响了生物降解速率。为此,分析了热解法、超声法、臭氧法和添加外源物4种辅助手段的作用及其强化降解的效果。通过归纳总结,明确了污泥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工艺组合及其过程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林小丽 《云南化工》2019,(1):108-10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产生的废物量日益增多。目前利用污泥和秸秆作为碳源发酵产酸是一种变废为宝的处理方式。研究表明,发酵前对污泥与秸秆进行适当的处理,可以使有机质的溶出量增大,从而增加VFA的产量。而从发酵产酸的机理入手,研究其产酸的过程,有利于人为调控发酵参数使得VFA的产出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