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设计了射流循环新型厌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JLAFB),以该反应器为酸化相(或称硫酸盐还原相),厌氧颗粒污泥流化床(AGSFB)为产甲烷相组成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在培养出耐酸性硫酸盐还原厌氧颗粒污泥基础上,成功实现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和产甲烷菌(MPB)的相分离,消除了SRB对MPB的基质竞争性抑制。在进水SO2-4负荷达12.0 kg·m-3·d-1条件下,JLAFB和AGSFB反应器内硫化物浓度分别为78.3 mg·L-1和92.4 mg·L-1,远小于200 mg·L-1的抑制浓度,消除了硫化物在反应器内的积累和对微生物的毒性作用。在稳态运行条件下,当进水COD和SO2-4负荷分别为26.0和8.5 kg·m-3·d-1时,工艺总的COD和SO2-4去除率分别达到86.9%和97.6%。试验确定工艺的最优运行条件为:进水COD/SO2-4>3.0;碱度为400~500 mg·L-1;JLAFB反应器吹脱气体流量为0.04 L·min-1,水力回流比为5∶1。 相似文献
2.
3.
4.
《化工标准.计量.质量》2009,(4):38-39
(1)原创理论:针对高浓度化工废水的水质特点,依据两相厌氧工艺、分级厌氧工艺原理,及厌氧微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以外循环(EC)厌氧反应器作为两级产甲烷段的处理单体,提出高浓度化工废水的两级两相厌氧处理技术;构建高浓度化工废水两级两相厌氧处理理论,并对其中有机物转化、降解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化工标准.计量.质量》2009,(7):43-44
一、主要内容
(1)原创理论:针对高浓度化工废水的水质特点,依据两相厌氧工艺、分级厌氧工艺原理,及厌氧微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以外循环(EC)厌氧反应器作为两级产甲烷段的处理单体,提出高浓度化工废水的两级两相厌氧处理技术;构建高浓度化工废水两级两相厌氧处理理论,并对其中有机物转化、降解机理进行探讨;对两级厌氧工艺各单体中的高效微生物的种群结构、生态位、生长限制因子等进行探讨,揭示其生理生态规律,并通过控制主要生态因子来实现反应器运行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7.
8.
9.
厌氧工艺是硫酸盐有机废水处理中最具竞争力的技术,厌氧颗粒污泥则是其核心,开展该类废水厌氧处理颗粒污泥特性的研究,对提高其厌氧处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颗粒污泥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形态及粒径、孔隙、通道及沉降速度、胞外沉积物等)及颗粒污泥的生物学特性(生物活性、微生物形态、组成及分布),并分析了此方面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认为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颗粒污泥活性抑制机理的研究以及从本质上解除这种抑制措施的提出,将是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硫酸盐还原—甲烷发酵两步厌氧法处理含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合成废水为基质,采用软性纤维填料反应器和UASB反应器,研究了硫酸盐还原作用与甲烷发酵相结合的两阶段厌氧消化工艺处理含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可行性,并探讨了处理系统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反应器通过18天的启动,硫酸盐的去除率可达到95%;硫酸盐还原的同时有机物被酸化,酸化产物以乙酸为主;废水pH在6.48-7.14时,反应器可获得最高的硫酸盐去除率并使出水中硫酸盐浓度在国家规定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11.
12.
生物处理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特点及危害,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目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主要生物处理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的重点是优化组合技术及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3.
14.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主要方法进行了论述,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研究现状。指出,改进传统工艺以及高级氧化技术的联合应用将是今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多级厌氧+AO处理高硫酸根有机废水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某生化公司以生物发酵法生产赤霉素,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SO42-有机废水,该公司采用IC+两级UASB+AO的组合工艺处理该有机废水。运行实践表明,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下,当工艺进水萃余液COD、NH3-N、SO42-分别为25 100~27 350、165~199.7、12 020~22 225 mg/L时,处理出水COD、NH3-N、SO42-分别为78.2~87、2.2~3.5、75.5~85.2 mg/L,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