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着重介绍了以甲醇代替水作介质生产甘氨酸的方法,同时实现了乌洛托品的回收利用,得到了高纯度的氯化铵。该方法提高了产品收率,减少了催化剂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有着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确定利用萃取精馏法分离BP-4生产废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甲苯为萃取剂,四氟鲍尔环为填料,回流比控制在5∶1,萃取剂滴加速率为5∶1,萃取剂配比为2∶1。以此工艺路线分离所得的碳酸二甲酯纯度为98.8%,异丙醇纯度为98.5%。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尿素生产过程中含氨废水的处理技术,介绍了SBR工艺和A/O及其改进工艺在化肥行业的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生物法处理该废水中氨氮的技术现状.水力停留时间22h条件下连续运行时,富集优化的硝化细菌能够将尿素车间800 mg/L左右的氨氮降至5 m/gL以下,系统运行稳定.当总氮浓度为200 mg/L左右、水力停留时间24 h时,氨氮去除率达96%以上;C/N高于3:1条件下,总氮去除率达77%以上.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甘氨酸生产厂家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污染物(一定量的氯化铵、少量的乌洛托品及微量的甘氨酸)的特点,提出采用多效真空降膜蒸发系统兼热泵技术回收废液中的氯化铵,回收氯化铵后排放的冷凝水进入冷凝水净化系统进行处理的综合治理方案。此工艺克服了采用常规蒸发技术从低浓度氯化铵废液中提取氯化铵带来的能耗大、对设备腐蚀性强的缺点,本项治理技术不仅解决了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陈贻松 《浙江化工》2014,(1):32-36,42
针对某化工厂在生产乌洛托品过程中产生含氨废水,同时该厂还产生含甲醛废水的情况,利用工厂含氨废水与含甲醛废水反应生成乌洛托品的方法,降低污水含氨量。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氨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实际生产中将甲缩醛生产车间的甲醛废水与含氨污水贮于凉水塔,投入过量甲醛反应完全后再连续转入锅炉中加热成蒸汽,作为锅炉循环用水使用。乌洛托品在锅炉中富集回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含氨污水,使之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以水杨酸盐为显色剂测定蒸氨废液中氨氮含量,本法优于奈氏法、酚盐比包法及氨气敏电极法。本法最低检测量为0.5ug,若取样lm1,则最低检测浓度为0.5mg/l。  相似文献   

7.
应用PVDF膜接触器处理垃圾渗滤废液,考察了料液pH、流量和温度等对膜组件传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液中的氨氮可被脱除至150· 10-4%以下,同时还可得到浓度为26%左右的硫酸铵溶液.提高料液pH和温度可促进氨的传质,而废液流量对传质系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应用PVDF膜接触器处理垃圾渗滤废液,考察了料液pH、流量和温度等对膜组件传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液中的氨氮可被脱除至150·10-4%以下,同时还可得到浓度为26%左右的硫酸铵溶液。提高料液pH和温度可促进氨的传质,而废液流量对传质系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将超重力法氨水吹脱制氨技术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工艺(需氨5vol%~10vol%),以空气?氨水为实验体系、旋转填料床为吹氨设备,考察了进气温度、超重力因子、气液体积比在装填不同填料时对脱氨率和产氨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处理气量为4~10 m3/h时,丝网和乱堆两种不锈钢填料的吹脱率均随进气温度、超重力因子和气液体积比增大而增大;产氨率随进气温度和超重力因子增大而增大,随气液体积比增大而降低,产氨率达10%以上,与SCR法所需浓度一致,表明超重力氨水吹脱所制氨浓度可用于SCR脱硝。处理气量为50?700 m3/h时,吹脱浓度1wt%的氨氮废水,产氨率最大为3.0%。虽不满足SCR脱硝要求,但可将氨氮废水吹脱和氨水吹脱工艺相结合,节约氨水消耗量。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选取一种精细化学品处理AS流程含氨生产水,采用“空气吹脱法”对武钢焦化厂AS流程中含氨生产水进行氨氮脱除,研究了反应温度、pH、反应时间、精细化学品的投加量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提高了脱氨氮效率,从而为焦化废水处理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煤化工废水是一种典型的有毒、难降解性工业废水。经预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氨氮、酚类物质是典型的代表,氨氮含量在200mg/L左右,酚类物质含量占COD值的40%以上,浓度高达1000mg/L。如果对这些高毒性的物质不加处理或处理深度不够,则对环境和生命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酚类物质、氨氮的有效处理是实现煤化工废水无害化处理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综述主要从酚类物质处理技术与工艺、氨氮处理技术与工艺两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煤化工废水中酚类物质、氨氮的处理现状,也全面分析了各种技术与工艺的优缺点。使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以更加科学的方法了解煤化工废水中酚类物质、氨氮处理技术与工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探讨了未来煤化工废水中酚类物质、氨氮处理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化学/生物联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聚合硅酸铁混凝剂,直接投加到反应器中(即投加混凝剂活性污泥法),考察其对COD、氮、磷的去除效果,并与对生物反应器出水再进行混凝沉淀(即后混凝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投加混凝剂活性污泥法,COD和TN的去除率略有提高,但两种工艺没有明显的区别;后混凝法对TP的去除率略高于投加混凝剂活性污泥法,但其出水中铁离子的含量远高于投加混凝剂活性污泥法,且需要增加一套混凝、沉淀设备,因此直接将混凝剂投加到生物反应器中比较适合于辅助除磷。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级氧化法处理某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开采方式所产生的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效果非常稳定,出水氨氮在15 mg/L以下,完全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451—2011)表2排放标准。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工艺、特点及主要设备参数,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简单方便、占地面积小、系统建设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MAP法处理焦化废水中氨氮的pH值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化学药剂Na2HPO4·12H2O和MgCl2·6H2O与焦化废水中的高浓度氨氮反应生成磷酸铵镁(MAP),着重探讨了pH值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Mg2+,HN4+,PO43-物质的量比为1.3∶1∶0.9,得到最佳pH为8.5~10,原废水中的NH3-N可由2380mg/L降到100mg/L以下,生成的MAP晶体纯度较高,对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无吸附,并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15.
处理氨氮废水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分析、比较,找出处理氨氮废水的最佳方法。生物法是国内外采用最多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磷化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对磷化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以二次氧化法降低CODCr值,以石灰乳脱除磷、锌等污染物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处理磷化废水,具有方法简单,净化效率高,经济实用等特点.最后排放的污水完全符合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某生物工程厂采用厌氧工艺(循环式颗粒污泥反应器,即MQIC反应器)、氨氧化工艺和絮凝沉淀池处理厂区生产废水,处理量为10 000 m3/d,该工艺系统对原水中COD、NH4+-N、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7%、98%、90%,运行稳定,整个工艺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到园区接管要求。同时,对厂区MQIC反应器和氨氧化工艺的启动调试进行了阐述,实践证明该工艺系统对处理高氨氮有机废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维电极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无需调节废水p H,控制电压14 V,加入200 g粒子颗粒电极,电解反应2 h,出水调节p H至9,过滤,出水NH3-N15 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为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探索了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氧化铈改性沸石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浸渍焙烧法制备稀土吸附剂,用于静态脱氮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铈改性的稀土吸附剂吸附性能优于氧化镧和氧化镧-氧化铈复合改性的稀土吸附剂;当吸附剂用量为2 g/L,进水pH为4~6,吸附时间为2.5 h,氧化铈改性稀土吸附剂对模拟废水氨氮浓度为20 mg/L的吸附率达到80.23%;吸附剂再生6次后氨氮的去除率下降不到7%,说明吸附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括了氨氮废水的生物法、吹脱法、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氧化法等常用处理方法,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介绍了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根据实际工程要求,系统分析了各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在氨氮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阶段联合使用多种氨氮处理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