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乐平  王罗新 《广州化工》2015,43(3):220-221
为适应卓越工程师"知识结构合理、综合能力强和人文社会素质高的高分子材料本科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针对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提出全方位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通过培养计划制定、教学方法探索、专题报告以及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建设等几方面探究提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改革现有的教学培养模式,为成为与国际接轨的高素养的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人才打造坚实的专业应用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2.
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针对《高分子成型加工》课程的专业特点,近几年通过在教材建设、课程结构设计以及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达到培养学生具有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配方设计、工艺研究的工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具有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综合性、发展的渐进性、持久性等特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包括陈述性知识阶段、转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相似文献   

4.
为了培养高分子科学及工程领域的创新性复合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与优化工程实践教学创新平台,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黄乐平 《广东化工》2015,42(1):120-121
为适应卓越工程师"知识结构合理、综合能力强和人文社会素质高的高分子材料本科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文章针对武汉纺织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提出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通过微课程以及开放性作业等现代教学方法探究提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为成为高素养的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人才打造坚实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聪玲  吕爱风  宋仕强 《广州化工》2022,(15):240-241+246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毕业生专业素养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着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以及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本论文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文件内容,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对毕业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等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和改进措施,希望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化学(双语)》课程是东北石油大学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高分子化学(双语)》课程从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多媒体资源的利用和学生课堂参与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应用实践表明,在高分子化学(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较为特殊的课程特点;本文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等进行研究,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满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在OBE-CDIO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提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改革。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方向课程群和专业实践课程群的学习和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更好的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进行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改革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教学方法,把高分子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成能够提升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示范性基地。  相似文献   

11.
陈厚  曲荣君  王春华  刘军深  张江  刘冰 《广州化工》2010,38(11):220-220,243
结合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文章提出了通过构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杨秀琴  迟长龙 《广东化工》2010,37(9):210-211
以高分子化学课程为切入点,结合化纤专业,从课程安排、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指导、课程考核、国家级聚合工资格考试等方面阐述了高分子化学对化纤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及效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充分讨论与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培养化纤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张新荔  罗卫华  陈建山 《广东化工》2012,39(7):216+227-216,227
《聚合反应工程》是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本文根据《聚合反应工程》这门课程的特点,结合我校目前的课程教学现状,从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专业实验等方面来实施教学改进,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程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志明  张鸿娜  李婷婷 《广东化工》2012,39(9):209+206-209,206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条件下,高校连年扩招导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数目激增,其后果就是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高分子实践教学的需要。而社会和相关企业对高分子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却要求很高,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开辟一条实践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邓鑫  杨素文  罗卫华 《广东化工》2012,39(14):183-183,188
《聚合物研究方法》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文章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专业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目的,针对聚合物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实践上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文章认为聚合物研究方法的教学改革应从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改革考核方法入手,达到改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李月琴 《广东化工》2014,(17):194+200-194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文章通过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的研究,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工艺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晋梅  李忠铭 《广东化工》2014,(18):177+184-177
将方法论的概念贯穿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将模型化方法、控制步骤的思路、非线性问题的处理、量纲分析的引入以及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等五个普遍应用于化学反应工程研究中的方法作为重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化工类专业实习教学是化工类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本文概述了影响化工类专业实习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提高专业实习教学质量的方法,旨在建立适应我校以煤化工为特色的化工类专业实习新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实习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唐四叶  郭金波 《广东化工》2011,38(2):217+202-217,202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在研究型教学培养学生求实创新能力、类比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生产实习多元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