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培养"新工科"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实验室开放对于高校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以化学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对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实施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有助于培养面向社会的"新工科"人才,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开放管理水平,更有助于提升我校的工程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各高校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落实"2011计划"为契机,改变思路、开拓创新,加强试用力度。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基于产学研相结合的视角,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不断探索与实践"开放、集成、高效"的产学研相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初显成效。本研究可为高校轻工业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蕤  徐鹏  方明锋 《广州化工》2012,(5):157-159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围绕我校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建设目标及国家对林业科技的战略挑战,我们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建构"宽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重实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几年来,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完善实践教学平台、营造创新氛围等措施,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4.
"双一流"背景下,如何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高级技术人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共同面临的挑战。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实现一流本科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应立足于国情、省情和当地资源,吸纳企业和政府等多主体参与,共同构建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本文以商洛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材料化学》课程为例,从推进协同育人的模式出发,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三个方面,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想体系,为新时代建筑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由此,工程实践、理论修养、应用能力几个方面的培养成为了现代化社会土木工程方面勇于拓展和创新实践的前提。随着"十二五"计划的提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需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并结合自身办学层次和办学条件,构建"3+1"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紧接着,基于"3+1"模式基础上进行拓展"三型"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四优"教学资源模式,"五要素"特色人才创建。最终实现学生知识面、工程能力、素养等综合因素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杨莉  赵晖  陈海英 《江西化工》2013,(1):181-18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的重大改革项目,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它是新形势下促进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一项新的质量工程,它的实施促进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文章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和要求就如何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及其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为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提出了重要挑战。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时应该转变传统培养模式,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等,探索出新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由于化学专业所涉及的领域较多,如:材料、化工、环保等,在双创背景下应该选择适合的方式吸引化工专业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双创”实践活动和创新教学中构建新的创新素养培养模式,从而全面提升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根本与核心,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双一流"高校建设中的重要现实需求。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丰富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特色大学,学校依托林业工程"双一流"学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并逐步走出了一条行业特色院校与社会深度融合、科学研究反哺"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协同作用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9.
为顺应社会发展以及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已然变革。如何有效应对社会需求进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当下面临的任务。由过去严格的"专业对口"培养,转向为拓宽知识面的"专业素质"培养。因而高校各个专业培养具体实施方案相继发生改变。如在化工等非生物专业增设《生物化工概论》课程,那如何在化工专业开展《生物化工概论》课程,本文提出了跨专业模块化建设思想理念,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成人教育双证式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高校扩招以及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加大,成人高等教育应如何培养具有成人教育特点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是当前急需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改革旧的课程体系,引入新的培养模式以及构建相应的有效机制等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四川大学轻化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中依托皮革化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建设学科和国家"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以国家级精品课程鞣制化学和现代皮革化学与工程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为基础,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2.
李晶 《广东化工》2010,37(4):236-237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应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以适应激烈竞争的时代要求。讨论了化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培养化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将化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浙江石油分公司通过开展"三基"工作模式创新,在基层建设上积极探索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基础工作上努力实现高标准基础管理体系的创建,在基本功训练上确保抓好立体式培训体系的构建,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传统管理和现代管理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制度文本支持多个管理体系,实现了规范化管理。扎实有效的"三基"管理巩固了浙江石油分公司在销售系统的相对领先优势,保持了和谐、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4.
湖南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在原有培养模式基础上,将创新创业理论融入到专业基础教育中,探索并构建了化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理论+实践+辅助活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及“四层递进式”(基础课程与实验→专业课程与实验→综合课程与实验→创新创业集中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使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5.
作为首批国家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没专业,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工专业根据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以学生技能的培养为主线,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而实现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并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芊  陈亮 《广州化工》2012,40(8):189-190
化学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无机化学实验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朱明远  康丽华 《广东化工》2013,(22):162-162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而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重要手段和措施,是学生体验创新的平台.文章结合石河子大学化工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工作实践情况,论述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并对以后如何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据"大工程观"的教学模式和当前人材培养的要求,针对目前物理化学实验内容陈旧、实验仪器匮乏、实验教和学效果不好、学生认识度不够等问题,对物理化学实验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物理化学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改变了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及教师的教授效率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浅析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邓春艳  司士辉 《广州化工》2011,39(5):177-178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是目前大学化学教改中倍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其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结合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针对中南大学的实际情况着重从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安排创新性实验,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李爱玲  申少华  胡忠于 《广东化工》2014,(10):160-161,159
按照"卓越计划"的特点及其对学生和学校的要求,针对目前教学管理思想、教学管理组织、教学管理体系和学生管理工作等教学管理模式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特别是"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学生企业培养阶段的教学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创新学生实习实训评价体系;建立"卓越计划"学生选拨机制,实现"卓越计划"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与"卓越计划"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相适用的教学与学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