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对我校原有化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专业培养方向与专业课设置、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人才特色培养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化工专业课程“一二三”教学模式的改革构想,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新体系,以期达到不断充实专业教学内涵、夯实实践教学基础、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时的教学质量管理,提出从教学项目选择、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监控等环节,以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就业和执业能力培养、高校服务社会、企业参与教学与专业及课程建设等指标进行评价,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立体化质量监控和多元化评价体系,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进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进一步衔接,本文根据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就业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培养具有高专业素质的制药工程专业型人才为目标,以推进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为导向,本文建立"以学生教育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探索出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模式,旨在推进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更好地实现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化的发展,高职院校在面临着社会及企业对人才需求提升的重大问题上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提出了全新的改革方式.在对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才对就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就需要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加大培养力度,更加重视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提升,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能够满足就业市场以及企业对人才的...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在应用型高校化工类专业实行"成长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的三导师制育人模式,从而建构"德育+学术+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三位导师实行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该模式克服了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的缺点,为应用型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牛微 《山东化工》2015,(7):141-142,146
为了培养应用型化学人才、修订教学计划、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奠定基础,建立了“多模块、全程融合”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增加以学生就业岗位工作任务为背景的实践内容,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在人才培养质量、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王娣  石亚中  曹珂珂  伍亚华 《广州化工》2011,39(23):159-160
通过对我校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教育现状,针对当今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8.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在关注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已成为高职教育稳步发展的指针。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关系,提出了自己在教学管理中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总结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经济新常态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就业教育不只是单纯的就业指导,需要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构建就业教育生态系统为目标,遵循贯穿培养、全员参与、互惠共赢的原则,形成七类教育活动,打造五大教育平台,按照学生入学年份进行就业能力的全程化培养,并重点做好校企合作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安全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培养出的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存在诸多不足,包括职业目标不明确、专业能力不足、实践动手能力差等,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文章分析"产学研"合作对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作用,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升安全工程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对培养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为家庭、高校、社会高度关注。学风建设与学生就业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本文分析了影响高校学风建设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及时策建设,阐述了如何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奋斗目标,增强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陈小军 《广东化工》2013,40(10):169-170
在对生态学、农药科学与应用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仪器分析》课程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建立了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该模式可以极大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面临问题,阐述了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改革措施: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平台;加强与"校、企、政、行"四方联动,拓展社会服务形式;改革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扩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实践规模。实践证明,改革后不仅可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还能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终达到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安徽建筑大学应用化学学科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方面,形成了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模式,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探索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提高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实践性,突出实践教学。构建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设计"环境监测综合实训"教学,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与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对接,重点培养学生对水质、大气、土壤环境要素的监测能力,构建职业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目标的实现,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改革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建立可行的能力评价体系,从市场和企业的要求出发,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和适应学生就业以及发展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民办高转型为应用型高校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依据化工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特点,本文以应用型化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开放办学、协同育人、依法治校”为办学理念,围绕学科建设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企协同育人、课程综合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多措并举,提升了教师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根本与核心,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双一流"高校建设中的重要现实需求。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丰富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特色大学,学校依托林业工程"双一流"学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并逐步走出了一条行业特色院校与社会深度融合、科学研究反哺"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协同作用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9.
高职药学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洁倩  梁盈军 《广东化工》2010,37(6):162-163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健康学院紧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主导,将高职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通过对药学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不断进行调整、改革,主要包括专业综合实训改革、实习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找准问题、破解难题,以一流意识和担当精神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故大类招生培养中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分流的制度与培养模式等的改革,均要做较为深入的探索,才能够建立适合高等农林院校大类招生背景下的自身教学理念和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提升学生的专业化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