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以废弃的辣椒秸秆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研究了碱炭比、活化温度、炭化温度及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炭比为3∶1,活化温度为700℃,炭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40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2 356.40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41.3 mL/0.1 g,BET比表面积为2 432.135 m2/g,Langmuir比表面积高达3 270.478 m2/g,吸附总孔容为2.064 cm3/g,平均孔径为3.246 nm。SEM和XRD观察发现,辣椒秆活性炭呈不定形态,具有丰富和发达的蜂窝状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棉花秸秆为原料,Zncl2/Alcl3为活化剂制备棉秆活性炭,探讨了Zncl2/Alcl3与棉秆比例、Zncl2与Alcl3比例、浸渍时间、活化温度及活化时间对棉秆活性炭收率和碘吸附值的影响,并采用SEM对制备的棉秆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cl2/Alcl3活化制备棉秆活性炭表面有较清晰的孔道结构,分布有形状、大小不一的发达的孔洞;在试验范围内得到Zncl2/Alcl3活化制备棉秆活性炭的较优工艺条件为:Zncl2/Alcl3与棉秆比例1:1、Zncl2与Alcl3比例9:1、浸渍时间16h、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棉秆活性炭的收率为24.18%,碘吸附值为693.71mg/g,BET比表面积410m2/g,平均孔径3.19nm,孔容0.327cm3/g。  相似文献   

3.
以光合竹为原料,研究了其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考察了活化剂浓度、固液比、活化时间以及活化温度等因素对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化学法制备光合竹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Zn Cl2为活化剂,Zn Cl2浓度为5 mol/L,活化剂浸渍时间为2 h,固液比为1∶4,活化时间为60 min,活化温度为500℃。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制备活性炭得率为48.8%,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97.14 mg/g,碘吸附值为1 034.30 mg/g,样品质量指标接近净化用活性炭标准。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10):2107-2110
以大型海藻铜藻为原料,采用H_3PO_4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考察磷酸与藻粉的浸渍比、浸渍时间、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得率、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的影响。H_3PO_4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最佳工艺如下:磷酸与藻粉的质量比为5∶1,浸渍时间100 min,活化温度550℃,活化时间75 min。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528. 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42. 5 mg/g,得率为43. 74%,比表面积为728. 73 m2/g。pH=2条件下,铜藻基活性炭对于Cr(Ⅵ)最大吸附量和吸附率可分别到达31. 5 mg/g和85%。  相似文献   

5.
NaOH活化法制备煤基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焦作无烟煤为原料,NaOH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煤基活性炭,分别考察了碱炭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和收率的影响;利用低温N2吸附法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及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碱炭比为4,活化温度为750℃和活化时间为1 h的条件下,可以制得比表面积为2 483 m2/g,总孔容为1.41 cm3/g,碘吸附值为2 530 mg/g,亚甲蓝吸附值为418 mg/g的煤基活性炭.  相似文献   

6.
以稻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稻壳为原料制备粉末活性炭,对其进行了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的测试。采用NaOH为活化剂制备稻壳活性炭,考察了炭化温度、炭化时间、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以及碱浓度对制备活性炭的影响。研究表明:稻壳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稻壳在700℃的条件下炭化5h,与2.5mol/L的NaOH溶液混合,采用先低温(400℃)预处理再高温(700℃)活化1.5h,制备的稻壳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分别为250mg/g和726mg/g。  相似文献   

7.
微波加热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优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微波加热条件下碳酸钾活化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流程。以碳酸钾为活化剂,微波为热源,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浸渍时间、活化剂浓度、微波功率、微波加热时间对活性炭产品性能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得率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即微波功率600 W、微波加热时间6 min、碳酸钾浓度0.20 g/mL、浸渍时间24 h。制得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可达1189.6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190 mL/g、得率29.48%,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试样比表面积为1186.10 m2/g,总孔容积0.624 cm3/g,微孔容积0.407 cm3/g,吸附性能较国家标准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废旧棉纺织品为原材料,K_2CO_3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棉纤基活性炭。选取活化温度、浸渍比、浸渍时间和活化时间为影响因子,探讨不同因素对活性炭碘吸附值和得率的影响,通过分析在不同条件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确定棉纤基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K_2CO_3活化法制备棉纤基活性炭的最佳条件为活化温度850℃、浸渍比1∶1、浸渍时间24 h、活化时间2 h;在该条件下,活性炭样品比表面积为1 697.38 m2/g,碘吸附值为1 637.47 mg/g,得率为14.15%;样品的中孔和微孔孔容分别为0.56 cm3/g和0.61 cm3/g。废旧棉织物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活性炭,K_2CO_3活化法在优化棉纤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废筷子采用磷酸活化法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得到各种活性炭。分别研究了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主要操作参数,如浸渍比、磷酸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收率和活性炭对碘的吸附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磷酸浓度70%,浸渍比2.5:1,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60min下,所制得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885.23mg/g。另外,实验测定了废筷子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对硫醇的吸附性能。结果发现活性炭的碘吸附值越高对硫醇的吸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以花生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比较不同活化剂、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以花生壳为原料生产的活性炭碘吸附值和得率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活化剂时,用ZnCl2溶液作活化剂的活性炭得率较高,达48%;用ZnCl2溶液作活化剂,活化时间为1~5 h,活性炭得率为37%~51%,碘吸附值为244~371 mg.g-1,活化温度为350~750℃时,活性炭得率为8%~60%,碘吸附值为267~362 mg.g-1。花生壳与ZnCl2溶液质量比为1:3.5,ZnCl2质量浓度为15%,在450~550℃下连续炭活化3~4 h,为本实验室条件下以花生壳为原料制取活性炭的适宜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以生物质炭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制备高比表面积微孔生物质活性炭,研究了浸渍比、活化剂浓度、活化温度与活化时间等条件对生物质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利用氮气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生物质活性炭表面微观结构、形貌特征及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生物质活性炭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浸渍比为3,活化剂质量分数为40%,活化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90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生物质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值为213mg/g,超过国家水处理用活性炭一级品标准。经测试生物质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高达631.2m2/g,平均孔径2.23nm,总孔容为0.352cm3/g;孔隙结构发达,孔径分布狭窄,孔形状为排列整齐的蜂窝状结构,含有大量的微孔,84.4%的孔集中在2nm以内;表面存在醇羟基、羰基、醚、酚等含氧官能团。  相似文献   

12.
氢氧化钾法制备竹活性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林业废弃物竹屑为原料,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制备高性能活性炭。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以及浸渍时间对产品吸附性能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料液比1:4,浸渍时间1 h,活化温度900℃和活化时间90 min。制得的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隙结构,比表面积高达2415 m2/g。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经水热反应(T=320℃、P=12 MPa、RT=10 min)得到的污泥水热渣为原料,以ZnCl2为活化剂制备污泥水热活性炭。通过正交、单因素分析,研究制备工艺条件对污泥活性炭碘吸附性能及产率的影响。结合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浸出特性,对制备的污泥活性炭的性能进行评价,并探讨其作为水处理吸附剂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30 min、ZnCl2浓度为40%、固液比为1∶2时为最佳制备条件,制得的水热污泥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543 mg/g、产率为56.0%。其比表面积为501.4 m2/g、平均孔径为5.78 nm、孔体积为0.47 mL/g、微孔体积为0.18 mL/g、中孔体积为0.21 mL/g,污泥中重金属大多被固化。将该产品用于处理ASBR出水,当吸附平衡时间约为90 min、投加量为11 g/mL时,COD的去除率为87%,吸附容量为76.82 mg/g。  相似文献   

14.
以咖啡壳为原料、KOH为化学活化剂制备高性能活性炭,在单因素试验探索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和碱炭比对活性炭碘吸附值影响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进行活化工艺参数优化。通过对模型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活化时间5 min、活化温度950℃和碱炭比(KOH和咖啡壳炭化料质量比,下同)4∶1;该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2 214 mg/g(实验值),和预测值(2 209.5 mg/g)基本相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辐射制备椰壳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椰子壳为原材料,氯化锌作活化剂,采用微波辐射加热制备了活性炭。研究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浸泡时间和ZnCl2质量分数对活性炭吸附性能与产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条件,在微波功率800 W、辐射时间9 min、浸泡时间48 h、ZnCl2质量分数50%的条件下,所制得的椰壳活性炭样品碘吸附值为1258.34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00.00 mL/g,产率为32.46%,BET比表面积为1395.46 m2/g,总孔容0.7021 cm3/g,孔径集中分布在4~9 nm范围。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污水厂二沉池污泥为主要原料、固体ZnCl2为活化剂,添加一定量锯末,在高温管式炉中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污泥活性炭,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锯末添加率、盐料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污泥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锯末添加量为20%、盐料质量比为2.0、活化温度为550℃、活化时间为15 min时,所得活性炭碘吸附性能最优,达679.25 mg/g;污泥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结构,其比表面积达609.68 m2/g,总孔容为0.51 cm3/g,平均孔径为3.51 nm.  相似文献   

17.
中间相沥青微球的活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KOH为活化剂,在不同活化条件下对中间相青微球进行活化,制备出比表面积为3182m^2/g,总孔容为2.45mL/g,苯吸附值为1320mg/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微球。研究了了KOH配比、活性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微球的收率、比表面积和苯吸附值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KOH配比量或活化温度的提高,活化收率下降,活性炭微球的比表面积和七吸附值升高到一定值后下降;延长活化时间使活化反应进行完全,活性炭微球的活化收率、比表面积和苯吸附值仅有轻微变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H3 PO4为活化剂、稻壳为原料,通过微波和马弗炉两种方法制备活性炭。详细考察了浸渍时间、料液比、活化剂浓度、微波功率或活化温度、以及活化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磷酸浓度35%、料液质量比1:4、浸渍时间3 h的条件下,采用400 W微波功率辐射8 min,制备的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值达到232 mg/g,若采用马弗炉600℃焙烧10 min,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达到226 mg/g。  相似文献   

19.
Potassium oxalate was evaluated as a new activating agent for preparation of kenaf core-based activated carbons.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through Box–Behnken design (BBD) to maximize I2 and methylene blue (MB) adsorption values. Two quadratic models were developed to correlate the preparation variables namely activation temperature, impregnation ratio and activation time for both responses. The activated carbon produced at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showed 1161 mg/g and 330 mg/g of I2 and MB uptakes, which we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predicted values from the models. Porosity parameter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obtained optimal sample.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K2C2O4 could be recommended as a promising effective activating agent for producing activated carbons from kenaf core with high surface area and potentially desirable dye removal capacity.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木质活性炭制备的工艺条件,以农林废弃物花生壳为原料,磷酸为主活化剂,硫酸为辅助活化剂,利用响应面模型分析磷酸质量分数、浸渍比(活化剂体积与花生壳质量比)、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Box-Behnken试验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的P值都小于0.000 1,校正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0 2和0.997 8,变异系数(CV) < 10%,试验的可信度和精确度高,回归方程成立。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得到磷酸-硫酸活化法制备花生壳基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花生壳粉末1 g,磷酸质量分数57.7%,浸渍比2:1,活化时间117 min,活化温度550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47.2 mg/g,碘吸附值1 022.03 mg/g,实际值与预测值接近,重复性好。利用磷酸-硫酸活化法制备的花生壳基活性炭的内部中小孔较发达,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脱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