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规划师》2013,(9):5
[编者按]体制转型和市民社会的崛起引发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出现剧烈的变革与重组,表现在城市规划领域内,就是城市规划开始由物质形态设计向公共政策转型,由以政府和规划师为主导向不同利益主体的沟通为主的公众参与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社区规划师"的概念被提及。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认为:城市社区能够有效地组织城市居民以行为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而社区规划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社区规划师"还只是一个新概念。伴随着对社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以及倡导市民社会的呼声愈发高涨,城市更新大环境下我国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应运而生。本文在分析社区规划师制度概念和国内外制度发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虹口区社会规划师制度,并被政府部门付诸实施。本文结合笔者在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担任社区规划师所做的一系列实践,提出现阶段我国社区规划师的沟通纽带作用,即作为纽带连接政府、公众及多利益主体,并力所能及地推动街道和社区建设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黄瓴  许剑峰 《规划师》2013,(9):11-16
社区规划师制度包括制度价值、制度设计和制度操作三个组成部分。制度价值是整个制度的灵魂,决定着社区规划师制度发展的方向,并制约着社区规划师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社区规划师和社区规划师制度的价值基础应该是以公共理性为核心的社区主义。与"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相区别,社区主义强调在"国家管制"与"市场竞争"以外的"社区自治"的重要性。面对从增量规划到存量发展渐进的转向过程,当代中国规划师需要很好地理解社区主义的公共理性,围绕"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念,与其他社会工作者一起为社区发展工作,鼓励多利益主体广泛参与、充分对话、友好协商、平等沟通和渐进决策,以推动包容性社区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莫霞  甘逸君  魏沅 《规划师》2022,(12):42-48
研究在我国的城市更新与社会治理语境下,考察国内外社区规划师制度发展概况,在综合分析上海社区规划师制度内容、存在问题以及实践工作成效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各区社区规划师制度实践下的典型项目案例,从核心支持、特色强化、关联激发的不同行动维度,探讨社区规划师制度在实践中的运作逻辑和策略思路,以期为我国社区规划师制度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社区规划师"这个称谓可见诸于西方某些国家、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国内若干城市,迄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其工作领域和社会角色的性质差异很大。文章罗列出中西方不同城市的社区规划师培养模式与长沙市社区规划师培养模式,并对现有社区规划师模式进行分类和归纳,同时阐述"长沙模式"在长沙本地社区及类似社区的适用性与先进性,提出"长沙模式"下的社区规划师培养思路,充实社区规划师这一新兴事物在国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
社区规划师是西方城市规划中重要的参与者。随着我国市民公众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越来越关注社区的精细化管理,社区规划师制度在我国城市更新的进程中逐渐变得不可替代。上海曹杨新村是我国最早采用"邻里单元"理论建造的知名劳模新村,经过60年发展,亟需解决基础设施老旧、社区管理落后等问题。以曹杨新村"美丽家园"建设为背景,提出建立由专家学者、城市管理方、社区居民和社区规划师组成的"四方参与工作平台"和5阶段工作流程,在传统社区规划的基础上完成规划后的驻场动态追踪、弹性社区规划,其推动社区自治的方式是我国社区更新发展的重要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瓴  郑尧  骆骏杭  许剑峰 《规划师》2023,(2):92-100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城镇化下半场,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成为共识。新发展阶段对我国城乡规划学科和规划师人才培养提出了系统性建设的新要求。文章针对当前社区精细化治理目标下社区规划师需求与供给不匹配问题,对国内外社区规划师的角色与制度进行梳理和比较,引入协同治理理论,探讨社区规划师角色认知与行动机制,并以重庆市“三师进社区”集体行动为例,分析其制度内涵与创新特色,以期丰富我国社区规划师制度构建的在地化探索。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逐渐关注空间环境品质提升与城市内涵式发展,以及社区规划师制度在我国的逐步建立与发展,深圳、广州、上海等地相继出台社区规划师制度实施方案及微更新指导办法。众多规划师、景观师和建筑师等专业人员纷纷进入社区,施行"微创手术",在改造社区物质空间的同时,引导不同主体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以期挖掘社区文化价值,激发城市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可持续性、宜居性发展战略,当下中国城市更新的重点逐渐开始由"物"向"人"的转变,具体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公众参与式社区更新、微更新研究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社区规划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对"城市更新"的发展梳理及国外或地区"社区规划师"的探索经验,从"反思"的规划关注点层面"、研究"的规划方法层面"、观察"的规划操作方法层面"、参与意识培育"的设计实践层面,对社区更新进行多方面再思考。结合"参与阶梯理论",并在切实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行动主义策略下的"社区规划师工作框架",以期为我国社区更新带来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何爱 《城乡建设》2021,(22):46-47
一、概念 随着1960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社区建设运动的兴起,社区规划师开始出现并成为专门从事社区规划的专业群体或机构.在中国,社区规划师起步于台湾地区,并作为一项制度被落实,逐渐成为社区管理和自治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台湾地区的社区规划师又称为"社区营建师"或"社区建筑师",经历了从"荣誉职"到主流"专业职"的发展阶段,趋于成熟,其特点可概括为"一群具有社会意识和人文情怀的专业空间规划者,他们通过建立在地化社区规划师工作室,就近为社区环境提供评估,并协助社区民众提供有关建筑与公共环境议题的专业咨询,协同社区推动地区环境改造与发展策略,提升社区公共空间品质与环境景观".  相似文献   

11.
李鹍  宋晔皓 《世界建筑》2010,(8):118-119
绿色社区是提高居民人居环境水平、引导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空间模式,因此受到国内外绿色评估体系的重视。通过对国内外三大评估体系中的绿色社区相关指标的综合分析与解读,研究了目前世界上对绿色社区评估的主要关注点,并对其中所给予的启示和我国在绿色社区评估上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社区发展现状及趋势,运用慢生活理念,创新性的提出构建一个适合老年人居住的、舒适的、自然的、健康的慢城式养老社区,并基于我国现有文化传统和最新的大数据技术,提出了适合我国老年人的养老环境设计理念,并对慢城式养老社区的设计进行了可行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赵蔚 《时代建筑》2009,(2):16-19
文章以阶段性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宏观背景、建设方式、物质空间特征以及社会空间特征等口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主要历史阶段分别为建国后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过渡改善期,其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期的波折调整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詹期的恢复发展期,以及至今的市场化主导期。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就我国社区及社区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郑琨 《城市建筑》2013,(8):13-13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失地农民搬进安置社区。失地农民的经济来源发生变化,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已经成为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作为设计者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对安置社区规划设计的影响更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快速老龄化对城市养老社区设计提出新要求,新颖的全生态养老设计理念已在社区设计中运用。结合设计实例,对基于这一理念的新型养老社区在选址原则、社区功能、组团布局、交通组织、建筑设计诸方面过程进行具体分析,不失为具有参考价值的城市养老社区设计范例。  相似文献   

16.
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入新世纪,保障性住房建设大规模展开,保障房社区作为一种独特的新社会空间,受到广泛关注。基于米歇尔·德塞都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本文对广州金沙洲新社区展开实证研究,探讨当前中国城市保障房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机制。研究主要采用典型案例、实地观察、半结构式访谈、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从“日常生活实践”的角度探讨地方政府、市场和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结构化”互动,梳理和解析居民日常行为规律。研究表明,保障房作为地方政府为推进劳动力再生产而实施的一种空间战略,目的在于解决“集体消费”下的城市问题。在此背景下,保障房社区居民面临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上的“边缘化”及“空间锁定”问题。作为应对,社区居民采取各种生活“战术”予以应对:生活回市区、巧妙改造、隐性就业、维护社交网络、积极生活等。本文以此为保障房研究提供新视角,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儒道释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三大哲学思想对中国古桥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从建造、结构、装饰和命名等几方面对潮州湘子桥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桥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许洁  秦海田 《重庆建筑》2010,9(8):19-22
本文以建设宜居重庆作为研究背景,将重庆都市区居住小区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内相关规划研究,引入影响重庆居住小区空间环境的关键指标"绿容比、空容比、开敞度",结合重庆现状小区的居住环境舒适度和外部景观实地调查和分析,得出适合于重庆本地居住小区空间环境控制的量化赋值标准,并从控规编制、规划管理等方面提出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郭佳  咸歆磊  周飞 《山西建筑》2010,36(29):21-22
介绍了当前我国小城镇住宅建设现状,对目前我国小城镇住宅区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我国的国情探讨了解决小城镇住宅规划与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以促进我国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序言     
城市一个世纪前,全世界仅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时至今日,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50%。城市是商业、文化与创新的源动力,也是背景互不相同的人们共同生活、工作与休闲的基本群落结构。在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例如在全球七十亿人口中占据五分之一的中国——城市化的速度令人惊叹。2011年,中国的城市总人口超过了农村总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给城市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种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是戏剧化的,它使整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与再规划都处于一种史无前例的尺度。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虽然处于这种史无前例的尺度,但也绝不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