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纯超低碳深冲钢板的固溶碳含量对再结晶γ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三维取向分布函数探讨了高纯超低碳深冲钢板的固溶碳含量对再结晶γ织构的影响,分析了固溶碳与再结晶γ织构及其中的{111}<112>和{111}<110>织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赵骧  关史江 《金属学报》1995,31(6):B262-B265
代助三维取向分布函数探讨了高纯超低碳深冲钢板的固溶碳含量对再结晶γ织构的影响,分析了固溶碳与再结晶γ织构及其中的<111>(112)和<111>(110)织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和取向分布函数计算分析了95%冷轧奥氏体不锈钢板γ相在900℃加热时的转变和α相体积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γ相再结晶被定向形核过程所控制,并因此在特定的冷轧亚稳{112}<111>、{100}<001>和{110}<001>取向上生成织构。α相体积分数的变化与γ相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另外还探讨了调整工艺参数,控制织构生成以消除板材制耳效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用取向分布函数(ODF)方法对造成IF钢板与SPCE钢板r差异的织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由于铁素体中间隙原子存在状态不同经冷轧后冷轧织构不同,进而经退火后退火织构不同,IF钢的退火织构以{111}<110>、{111}<112>织构为主,SPCE钢的退火织构以{001}<110>织构为主。{111}取向晶粒的r大于{001}取向晶粒的r值,因而超深冲IF钢有比深冲SPCE钢板高的r值。  相似文献   

5.
深冲SPCE与超深冲IF钢r值差异的ODF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取向分布函数(ODF)方法对造成IF钢板与SPC钢板r值差异的织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由于铁素体中间隙原子存在状态不同经冷轧后织构不同,进面经退火后退火织物不同,IF钢的退火织构以{111}<110>,{111}<112>织构为主,SPCE钢的退火织构以{001}<110>织构为主。{111}取向晶为闰的r值大于{001}取向晶粒的r值。因而超深冲IF钢有比深冲SPCE钢板高的r值。  相似文献   

6.
用光学金相、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3004铝合金铸轧板均匀化后的组织和织构进行了分析。发现随均匀化温度的升高,MnA1_6析出相尺寸变大,颗粒尺寸在1~3μm之间;用ODF(SpaceorientatfonDistributionFunCtion)分析技术测算了该板材的织构。可明显看出580℃均匀化处理后,保持原有织构,且有向再结晶织构(即{100}<001>织构)转变的趋势;620℃均匀化处理后,部分原有织构得以保留,存在有{100}<001>织构,同时有{l12}<111>向{100}<001>的织构转变。还发现析出相颗粒的形成对织构的转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3004铝合金冷轧薄板的ODF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3004铝合金冷轧薄板的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的测算和回算极图的分析,研究了该材料的织构类型与分布规律。由ODF恒ψ截面图及回算(111)极图可知,该材料的主要织构为:{112}<111>+{123}<241>+{110}<112>,是典型的铜型织构。易产生与轧向成45^0的制耳。立方织构{100}<100>很弱,极点密度低,且漫散度在,布此而产生的0^0,90^0制耳不足以抵消45  相似文献   

8.
采用罩式退火模拟实验分析了薄规格IF钢板的再结晶规律,在确定了再结晶温度后,研究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0.3 mm厚IF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透射电镜分析了薄规格IF钢在退火后的析出物特征.结果表明:薄规格IF钢的再结晶温度比常规IF钢低50~80℃.IF钢经700℃退火保温13h后,深冲性能优异,抗拉强度可达297.25 MPa,伸长率为42.8%,塑性应变比为2.58.退火后表现出较强的γ织构和较弱的α织构,γ纤维织构主要为{11}<110>和{111}<112>,γ织构强度可达14.0以上,{001}<110>织构强度小于2.0.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在晶界和晶粒内有FeTiP团聚析出.  相似文献   

9.
异步轧制对3004铝合金变形织构及制耳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3004铝合金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异步轧制对该合金的变形织构以及相应的制耳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异步轧制和同步轧制板的主要变形织构是相同的,均为纯铜型织构{112}<111>+{213}<364>+{110}<112>,但异步轧制产生的变形织构较同步轧制的强度高,且随异步轧制速比的提高而增强。同时,异步轧制的板材中还出现{001}<110>织构。另外,在相同压下率的情况下,异步轧制板材的深冲制耳率均大于同步轧制的制耳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X射线衍射术和ODF研究了再结晶退火对Ni47Ti44Nb9合金冷轧板相组成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板材的相组成为B2+β-Nb+B19';织构类型为面织构{001}p+{110}p再结晶退火期间,马氏体相B19'逆转变为母相B2,合金的相组成为:B2十β-Nb,而再结晶织构为:{001}<110>p。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三维空间的取向分布函数分析技术对经中间退火和冷轧的3004铝合金铸轧板进行了织构分析,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工艺下,变形使得再结晶织构的晶粒绕{100}面法向转动;其余织构的晶粒向最终的轧制织构{100}<121>取向有不同程度的转动。  相似文献   

12.
3004铝合金铸轧板均匀化热处理的组织和织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学金相、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3004铝合金铸轧板均匀化后的组织和织构进行了分析。发现随均匀化温度的升高,MnAl6析出相尺寸变大,颗粒尺寸在1~3μm之间;用ODF分析技术测算了该板材的织构。可明显看出580℃均匀化处理后,保持原有织构,且有向再结晶织构(即{100}<001>织构)转变的趋势;620℃均匀化处理后, 部分原有织构得以保留,存在有{100}<001>织构,同时有{112}  相似文献   

13.
钽丝的拉拔及退火织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不同拉拔变形程度及不同温度退火后的钽丝织构, 借助极图与现代ODF 分析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钽丝的拉拔织构主要聚集在α取向线上,形成〈110〉丝织构,织构组分主要有{441}〈110〉,{332}〈110〉,{334}〈110〉及{115}〈110〉。丝织构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特征可用{110}〈111〉位错滑移和轴对称变形的Taylor 完全限制模型进行解释。两种不同减面率的钽丝具有明显不同的退火织构组分。77 % 冷拉减面率的钽丝退火后具有与拉拔丝基本相同的织构组分, 钽丝发生了原位再结晶。90 % 冷拉减面率的钽丝低温退火后产生同样的效果, 然而经高温退火后出现新的织构组分{111}〈110〉和{111}〈112〉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其形成由定向长大机制控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ODF)研究了纯铝板材单轴拉伸过程中的织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单轴拉伸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织构变化。相对于拉伸坐标系而言,稳定性较好的织构组分主要有{110}〈111〉,{112}〈111〉和{100}〈001〉,稳定性较差的织构组分主要有{110}〈110〉和{112}〈110〉。拉伸过程中晶粒的〈111〉和〈001〉方向分别为稳定和较稳定的拉伸方向,〈110〉方向为不稳定的拉伸  相似文献   

15.
铝板单轴拉伸过程中的织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ODF)研究了纯铝板材单轴拉伸过程中的织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单轴拉伸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织构变化。相对于拉伸坐标系而言,稳定性较好的织构组分主要有{110}〈111〉,{112}〈111〉和{100}〈001〉,稳定性较差的织构组分主要有{110}〈110〉和{112}〈110〉。拉伸过程中晶粒的〈111〉和〈001〉方向分别为稳定和较稳定的拉伸方向,〈110〉方向为不稳定的拉伸方向。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冷轧高强IF钢在810 ℃退火保温不同时间下的组织及织构,以及加入稀土对高强IF钢组织及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强IF钢810 ℃退火时,保温时间低于15 s时再结晶已经开始;加稀土的试样,保温45 s与60 s时,{111}<112>织构均比{111}<110>织构强,但60 s时的{111}面织构均匀性较好。由于稀土的加入,退火后高强IF钢的铁素体晶粒得到细化,硬度升高,且造成较强的α纤维织构与较弱的γ纤维织构,减缓了变形织构强度降低的速率,延迟了再结晶过程;同时{111}面织构的均匀性变差。  相似文献   

17.
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再结晶织构,对于提高这种电工钢板的磁通密度颇为有效。为实现这一目的,可进行控制热轧和优化热轧板退火条件。通过冷轧前晶粒粒径的粗大化,可抑制再结晶织构中{111}方位组分的发展,同时富化{100}或{110}组分。由于这样的再结晶织构的变化,便能提高无取向电工钢板的磁通密度。采用含主要成分Si0.5%和Mn1.0%的钢锭,经实验室热轧机粗轧后切成试样,研究了热加工条件对于在以后退火过程中的晶粒成长行为的影响,指出热加工的终轧温度影响很大,退火时的晶粒长大行为与退火前所承受的热加…  相似文献   

18.
应用极图分析及织构定量计算的方法,研究了横轧对3104铝合金变形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与常规轧制相同压下量的横向轧制下,3104铝合金中的{112},{213}丝织构体积百分数均低于常规轧制时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数,而横向轧制则使得{102}丝织构增加较多,在横向轧制过程中出现强旋转立方织构和新{110}<557>取向的织构。  相似文献   

19.
以3004铝合金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异步轧制对该合金的变形织构以及相应的制耳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异步轧制和同步轧制板的主要变形织构是相同的,均为纯铜型织构{112}〈111〉+{213}〈364〉+{110}〈112〉,但异步轧制产生的变形织构较同步轧制的强度高,且随异步轧制速比的提高而增加。同时,异步轧制的板材中还出现{001}〈110〉织构。另外,在相同压下率的情况下,异步轧制板材的深冲制耳率大  相似文献   

20.
采用速率敏感晶体塑性理论,预测了面心立方金属板材单轴拉伸过程中主要理想取向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对于拉伸坐标系而言,稳定性较好的理想取向,主要包括稳定取向G{110}〈001〉T和亚稳取向B{110}〈112〉T与S{123}〈634〉T,以及在不同初始塑性应变比(R值)条件下可能成为稳定或亚稳取向的Cu{112}〈111〉T与P{110}〈111〉T和C{100}〈001〉T。取向RG{110}〈110〉T和RCu{112}〈110〉T的稳定性较差。理想取向所对应的织构组分的稳定性与之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