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近年来,由于国产菜籽供应紧张,我国的油厂大量加工进口菜籽和毛菜油.由于进口菜籽与国产菜籽在含油率、含水量等方面有一定差异,本文结合油脂加工企业的生产实践经验,对进口加拿大菜籽和欧洲菜籽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5.
左青吕瑞徐宏闯程水银陈友军何远平左晖 《中国油脂》2020,45(5):138-142
一些大豆油含特殊杂质和色素,在脱色过程中白土用量过高,成品油氧化稳定性差。为了防控大豆油制取和精炼过程中色泽加深,降低白土用量,可采取不同的措施:预处理过程中调整参数让部分色素固化,浸出过程中采取多级过滤,降低蒸发和汽提温度,改造汽提塔结构以减少加工色素;精炼过程依据小样实验取得毛油品质数据调整操作参数,对部分脱色设备进行改造。生产精炼包装油按酸价(KOH) 0. 05 mg/g,色泽Y5~6/R0. 5~0. 6;散装油酸价(KOH) 0. 07~0. 08 mg/g,色泽Y7/R0. 7。储备大豆油和酸价(KOH) 2~3 mg/g毛油的脱色白土消耗量在原17~24 kg/t的基础上平均降低30%,包装油的货架期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6.
7.
菜籽油脂肪酸组成特征指标及大豆油掺伪后不合格判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2011年至2013年全国592份油菜籽样品和我站近年来检测菜籽油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当菜籽油中掺入不同比列的大豆油时,采用气相色谱法与植物油油脂定性试验进行检测,比较气相色谱组分分析法与油脂定性试验的化学法的差异性,并对是否符合菜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判定。结果表明:从油菜籽提油脂肪酸组成数据分析得到:特征1:芥酸(C22∶1)与油酸(C18∶1)含量线性相关程度极高,用C22∶1对C18∶1作图得到两者线性方程Y=-1.112 02X+64.536 83,相关系数为R=-0.988 1,P0.001,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特征2:92.39%菜籽油的棕榈酸(C16∶0)值不超过4.5%。特征3:99.06%正常菜籽油的亚油酸(C18∶2)范围在11.8%~20.3%。可利用这3项特征指标对菜籽油脂肪酸组成是否合格进行综合判定,较GB/T 5539—2008 4.7和GB/T 1536—2004判定方法,能有效降低掺伪检出限。 相似文献
8.
我国2009年油菜籽和菜籽油市场分析暨2010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2009年国内油菜籽、菜籽油供求情况分析1.12009年我国油菜籽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继续恢复性增长由于2008年国家将油菜籽纳入托市收储范围,同时加大对油料种植政策扶持力度,农民种植油菜收 相似文献
9.
10.
以部分氢化大豆油为原料生产专用油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aryR.List 《中国油脂》2003,28(3):82-82
近几年来 ,国外油脂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 ,特别是在油脂工程的大型化、规模化 ,以及油脂工厂自动控制方面发展尤为迅速 ,同时 ,在油脂、油料蛋白及其功能性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中国油脂》杂志从本期开始增加“国外动态”栏目 ,以期让广大读者了解更多国外新技术的动态。本期我刊选编了由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武丽荣工程师根据“2 0 0 2年北京国际大豆技术及开发合作研讨会暨展示会 (CISCE2 0 0 2 )”的论文编译了几则有关油脂加工方面的论文 (摘编 ) ,这些论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国外油脂行业的一种信息 ,以促进我国油脂工业的发展 ,进而促进我国油脂行业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菜籽油中V_E及其在不同储藏条件下的变化。菜籽油V_E的构成为:a—V_E,丫—V_E和S—V_E,以及p-生育三烯醇。54个样品统计V_E含量为586.4±82.7pg/g油,o—V_E占近45%,丫—V_E为40%,再次为p—T,6一V_E不足1%,其比率在不同样品中差异较大。菜籽油储藏中V_E始终是下降的,温度,光线和装具对V_E的变化均有影响,近一年储藏,因条件不同,下降范围为14.7~65.3%。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以"多出油、出好油"为目标,自主研发大豆油精准适度加工新工艺,开发出了大豆原料质量检测控制、大豆去皮-瞬时高压湿热酶钝化、双酶脱胶/超级脱胶-无水洗长混脱酸耦合、低活性脱色剂两步脱色、低温短时两级捕集回流脱臭,并进行有机集成,建成6 000 t/d大豆的精准适度加工生产线。生产实践表明,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工艺的精炼率提高1.5%以上,吨溶耗降低7.7%,吨汽耗降低14%,吨电耗降低5%,脱色剂用量减少38%,软水消耗降低73%,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0.3%,内源性VE和甾醇保留率大于90%,无需添加抗氧化剂,产品符合国家一级大豆油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进口菜籽油价格冲击,国产油菜种植与加工均出现明显减种和减产,而菜籽油进口总量逐年递增,形成目前国内油企以进口油菜籽或进口菜籽油加工为主,以国产菜籽油制炼为辅的局面。通过分析当前菜籽油产品种类与组成、菜籽油消费习惯以及小榨菜籽油加工现状,建议以提升国产小榨菜籽油加工工艺为突破口,为国产油菜种植及相关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制备环氧大豆油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环氧大豆油,以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选用L_(16)(4~5)正交试验,得到了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讨论了影响环氧值大小及影响产品色泽的各种因素及操作中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20.
精炼对大豆油和菜籽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豆油和菜籽油在精炼过程中酸值、过氧化值、生育酚含量和甾醇含量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精炼的进行,油脂中酸值、过氧化值、生育酚含量及甾醇含量均不断降低;酸值和过氧化值分别在脱酸和脱色阶段急剧下降;生育酚尤其是γ-生育酚和δ-生育酚,主要在脱臭阶段损失,而甾醇在脱酸阶段急剧降低;生育酚和甾醇的不断损失导致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指数降低,而脱臭后由于游离脂肪酸的进一步除去又有所增强;精炼中微量物质的损失对油脂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并无显著影响,但油脂的总还原能力在脱酸之后显著降低,这一变化与其中生育酚含量和甾醇含量的变化趋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