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于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而言,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是一种新颖的高性能控制算法.但对于三电平PWM整流器而言,存在计算量巨大和开关频率不固定等缺点.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简化定频PWM调制策略.该算法无需对三电平27个矢量进行轮询计算,直接通过求取含有电流偏差和中点电位偏差的价值函数获得最优目标电压矢量,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简化调制策略能够实现NPC三电平整流器定频控制和中点电位调节,并且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兆瓦级永磁同步发电机组并网的控制要求,基于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重点研究了直接电流控制双闭环级联结构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和基于SVPWM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控制系统设计,提出基于双电压型PWM整流器(VSR)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控制策略,并建立该控制策略的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对该并网控制策略等效电路模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PWM整流器的升压整流特性;同时,该等效电路输出的三相交流相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仅为1.64%,电流波形正弦度良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并网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交流电子负载模拟阻性负载以及任意功率因数的感性和容性负载,基于单周期控制建立了包括电压型PWM整流器与单周期控制器两部分的单相交流电子负载模型.其中,PWM整流器采用单极性调制方式,控制器采用双环控制,其外环为直流电压控制环,内环为交流电流控制环.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在不同属性负载下的单相交流电子负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单周期控制单相交流电子负载能够较好地完成各种负载特性的模拟,抗扰性强,响应快,阻性、阻感性、阻容性3种负载的响应时间分别为100ms、160 ms和170 ms,验证了单周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电压型PWM整流器受交流侧参数不平衡、直流侧电容等效阻抗等因素的影响,引起直流电压波动,目前还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针对上述情况,把各种因素视为未知扰动,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观测.为获得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提出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该策略既能对未知扰动进行补偿控制,又能改善交流侧交流电流波形.通过建立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对在交流侧三相参数不平衡和直流侧电容等效阻抗的电压型PWM整流器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一种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方法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主电路拓扑结构,建立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环的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行,并具有简单控制结构,检测量少,无需电流传感器,成本低,实现容易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三电平整流器的主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三电平整流器的数学模型,设计出控制系统和整定调节器的参数.研究重点介绍基于统一电压调制算法发生PWM信号,并结合平衡因子算法使中点电压得到较好的控制,并在MATLAB中建立仿真模型,搭建实验平台进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调制方法可行及中点平衡控制有效.  相似文献   

7.
基于SVPWM的Vienna整流器矢量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两电平整流器和三电平整流器的不足,在能量不需要双向流动的应用场合,本文深入研究了一种三相三开关三电平Vienna整流器;基于该整流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其基本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SVPWM的Vienna整流器的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矢量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Vienna整流器矢量控制仿真模型,通过Matlab环境下的仿真分析,证实了该整流器控制简单,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SG3525电压词节芯片实现PWM Buck三电平变换器控制的原理.基于SG3525电压调节芯片的控制方法用集成芯片代替分立元件,大大简化了电路,可以较好地解决电路的不均压问题.最后验证了采用上述控制方法来实现对输入电压为120V(90~180 V),输出为48 V/4A,开关频率50kHz的PWM Buck三电平变换器的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对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运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进行运行研究.首先建立PWM整流器的在abc坐标系数学模型,运用坐标变换推导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运用前馈解耦策略,得到整流器的双PI闭环控制结构,同时给出网侧电感和整流侧电容的计算公式.采用基于SVPWM固定开关频率电流控制策略,设计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运用Matlab软件中Snmulink电力系统动态库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整流器在单位功率因数下运行,负载突变时,同样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与快速响应,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参数运算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被广泛地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电气传动、高压直流输电、有源电力滤波、静止无功补偿等领域.在大功率场合,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常使用LCL滤波器来滤除PWM整流器开关频率处的高频谐波.针对LCL滤波器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应用遗传算法来设计LCL滤波器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因此遗传算法是一种更为...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型PWM整流器的电子负载系统结构,分析了其实现原理,包括主电路结构和控制方法.主电路采用单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拓扑结构,及三角波比较的电流跟踪控制方法.在MATLAB中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能够模拟各种设定的负载形式,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经典的单相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整流器在旋转坐标系下需要虚构与输入电流和电压相正交的电流和电压分量且控制系统复杂的问题,利用等效变换的方法,构建了单相PWM整流器在静止坐标系下控制策略的归一化模型.归一化模型揭示了静止坐标系下的比例谐振控制策略和旋转坐标系下的经典控制策略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为进一步简化控制策略,文中还对归一化模型中的电流内环控制结构进行了改进,并给出控制器参数配置准则.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归一化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基于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不定频滞环电流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该控制策略的PWM整流器和有源电力滤波器的Simulink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以基于耦合电感的新型单相五电平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为了提升系统动态响应、维持单位功率因数、减少网侧电流谐波含量,提出滑模比例积分谐振(PIR)控制算法. 通过对新型单相五电平PWM整流器的电路拓扑和工作原理分析,构建整流器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推导整流器电压外环滑模和电流内环PIR控制算法,给出具体设计过程. 与d-q坐标系传统比例积分(PI)电流控制算法相比,所提滑模PIR控制算法动态响应速度更快,网侧电流谐波含量更低. 搭建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和基于RT-lab的半实物实时仿真平台,对滑模PIR控制算法与d-q坐标系传统PI电流控制算法分别进行计算机仿真和半实物实验对比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滑模PIR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和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基于空间矢量的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系统,并在Matlab中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可行,仿真模型正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瞬时功率流向法判定PWM变流器 瞬时工作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PWM变流器实时工作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功率流向法判定PWM变流器每一时刻工作状态的原理与方法,以单相PWM整流及逆变状态为例,详述了其判定方法,揭示了此方法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种基于输入输出电流解耦反馈的控制策略和PI调节方法,以三相整流器在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中的模型为基础,建立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PWM整流器简化数学模型,并且运用MATLABR2009a建立系统仿真模型,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三相PWM整流器的能量成形控制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能量成形和端口受控哈密顿控制方法,研究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建模与控制问题。首先,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PCH模型。然后,根据系统控制器的设计目标,确定了系统期望的平衡点。利用互联和阻尼配置方法,给出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PCH反馈镇定原理。通过能量成形和参数匹配方法设计了控制器,并且分析了平衡点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所设计的PWM整流器运行于单位功率因数,输出的直流电压基本稳定在期望值且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对负载相位调节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其主电路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采用AC/DC桥式变流为主电路结构,提出了一种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同时使输入电流跟踪预先给定的正弦波,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给出了主电路中电感和电容取值范围的估算方法,并分析了电流跟踪控制的开关管工作频率的数值算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