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徐宗威 《建筑创作》2012,(10):10-10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师和百家名院国际宣传推介活动,经过启动、申报、推荐、评议、公示、公告几个阶段的繁忙工作,结果终于揭晓了。我向获得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名师和名院表示衷心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获得这样殊荣的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名师和名院是众望所归,实至名归,更是期望所在。获得这样殊荣,是中国建筑学界对他们辛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和百家建筑设计名院国际宣传推介活动,经过启动、申报、推荐、评议、公示、公告几个阶段的繁忙工作,结果终于揭晓了.我对获得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界的名师和名院表示衷心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获得这样的殊荣,他们是实至名归,更是期望所在,是中国建筑学界对他们辛勤工作和光荣成绩的肯定和褒奖;获得这样的殊荣,源于和仰仗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是这个时代为他们造就了巨大的创作舞台.这次活动是中国建筑学会贯彻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对提高中国建筑学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都将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由此,我想到这个活动的初衷和目的.  相似文献   

3.
当代百名中国建筑师和百家建筑设计院国际宣传推介活动,经过启动、申报、推荐、评议、公示、公告几个阶段的繁忙工作,结果终于揭晓了。作为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我对获得当代中国名师和名院的推介,表示衷心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4.
《建筑创作》2012,(10):8-9
为贯彻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提高中国建筑师和建筑设计机构的国内外影响力,推进中国建筑师和建筑设计机构走向世界,中国建筑学会于2012年组织开展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和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宣传推介活动。  相似文献   

5.
6.
7.
刘海玮  亓俊华  张百平 《建筑》2012,(19):17-18
中国建筑学会于2012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甲级建筑设计院建筑创作方向工作会议上宣布了"开展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和百名建筑师宣传推介活动"的决定。2012年6月,在天津召开了评审委员会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国百家名院和百名建筑师。近期,中国建筑学会将举行一系列的宣传推介活动:出版中英文版的《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图册和《中国百名建筑师》系列丛书;在业界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并组办入选建筑师专题访谈节目;组织入选建筑师参加亚洲建筑师大会进行国际交流;在2012中国建筑学会年会上举办入选建筑师和百家名院的展览等活动并举行隆重的颁证仪式。  相似文献   

8.
郭钰延 《城市建筑》2023,(13):161-164
意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而逐渐凝结成的艺术境界,中国当代建筑应在做到以人为本的同时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媒介,满足当代人的精神审美追求。文章从意境的内涵及其与建筑的关系入手,通过理论整理和案例分析说明当代中国建筑师如何逐步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观体现在建筑设计中。研究为证明意境这一美学概念在未来中国的建筑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意图让更多的设计师在当代建筑创作中能更好地表达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意蕴之美。  相似文献   

9.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2013,(3):73-75,80
2012年12月,也即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我国奥运建筑与亚运建筑设计的功臣,王兵建筑师辞世一年半(王兵于2011年6月17日辞世,享年47岁)之际,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社等承编的《剑锋犹未折—建筑师王兵》一书出版了,这是一本至少由百余名作者共同参编的纪念集,它以建筑英才王兵的作品为线,以同事、亲人、同学、友人的纪念文章充分展示了建筑师王兵虽短暂但成就非凡的人生。作为该书的策划者,我已记不得这是第多少次策划出版这类纪念集了,但至少有一点我需要申明,这确是一本很值得深读的好书,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对职业者励志有用,更因为它描述了许多建  相似文献   

10.
徐宗戚 《建筑》2012,(19):19-19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师和百家名院国际宣传推介活动,经过启动、申报、推荐、评议、公示、公告几个阶段的繁忙工作,结果终于揭晓了。获得这样殊荣,是中国建筑学界对他们辛勤工作和光荣成绩的肯定和褒奖;获得这样的殊荣,仰仗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是这个伟大的时代为他们造就了巨大的建筑舞台。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乡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中国的建筑师和设计团队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今天,结构最复杂的建筑在中国、跨度最大的建筑在中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最集中的还是在中国。  相似文献   

11.
费移山 《建筑师》2015,(1):135-136
<正>2015年1月6日下午,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建筑学会主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共同承办的"文化自信引领建筑创新"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战略》新书发布会在东南大学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2.
张游 《建筑知识》2013,(1):82-87
生活在和谐家园,人应当是有尊严的。尊严更是一个综合问题。从建筑实践讲,建筑应当为人更有尊严而建,建筑实践很多涉及到人的尊严。走道楼道里很窄,邻里相遇只能侧身而过。回到家里说句话,墙壁不隔音。说什么,邻居都能听到。阳台见不着阳光,家里的内衣、被褥只能晾在院子里去。楼里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筑》2013,(21):6-15
本次沙龙关注当代建筑展览,尤其是当代中国的建筑展览发展现状及其具有哪些特征,与国际的建筑展览领域有着怎样的差异和差距,建筑展览的体制和机构设置的状态如何,建筑展览和理论、批评、建筑实践的关系如何,它是否能够为建筑实践总结经验和指明方向,策展人的机制和目前建筑策展人的学术水准如何,未来中国建筑展览的前景如何,如何建立建筑文化的机构如博物馆、文化中心、基金会,从而推动中国建立自己的建筑文化历史,理论、批评、出版体系。沙龙邀请了上海的一组学者,策展人和执业建筑师围绕以上的话题展开讨论,他们将结合自身策展或参与国内外重要建筑展览的经验,为我们呈现建筑师和策展人眼中的当代中国建筑展览的"现实"和"未来"。  相似文献   

14.
2009年2月27日下午,主题为"回归建筑创作的客观立场——建筑中国六十年繁荣创作历程剖析"的建筑师茶座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召开,会议从下午1:30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7:30才结束。据会议主持人中房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主任委员布正伟回忆,自1985年改革开放初期在北京召开"全国中青年建筑师繁荣建筑创作"座谈会以来,本次会议又是一次以繁荣建筑创作为主题的全国建筑师的高峰论坛,也是被与会嘉宾称之为"进入新世纪以后颇有影响的学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建筑展中国巡展首展于2012年11月9号在石家庄开幕,开幕式由展览承办方UED杂志主编彭孝礼先生主持,都市实践主持建筑师王晖先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小地先生、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副会长吴国力先生、河北省有关领导为开幕式致辞。我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副理事长麦一兵先生应UED杂志邀请参加了活动,并将此次巡展的收获带回以供我省的建筑师们分享。  相似文献   

16.
"尊重环境,传承文化,反映时代,创作精品。建筑师不但要对业主负责,更应首先对社会负责,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个体服从总体,总体服从环境,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将建筑种在特定的环境之中,使之生根并成长在环境当中。"这是辽宁省建筑设计大师王洪礼的建筑理念。  相似文献   

17.
赵敏 《建筑知识》2012,(6):62-63
会后徐宗威秘书长接受了北京中联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独立撰稿人赵敏的采访,他说,中国的建筑创作应该少些浮躁奢靡的风气,多些务实求稳的风格。方向的选择,源于思想的碰撞,人们期待着2012年徐宗威秘书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建筑知识》2012,(2):138-14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国建筑学会于2012年1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嘉宾有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原建设部部长叶如棠,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车书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中国工程院  相似文献   

19.
《建筑师》2012,(4):3
2012年2月底,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普利茨克奖建筑奖,这一事件在中国建筑设计界以及理论界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然而,尘埃落定之后,这一奖项对于中国建筑创作实践究竟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有哪些积极的因素需要惕厉和推动,又有哪些可预见或者未可预见的消极因素可以消减呢?《建筑师》  相似文献   

20.
正未来的建筑一定仍然是以人的需求为发展目标,其中体验感是精神需求方面的最显著特征,当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精神上的追求必定也是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当前中国正处于规模化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大量的老建筑被拆除,新的民用建筑需要精品设计,城市需要建筑地标等等,这一系列都围绕着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展开,那么作为基本的建筑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