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由于真空断路器触头采用平面对接方式接触,合闸瞬间动静触头碰撞会引起动触头弹跳,动触头合闸弹跳时间是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的一项重要参数。对真空断路器而言,稳定的性能参数是其安全运行的前提。动触头合闸弹跳时间是影响真空断路器的电寿命、机械寿命、触头熔焊和合闸过电压的重要因素。真空断路器动触头合闸弹跳分散性很大,影响因素也很多。从动静触头接触产生碰撞为切入点,研究解决动触头合闸  相似文献   

2.
真空断路器触头弹簧压力增大会导致断路器无法可靠合闸,四连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机构的出力特性和机械效益,进而影响断路器合闸的可靠与稳定。文中分析了真空断路器的动作原理,建立弹簧操动机构的数学模型;对机构中的凸轮轮廓、传动拐臂的角度和尺寸、连板与合闸滚子的尺寸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弹簧操动机构的仿真模型。动力学仿真表明,优化后的触头弹簧压力增大了58%(从1 700 N提升到2 686 N),仍能保证断路器操动机构可靠合闸。试验结果显示,触头弹簧压力为2 500 N时断路器触头能够可靠吸合,平均合闸速度降至0.68 m/s,弹跳时间缩短了18.4%,整体优化后的方案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触头弹簧安装形式对分合闸过程的影响,提出了采用静端安装触头弹簧双波纹管真空断路器是解决许多机械问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真空断路器合闸弹跳是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的一项重要参数,弹跳时间长会产生较高的过电压,影响灭弧室的寿命。分析了合闸弹跳时间长的危害及产生原因,阐述了减小合闸弹跳时间的方法及理论分析,得出了适当增大触头超程弹簧预压缩,是减少真空断路器合闸弹跳时间的有效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试验对10kV真空断路器合分闸过程中的振动进行较全面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真空断路器静端安装触头弹簧是减小合分闸弹跳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浅谈真空断路器触头自闭力与合闸弹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忠威  薛培鑫 《高压电器》2004,40(5):385-387
通过对真空断路器合闸过程中触头弹跳与触头自闭力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作为合闸原动力一部分的触头自闭力也是影响真空断路器合闸弹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斌  仲丽晓  姜岩 《电源学报》2022,20(2):145-153
为了对真空断路器进行优化设计,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根据断路器实物模型搭建了断路器虚拟样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得到了动触头位移、速度曲线。同时提出了影响断路器样机分闸弹跳幅度的3种因素,即缓冲弹簧的刚度系数、分闸弹簧的预载荷和曲轴臂质量,研究了这三种因素对分闸弹跳幅度的影响。通过64次实验,给出了实验结果性能的评价方案,并得到其最优结果。最终优化模型将分闸结束时间从54.7 ms降到48.5 ms,时间缩短了11.33%;触头的弹跳幅度从1.254 mm降低到1.002 mm,降幅达到20.1%。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真空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在凸轮机构接触副碰撞函数中采用变刚度系数对断路器的分/合闸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得到绝缘拉杆和动触头的行程及速度特性曲线,同时对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试验测得相应的运动特性,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仿真输出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与凸轮机构接触副碰撞函数采用常数刚度系数动力学仿真结果进行速度及加速度等瞬态特性比较分析表明,在弹簧操动机构中引入变刚度系数的虚拟样机模型具有真实性和必要性。为优化设计、疲劳分析及整体可靠性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对断路器合闸过程中的触头变形行为对磨合掉屑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全尺寸动静触头合闸过程进行仿真,对静侧自力型触头的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经过仿真计算发现自力型触头在合闸过程触指中并非均匀向四面张开,而是存在明显不均匀变形现象.这种不均匀变形会影响触头磨合,同时合闸速度和触指根部刚度也会影响触头变形行为....  相似文献   

10.
某公司生产的一款柱上真空断路器。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及一些零部件国产化之后,发现存在合闸弹跳时间越来越长的趋势,众所周知真空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产生弹跳,即便动触头在运动过程中有触头弹簧压力的作用,但不能完全彻底的消除触头的反弹,存在短时间内触头反复多次被电弧烧损,影响产品的电气寿命。因此,需要着手解决弹跳问题,减少对电寿命的影响,通过分析和研究弹跳产生的机理、影响因素等方面来着手,抓住主要影响因素来进行改善和改进,从而最终让弹跳时间保持在合理的控制范围,并制定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来维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