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骅  复鸣 《园林》2007,(4):10-11
在苏州古典园林诸园中,留园一向以建筑的华瞻和空间艺术而享誉于世,位于留园中部山池主景区东南角的花步小筑与古木交柯一组小庭院就是其建筑空间处理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
留园在苏州诸园之中,不但以其规模之大著称;并以它独创一格的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它打破了围绕山池构筑的苏州园林惯用的布局形式,在山池区东侧别开生面地安排了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作为客厅和书斋区。从大门到书斋区,一路上的建筑空间变化无穷。以下仅就其建筑空间处理谈点体会。 一、大门——“古木交柯  相似文献   

3.
吕小辉  何泉 《建筑师》2005,(6):83-87
美国当代著名建筑师斯蒂文·霍尔以其创新性的手法积极探索空间的多种表现形式,在创作中强调对空间的体验和感知,发展出了基于“视差”的透视空间,十字交叉和链合空间。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前入口空间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的空间节点,其不仅影响着校园的空间品质,同时也界定了城市不同的邻域空间。文章运用SD法,以南昌地区八所高校的校前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心理感知层面入手,分析使用者对校前入口空间的心理感知情况,评价校前入口空间特征;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校前入口空间的心理感知情况与空间的各项客体指标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存在的相关性;最后通过上述研究得出相关结论,以期丰富和完善校前入口空间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空间”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运用建筑形态学中对于形体要素的分析方法,解析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的构成要素,并依赖于对这些空间界限的感知,而进一步获得由其所限定的院落空间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苏州古典园林诸园中,留园一向以建筑的华瞻和空间艺术而享誉于世,位于留园中部山池主景区东南角的花步小筑与古木交柯一组小庭院就是其建筑空间处理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7.
论文通过对园林空间的整体性.可感知性和观赏性的分析,从视觉设计.空间序列和空间的生长去探讨园林空间视觉秩序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纪念馆的外部空间为研究载体,以水这一空间要素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水在情感积蓄式空间氛围营造中的作用。运用心理学中人对于环境感知的原理,分析水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形态变化与其它纪念馆外部空间要素组合,来使参观者的感情得到积蓄的,并最终形成氛围的。  相似文献   

9.
吴皓月 《现代装饰》2012,(5):130-133
当我们身处一方空间,周围有越为明显的边界,我们的位置感就有可能越强烈;而在我们习惯于这样的环境后,便可能不易察觉空间的存在,更难以感知空间中所具备的力量。空间也有力量一说?是的,国际环境艺术装置设计者们分别用他们多姿多彩的形式,挖掘和展示空间赋予个体的存在感。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迈向精细化转型的时代,探究城市空间对人的身心体验的影响是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分类主要基于空间的功能、形式或位置等客观物理属性,重点回应与城市相关的物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反映体验时代下公众的精神文化感知需求。文章通过梳理人在城市空间中的感知体验以及感知体验下的城市空间意图,将公共性交往、不同人群的成长需求、人对空间的中高阶需求等作为感知维度城市空间营造的主要价值体系,最终划分了六种主观体验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类型,以期为“高感知”城市的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绿色空间正义是城市空间正义的典型代表,意为在人群中公平分配维护绿色空间的责任和享有绿色空间的权益。根据其定义,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从责任和权益2个角度着眼,一方面基于百度街景地图数据提炼街道空间绿视率的空间分布特点,表征街道绿色空间的客观可感知水平;另一方面将街道绿视率和实时人口热力叠加,探讨街道绿色空间的实际被感知程度,从而完成对北京市东城区街道绿色空间维护和享有情况的评估。发现邻近使用者维护街道绿色空间的责任对绿化客观可感知水平的重要性,以及合理的道路断面设计对同时提升街道空间活力和绿视率即绿化实际被感知程度的有效性。由此总结出2点街道绿色空间规划设计建议,即明晰权责边界并保证公共权益优先级,以及加强落地性设计导则中对绿色空间正义问题的关注,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城市空间之复杂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滔 《世界建筑》2007,(8):92-95
城市空间的复杂性来自于我们认知与体验城市的双重性,我们感知局部空间的同时又需要从整体的角度理解城市,借用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本文从空间网络的角度定量地研究城市空间。揭示了其拓扑。几何与分形特征,它们对应于我们不同的生活与出行方式。同时,不同等级的城市区域或者场所具有模糊的边界,它们的形成更多地取决于整体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园是城市防灾系统中重要的避难空间,其建设不仅要考虑平时要求,也应考虑灾时作为避难空间的要求.除达到各项指标之外,更应从避难者心理感受、行为习惯角度对其进行设计.空间视觉感知影响避难者的行为心理.文章结合避难空间、视觉感知、校园空间等研究,从灾前空间意象、灾时空间选择偏好、灾时空间引导、灾后空间疗愈四个角度,对大学校园避难空间的视觉感知进行分析,并从各空间层级出发提出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街景感知的城市空间品质对空间活力的影响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关于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层出不穷,但缺乏对人本导向下公众感知的街道空间品质等非物质层面因素的考虑.文章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测度空间活力,基于深度学习和公众街景感知的评分结果测度空间品质,并将POI丰富度、时间可达性、房屋租金等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系统分析了空间品质与空间活力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局看,空间品...  相似文献   

15.
外部空间场所感的创造:厦门市白鹭洲白鹭女神广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厦门市白鹭洲白鹭女神广场在场所理论的指导下,力图设计出人们能感知的空间环境,创造有意义的外部空间场所,唤起人们的场所意识,增加对场所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无论何种空间构成,设计师的理想往往潜藏不露,这些被“遮蔽”的创作者的想法,需要我们在现场空间中直接去体会与感知.看似平常的细部处理,不经意挥洒出的空间分割,往往最见功力,而我们在建筑空间中的经历。其实是从观察、揭示这些细节开始,而后才进人与设计师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空间是客观存在,但基于空间认知的书写却是主观且需识别的文本。人们认知空间,受阅读前人文本、现场实物空间、当下利益活动等多重影响,又展演于新的书写和营建,再影响后人的空间感知。以晋祠为例,从空间的朝向、定位、秩序、边界等方面,梳理晋祠的空间书写及文本再构。在此往复之中,晋祠的“概念”“体系”“历史”才逐渐明确起来。据此指出,近代对传统空间的模式化解析,或许难以还原早期营建。  相似文献   

18.
候诊空间是医疗建筑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开放空间的品质特征,对塑造良好就诊环境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尝试通过网络数据爬取,结合SD法探索候诊空间特质与空间感知的量化关系,阐述了人对不同候诊空间的认知差异,通过因子分析简要总结因子贡献累计度,整理出对空间感知影响较强的评价语素,提炼了评价候诊空间的三个主要因子:本能行为感受因子、美感感知因子,及情感反思因子。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8)
小学第一学段学生年龄较小,受认知水平的影响,他们对于抽象的空间图形的理解总是很模糊,可以说空间观念处于萌芽阶段,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到激活生活经验、加强操作感知、放飞丰富想象,使其逐步建立空间观念的感知,逐渐形成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0.
空间句法与空间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包括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一个新的术语“情景感知固示”被提出,并且从根本上论述了如何将在空间句法理论与实践中使用的空间表示法(即轴线、凸空间、视域、边面隔断、可见性分析)理解为“情景感知图示”。这一对空间句法符式的重新定义可以被看作是将空间句法理论与空间认知研究结合起来的开端,第二部分则基于这一重新定义探讨更为宽泛的空间认知与空间组构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可理解度”这一概念是二者之间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