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临涣闸站流量测验资料,率定出临涣闸闸孔流速与上下游水位差之间关系.利用该关系今后不用测流即可计算过闸流量,可有效减轻工作量、提高推流精度,也为该站今后流量巡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平原河流上不同堰闸类型特性的分析,介绍了判断不同堰闸出流流态的方法,论述了河道堰闸上、下游观测水尺断面最佳设置位置,为堰闸水文站进行汛期洪水预报、水文资料整编等正确计算堰闸过水流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射阳河挡潮闸建闸前后水动力条件及泥沙条件的变化,从下泄水量减少、潮波变形和潮流量变化三方面及其所引起的泥沙条件的改变分析闸下淤积原因,得到三者与河道冲淤的基本关系.从淤积的时空分布形态来描述射阳河近年闸下河道的冲淤特性:射阳河建闸初期淤积严重,之后淤积量减少并且冲淤交替,总体仍呈淤积趋势,经历裁弯取直后发展至今,冲淤总量基本达到平衡,但河道内仍存在较大幅度冲淤.  相似文献   

4.
采用 MIKE FLOOD 模型建立了茅洲河河口一、二维耦合的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分析茅洲河河口建闸后对茅洲河干流及河口附近水质的影响。通过模型模拟表明,由于茅洲河干流中下游的污染物以及交椅湾地形的影响,交椅湾内水体流速变慢,茅洲河河口易形成污染带。通过茅洲河河口建闸前后的工况模拟分析,共和村断面在 2020 年工况下洪水期氨氮浓度在 1. 6 ~2. 3 mg /L 之间波动,均值为2 mg /L,建闸后基本稳定在 2. 13 mg /L。枯水期时建闸前氨氮浓度在 1. 4 ~2. 1 mg /L 之间波动,均值为1. 8 mg /L,建闸后基本稳定在 1. 83 mg /L。研究发现,河口闸的建设对茅洲河干流的水质基本没有改善作用。从污染物均值来看,河口建闸后闸上水质略有恶化,主要原因是河口处靠近外海区域污染物浓度较干流下游浓度低,建闸后闸址下游河水无法上溯,对断面污染物的稀释作用减小。本研究成果可供茅洲河水环境治理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也可为其他流域的河口闸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5,(12):142-145
随着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运用,黄河下游河床冲刷下切,花园口引黄闸闸址处河道主河槽下切明显并北移,引黄闸实际引水能力远小于设计引水流量,需降低闸底板高程才能满足引水要求。整理2001—2013年花园口站水情资料,综合分析《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中的黄河下游冲刷预测成果,确定花园口引黄闸闸址处河道冲刷速率及拆除重建新闸设计引水位。考虑花园口闸引水需求及闸后泵站使用要求,确定新闸引水体系水面线推求计算工况与上下游边界条件。拟定不同闸孔宽度,采用《水闸设计规范》推荐公式计算闸室过流能力,绘制新闸引水体系水面线,确定能够满足上下游边界条件的新闸闸底板高程为86.79 m(闸孔净宽2.5 m)。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京市外秦淮河武定门闸上游近年来发生泥沙淤积严重的问题,建立了武定门闸河段物理模型,设定两种方案进行悬沙冲淤试验,分析偏转角为15°的导流墙工程对闸上游的减淤作用。结果表明:方案1(将闸门至上游60 m开挖至设计断面),设置导流墙后,经过2年8个月的水沙过程,整治段淤积量减少30.4%;方案2(将闸门至上游240 m开挖至设计断面),设置导流墙后,经过1个典型水文年,整治段淤积量减少50.8%,经过2个典型水文年,淤积量减少44.0%,减淤幅度下降,河床趋于形成新的冲淤平衡,断面地形也趋向于均匀分布;设置偏转角为15°的导流墙对武定门闸上游河道有显著的减淤作用,有助于提高河道的过流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MIKE FLOOD模型建立了茅洲河河口一、二维耦合的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分析茅洲河河口建闸后对茅洲河干流及河口附近水质的影响。通过模型模拟表明,由于茅洲河干流中下游的污染物以及交椅湾地形的影响,交椅湾内水体流速变慢,茅洲河河口易形成污染带。通过茅洲河河口建闸前后的工况模拟分析,共和村断面在2020年工况下洪水期氨氮浓度在1.6~2.3 mg/L之间波动,均值为2 mg/L,建闸后基本稳定在2.13 mg/L。枯水期时建闸前氨氮浓度在1.4~2.1 mg/L之间波动,均值为1.8 mg/L,建闸后基本稳定在1.83 mg/L。研究发现,河口闸的建设对茅洲河干流的水质基本没有改善作用。从污染物均值来看,河口建闸后闸上水质略有恶化,主要原因是河口处靠近外海区域污染物浓度较干流下游浓度低,建闸后闸址下游河水无法上溯,对断面污染物的稀释作用减小。本研究成果可供茅洲河水环境治理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也可为其他流域的河口闸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建闸河口冲淤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解放以后,我国沿海的许多中、小型人海河口,由于闸下河道的严重淤积,导致河口河道束窄变浅,严重地降低了原有航道的通航能力,有些若不采取清淤措施,甚至完全失去了航运价值.因此,研究人海河口建闸后河道的冲淤特性,弄清其一般规律,以便对建闸河口采取合理的整治措施,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主要建闸河口河道冲淤资料的基础上,对不同物质组成、不同类型的河口以及同一河口闸上、闸下河道在不同时间内的冲淤特性,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长直河道沿程水力坡降的分析表明,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当断面宽度小于一定尺度后,河道水面比降将突变,容易产生河道上游水位仍然较高,而河道下游水位已经“见底”的现象。为保证闸前来水充分,同时避免闸前冲刷,可以适当扩大闸前河道规模或者设置调蓄湖。利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6种调蓄湖体型对排涝能力的影响,推荐闸前设置橄榄型调蓄湖,可以有效避免闸前河道冲刷、提高水闸的排涝能力。推荐的橄榄型调蓄湖计算公式和方法可供规划设计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鲁北段小运河输水工程的设计实践发现,输水河道上的节制闸闸孔总净宽的确定,不仅与河道上下游水位差及过闸流量有关,还应考虑闸室总宽度和河道总宽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上浦闸闸下淤积的预测与实测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娥江为钱塘江河口的支流,上浦闸是位于曹娥江潮流末端的挡潮闸。本文采用涨、落潮半潮平均模型预测了长历时(5年)闸下河道的冲淤变化,为减少闸下淤积,在运行上对关闸时间、连续最长关闸时间均作了限制。该闸已建成并按上述原则运行了17年,根据运行前后的实测水下地形所得的淤积量与预测值进行了对比,其结果基本吻合,说明预测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曹娥江大闸围堰施工期河道冲淤情况.在验证计算的基础上,对围堰工程附近河床冲淤和冲刷防护的预测分析表明,受过流断面缩窄的影响,围堰右侧的曹娥江河道断面将产生冲刷;围堰上下游侧水域靠近曹娥江左岸处的泥沙有所淤积;由围堰引起的泥沙冲淤量和冲淤范围变化不大,仅局限在桑盆殿以下的曹娥汀河道.计算成果已为有关单位在设计施工中参考使用,为施工期围堰堤角的冲刷防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类似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堰闸测流试验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剖析了开展堰闸测流试验的具体步骤,以内蒙河套灌区永济干渠为例,分析了开展堰闸测流试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对开展此项工作具有实用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情况 烧香河北闸始建于1973年,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桥镇东北4 km烧香河人海口处.2003年前由灌云县水利局管理,后经市政府批准交由市水利局管理,同年在原闸址上游110m处实施拆建工程,设计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过闸流量为580 m3/s;共7孔,中间5孔,用于排涝,单孔净宽10m,总净宽50 m;两边各1孔,结合上游翼墙与空箱岸墙布置,单孔净宽2.3m,左侧为排淡孔,右侧为鱼道.拆建后的烧香河北闸具有挡潮、排淡、过鱼以及蓄水灌溉、保持上游河道通航水位等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5.
徐昕  姚建栋  王俊 《人民长江》2012,(Z1):83-84
淮阴闸上游来水经闸门下泄后,由于下游顺直河道被围堤分隔为东西偏泓,其下泄流量从东西偏泓河道分流。为了掌握淮阴闸下泄流量东西偏泓分布变化规律,结合淮阴闸东西偏泓河床断面特性,根据实测流量资料,初步确定了淮阴闸东西偏泓分流比关系,并结合东西偏弘实测流量数据,对率定出的分流比关系曲线进行精度分析,得出其系统标准误差。  相似文献   

16.
太浦闸是环太湖大堤重要口门控制建筑物,其工程任务为防洪、泄洪和向下游地区、上海市供水。运行四十多年,鉴定太浦闸为三类闸,必须进行除险加固,进一步增加泄洪能力,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经太浦闸规模计算方案,针对闸下河道和闸上引河浚深对太浦闸过水影响分析论证,规划河道规模下,随着闸规模的扩大,闸孔面积逐渐增加,闸的过流能力也随之增加,从与规划河道匹配和满足规划泄流以及经济性方面,太浦闸规模为闸孔净宽120 m、闸槛高程-1.5 m是最合适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用传统方法对堰闸测流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与资料整编工作量大、周期长,且精度低这一问题,我们开发了集计算、点图、定线、推流为一体的堰闸测流系统。对该系统的设计原理、各项功能的实现及其技术核心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以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水阳江中游南漪湖地区洪灾频繁,马山埠闸枢纽对调节水阳江干流洪水有较大的作用,使南漪湖自然滞洪现状改变为有闸控制。马山埠闸枢纽包括节制闸、船闸老河道堵坝等工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安徽省固镇闸水文站多年水文实测资料,分析研究固镇闸站测流断面和流量测验实际情况,对流量测验中测速垂线、测点的选择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永定新河原本是一和检工排洪河道,但目前实际为顾排污任务,水质污染严重,达不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第5类的要求。河口建闸是永定新河治理,确保天津市共安全的关键性工程,河口建闸后,闸上将成为河道型污水库,由于缺少了稀释作用,水质污染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在污染未解决前,河道不宣蓄水。由于牺息在永定新河河口处的鱼类不移,数量不大,大型经济鱼类几乎没有,所以建闸对河口渔业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