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晶分子是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一种高分子有序材料,有不完全的取向长程有序性和位置有序性.研究者们把这种光学特性应用到生物传感领域,开辟了新型的传感技术-液晶生物传感器.该文综述了液晶分子的特性和基于液晶分子作为"敏感元件"的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液晶分子的这种新应用,对发展快速、简单的生物传感器,有可预见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2.
围绕生物分子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快速传感分析,近两年实验室结合多种纳米技术,利用制备和获得的先进纳米材料,研制了一系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包括安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和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过氧化氢、溶解氧、NO、NADH、脱氢酶底物(乙醇)、氧化酶底物(葡萄糖)、谷胱甘肽和L-半胱氨酸等OH^*自由基湮灭剂、苯醌类物质、蛋白质等多种生物分子的分析检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相似文献   

3.
分子对接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传感以及制药领域的理论计算方法。基于对分子之间亲和力的预测和评估,为传感器设计、揭示信号转导机制、性能优化和传感器构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该文对不同分子对接方法进行了说明和比较,并概述了分子对接技术为构建高效、高灵敏和高选择性的化学传感器提供了理论指导,重点阐述了分子对接技术在电化学传感、光学传感和气体传感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表明了分子对接技术对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感器世界》2007,13(7):48-49
6月,由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酶分子构象影响传感器信息传递原理研究”通过评审组专家评审,并被确定为“特优项目”。该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探索了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的结合和相互作用,从而指导分子生物传感器的组装应用,涉及当今生物分子传感技术研究的重大方向与前沿领域,它的突破将为研究组装发展有实用意义的生物功能信息处理原型器件提供新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纳米生物传感器与相关检测技术主要研究运用纳米技术设计与构建生物传感界面与器件,并利用特异性生物识别事件所产生的物理化学效应与纳米材料所特征的物理、化学、生物效应的结合以进行相关信号的转换与放大.  相似文献   

6.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传感技术结合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涉及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以及电子学等交叉学科.在医药工业、食品检测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其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和易于微型化以及便于在线监测等特点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其研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生物分子的固定化.纳米技术的兴起为此带来无穷想象和诸多可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如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纳米多孔材料和介孔材料等,被用于生物组分的固定.在保持固定化生物组分活性的同时又促进有效的电子转移.按照结构的不同类别,综述了近十年来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生物传感与分子信号转换主要研究特异性生物识别及其相关物理化学效应的检测。该文针对核酸一蛋白分子识别、核酸分子杂交、蛋白分子识别、配体与受体识别作用,开展了系列生物传感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结合局部浓度有利于核酸杂交体稳定性原理,提出了表面邻近杂交电化学核酸适体传感方法;结合高度重现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的制备与核酸适体分子识别的构象互变与链置换性质,  相似文献   

8.
构建化学可控、生物兼容性好、有利于界面传质与信号转换的生物传感界面是生物传感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一大挑战.溶胶-凝胶技术在生物传感器领域应用广泛,电化学可控制备的新方法扩大了溶胶-凝胶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溶胶-凝胶技术在生物活性物质固定化方面的应用和进展,对比了不同溶胶-凝胶技术在生物传感器应用方面...  相似文献   

9.
SPR生物传感器温度特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田浩  谢琳  杨静  曹毅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30(10):69-71,74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大分子检测时具有非常高的理论分析精度,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传感响应特性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小型化SPR传感器中由于缺乏温度控制模块,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利用理论模型分析研究了环境温度变化对传感系统中光源、棱镜、金属薄膜和待测溶液等不同介质、光学检测器等的物理特性的影响以及由此...  相似文献   

10.
纳米材料因其具有光、电、磁和高的比表面等特殊性质,在催化、电化学、生物电子器件等领域显示出重大的潜在应用前景.利用现有的和新开发的化学制备原理合成具有生物相容的纳米功能界面,探索其在生物分子组装、生物分子的直接电子转移、生物催化和传感等方面的应用,将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新的天地,同时也为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警提供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传感器世界》2009,(1):53-53
以分子马达技术为核心,集成免疫识别、荧光探针标记与检测、阵列微接触印刷和量子点荧光编码控制等技术,建立一个全新概念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首次用量子点构建生物分子马达杂交体生物传感器,可同时检测多种不同病毒。  相似文献   

12.
纳米生物传感器与相关检测技术主要研究运用纳米技术设计与构建生物传感界面与器件,并利用特异性生物识别事件所产生的物理化学效应与纳米材料所特征的物理、化学、生物效应的结合以进行相关信号的转换与放大.  相似文献   

13.
中医传感针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医传感针是一类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具有传感与治疗两种功能,即既能实时传感出穴位点内发生的分子事件又能作为治疗针使用,所以它是现代传感技术与传统针灸医学的结合,是信息系统中传感器与执行器的结合.由于针尖上传感的是西医的生理生化指标与分子事件,针柄上反应的是中医的理法,这样它将成为沟通中西医学的桥梁.现已制成温度传感  相似文献   

14.
分子印迹传感技术在有机磷农药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具有选择性分子识别能力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新兴化学合成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在传感器研究中用来制备识别元件已经成为当前有机磷农药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在传感领域分析检测有机磷农药的研究现状,并简要探讨了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探索和发展新的传感技术和方法在更加微观的尺度(比如说亚微米、纳米尺度)上原位、活体、实时地获取相关生物、医学信息,对人类疾病的机理研究、诊断和治疗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基于纳米技术和分子工程发展了一系列适合生物医学分析与研究的传感技术,包括基于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新型核酸分子探针的生物医学传感技术。  相似文献   

16.
核酸适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识别元件,由于其相对于抗体的诸多优势,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传感、药物分析及临床诊断等方面。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同时结合了核酸适体与电化学分析方法的优势,成为了近年来生物传感领域的一个非常令人关注的研究热点。该文主要根据传感器信号变化方式将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分为signalon型和signal-off型,着重对近年来这两类传感器的新型传感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综述,并对未来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子识别的化学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子识别的角度简述了生物分子识别系统和合成分子识别系统在化学传感器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电容式生物传感器,采用组合微叉指电极作为分子识别元件,高精度电容测量电路作为转换元件。经实验验证该传感器具有性能稳定、零点漂移小、灵敏度高等特点,可用于免疫球蛋白(IgG)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多样化医疗健康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汗液检测作为一种无创性分析手段,不仅减小了患者的痛苦,而且降低了感染风险。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微纳米金属有机框架的汗液生物传感界面,介绍了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工艺,通过简单的比色法实现了人体汗液中葡萄糖、p H的多组分同时检测。这种基于微纳米金属有机框架的汗液生物传感界面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基于微纳米金属有机框架的汗液生物传感界面将为生物传感平台的构建提供新思路,在多组分检测及临床检测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分子探针在光纤化学传感器探头上的固定方法,按照其结合方式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并分别综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实际应用、引用文献25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