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MMA熔融接枝POE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MA),探讨了各种因素对POE-g-MMA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影响,得出了最佳配方——MMA:1.75g/(50gPOE),DCP:0.25g/(50gPOE),第二单体苯乙烯(St)的加入使接枝率有所提高,St与MMA的量比为1,接枝率达到最高;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10min,螺杆转速为80r/min。  相似文献   

2.
在转矩流变仪中,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多单体熔融接枝技术,研究了二元乙丙橡胶(EPM)熔融接枝马来酸酐(MAH),考察了MAH含量、DCP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转子转速以及第二单体苯乙烯(St)的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EPM-g-MAH体系,MAH和DCP最佳用量分别为3.0 phr和0.22 phr,最佳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8 min,转子转速60 r/min,此时接枝率最高达到0.46%;加入第二单体St后,当n(St) /n(MAH)为1/1时,EPM-g-(MAH-co-St)的接枝率为0.64%,接枝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氯化原位接枝过程中聚乙烯(PE)接枝顺丁烯二酸酐(MAH)的接枝率,加入了第二单体苯乙烯(St).以FTIR,1H-NMR、GPC及凝胶含量研究PE氯化原位接枝MAH/St接枝共聚物(PE-cg-(MAH/St)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第二单体St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MAH的接枝率,同时没有交联结构的产生.研究了反应温度、单体配比、单体总质量分数、氯气流速等对接枝产物PE-cg-(MAH/St)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接枝物的热性能进行了探索.当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MAH/St单体比例为9:7,单体总量16份,氯气流速29 mmol/min,MAH的接枝率可达3.56%.  相似文献   

4.
曾丽  张华集  张雯  陈晓 《塑料科技》2012,40(10):51-54
利用HAAKE转矩流变仪,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双单体丙烯酸/苯乙烯接枝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g-(AA-co-St)),探讨了丙烯酸(AA)、苯乙烯(St)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征了该接枝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采用熔融接枝技术,成功地将AA接枝到OBC上,得到了OBC-g-AA接枝共聚物;当AA为4%、DCP为0.2%、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12 min时,OBC-g-AA的相对接枝率达到峰值;另外,第二单体St的引入使接枝率有所提高,当St与AA质量比为1:2时,其相对接枝率达到1.68。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环己烷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加入马来酸酐(MAH)以及苯乙烯(St)对氯化聚丙烯(CPP)进行接枝改性。系统研究了单体MAH、St、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对MAH接枝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产物结构,用滴定的方法测定了接枝率,实验结果表面:最佳反应条件为BPO/CPP投料比为10%,St/MAH投料比为1∶1,MAH/CPP投料比为20%,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 h。通过聚丙烯(PP)板涂装底漆附着力测试表明,当氯化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CPP-g-MAH)接枝率达到3.14%时涂层附着力等级可达到0级。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羟甲基丙烯酰胺(NHA)、苯乙烯(St)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的接枝共聚物PP-g-NHA和PP-g-NHA/St。红外分析表明,NHA和St接枝到PP链上形成接枝共聚物。探讨了NHA用量、St用量、DCP用量及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对接枝率及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NHA的最佳用量是3 %,此时接枝率达到最大值为1.6 %,接触角最小为83 °;随着DCP用量的增加,接枝率先增大后下降;加工温度不能太高,螺杆转速一定要大于40 r/min。  相似文献   

7.
紫外辐照引发PF-g-SAN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苯甲酮(BP)为引发剂,通过紫外光辐照引发苯乙烯(St)、丙烯腈(AN)在纸浆纤维(PF)表面共聚,生成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并接枝PF生成SAN接枝纸浆纤维(PE-g-SAN),研究了引发剂BP浓度、St/AN质量比、辐照时间、反应温度对PF-g-SAN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电镜表征接枝产物,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St/AN质量比2∶1,BP浓度2%,反应时间20 min,反应温度40℃。  相似文献   

8.
双单体溶液法接枝改性SB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作为接枝单体,通过溶液聚合法进行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的接枝改性研究.主要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马来酸酐和苯乙烯用量、引发荆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mSBS:mMAH:mSt=10:1:1,BPO用量为2%(相对SBS、MAH和St总量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h;并用红外光谱和接触角仪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AH被成功接枝在SBS链上,且接触角随着接枝率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研究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熔融接枝法制备的马来酸酐-苯乙烯接枝聚丙烯(PP-g-(MAH-co-St))的接枝率(GMAH)、熔体流动速率(MFR)和拉伸强度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图对PP-g-(MAH-co-St)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PP:MAH:St:DCP质量分数比为100:6:6:0.4,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3 min时,接枝物的GMAH达1.51%,MFR达55.28 g/10min,拉伸强度为26.72 MPa;红外分析表明:MAH和St与已接枝到PP上。  相似文献   

10.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氯丁橡胶(CR)上进行接枝共聚,制备出CR/St/MMA/AA四元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IR)和差热分析(DSC)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提取剂和提取时间对四元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测定的影响,并讨论了St/MMA质量比、AA用量对接枝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丙酮作提取剂。提取时间为48h,能达到最佳的萃取效果;BPO质量分数为CR的1.3%~1.6%。CR/St/MMA/AA四元接枝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00/30/30/15时,其接枝率和单体转化率最佳;与CR相比,四元接枝共聚物的结晶性降低,极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