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普通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注汽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春梅 《河南石油》2003,17(1):35-37
利用经济平衡点、日收益及动态分析方法,进行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的注汽参数确定。在分析普通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生产特点的基础上,以提高吞吐后期的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多元回归确定了经济平衡点,研究出主要注汽参数的设计方法。现场运用后见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SK-6型高效稠油降粘剂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超稠油油藏进入多轮次吞吐后期普遍存在蒸汽驱替效率低、油汽比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部分区块由于注汽压力高而导致无法正常注汽。室内实验研究表明,伴蒸汽注入SK—6型高效稠油降粘剂可以明显地降低注汽压力,提高注汽周期的产量及油汽比,提高蒸汽的驱替效率。该项技术应用于单家寺油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提高该类油田的开发效果及经济效益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利用经济平衡点、日收益及动态分析方法 ,进行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的注汽参数确定。在分析普通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生产特点的基础上 ,以提高吞吐后期的经济效益为目标 ,通过多元回归确定了经济平衡点 ,研究出主要注汽参数的设计方法。现场运用后见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石油磺酸盐在深层热采超稠油油藏驱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轮次吞吐后期的中高含水热采稠油井,通过室内研究评价,复配出与单家寺油田稠油配伍性较好的石油磺酸盐,开展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能降低油井的注汽启动压力,延长吞吐井的生产周期,提高超稠油井的开发效果,为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深层稠油油藏埋藏深、注汽压力高、注汽井筒热损失大,同时由于直井中隔热油管的最大下深只有1400m,目前常用的注汽管柱对于埋深超过2000m的深层稠油油藏不能实现全井筒隔热注汽,这会使注汽井筒热损失更大。为了提高深层稠油注汽井井筒隔热效果,在分析了超临界压力奈件下深层稠油注汽井的井筒热损失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分段组合式注汽管柱,实现了深层稠油全井筒隔热注汽,井筒热损失小于8%,达到了目前1000m井深油井的井筒隔热水平;设计的注汽配套工具保证了注汽工艺管柱的安全可靠。现场试验表明,深层稠油超临界压力注汽管柱隔热效果好,安全可靠,可以保证深层稠油的注汽质量,满足深层稠油的热采要求。  相似文献   

6.
深层稠油油藏超临界压力注汽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深层稠油油藏由于储层埋藏深、原油粘度高,油层有效吸汽所需的注汽压力往往高于常规注汽锅炉出口的额定压力,导致注气效果较差。为此,在对不同压力下饱和蒸汽焓、温度、潜热、比容以及超临界压力下蒸汽的比容、比焓等蒸汽热力学性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深层稠油油藏超临界压力注汽时的井筒热损失、储层受热半径进行了模拟计算,同时进一步预测了深层稠油超临界压力注汽开采效果。认为通过研制超临界压力锅炉、完善配套工艺、实施超临界压力注汽可以实现深层稠油乃至特、超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7.
重检3井区低阻超稠油油藏认识及开发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域油田重检3井区是2006年正式投入开发的一个低阻超稠油油藏。分析认为导致重检3井区油藏低阻的主要原因是高束缚水饱和度和低幅度构造及低含油饱和度。低阻超稠油油藏的开发特性是:相对其它稠油区块的高采注比高采水率、开发过程中的含水居高不下,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开发效果明显变差。解决的对策是加强低阻油藏认识,保证注汽质量,优化注汽参数及注汽模式,还可以借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等措施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单井蒸汽吞吐周期的增加,加剧了油层纵向、平面上的非均质性。汽驱井组油层存在高渗透带或孔道,注入蒸汽上升从稠油顶部跨越,会出现越顶现象,造成提早汽窜,注蒸汽驱的波及效率进一步降低。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了稠油注汽井调剖封窜剂,应用于稠油油藏注汽开发后期的调剖封窜,见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稠油冷采技术在胜利油田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注蒸汽开采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但存在着采油成本高以及在高轮次吞吐后期含水上升、产量递减加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列举了各种稠油冷采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其中包括出砂冷采、低频脉冲采油、井筒化学降粘、化学吞吐、Vapex方法、碱驱、注CO2方法、注烟道气方法等。分析了胜利油田未动用稠油油藏的开发难度,对稠油冷采技术在胜利油田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     
<正> 壳牌石油公司所属的和平河稠油油藏,油层厚度一般大于20m。这类稠油油藏的典型特征是,油层底部含水饱和度和渗透率最高。压力周期性变化蒸汽驱技术就是在这种油藏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所谓压力周期性变化蒸汽驱,就是将蒸汽注入底部高含水、高渗透的砂岩层段中,使注采井之间首先在这一层段内形成热连通(生产井此前已经过蒸汽吞吐预热);然后通过高速注汽并限制油井生产的方式,在油藏中形成高压,接着又通过增加生产井产量并降低注汽速度的方  相似文献   

11.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油汽比低,周期含水量高,开采效果差,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已经成为1种提高超稠油开采效果的有效手段。与常规稠油油藏不同,超稠油对于注氮参数以及筛选条件有更严格的限制。模拟研究得知,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不同时期宜采用不同的注氮模式。因该类型油藏对原油黏度、油层厚度、采出程度敏感性较强,从而确定超稠油油藏选井标准。该研究对同类油藏注氮辅助蒸汽吞吐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渤海Q油田西区是典型曲流河沉积储层的稠油底水油藏,目前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为提高高含水期底水油藏注水效益,针对区块局部夹层发育特征,将目前注采井网抽象分为无夹层、半封闭夹层和封闭夹层三种模式,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和正交设计法对三种模式下的最优注水方式及注采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夹层分布状态实施层内分段注水,不仅可以维持地层压力,还可起到较好的驱油效果。研究成果应用于渤海Q油田西区后,油藏地层压力稳中有升、自然递减率明显降低,分注注采井组产油量上升,改善了西区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T油田中区油藏埋深浅.高孔高渗,原油粘度较高,为普通稠油。油井生产初期可以自喷,天然能量充足。油井投产后含水上升速度快,无水期和低采油含水阶段时间短,开发10a后油田的综合含水超过85%。2004年后曾对中区进行了综合治理研究和现场实施,调整效果比较理想。2006年后油田产量呈下滑趋势,稳产难度加大,油田再次进入调整期。通过综合应用调整井的测井资料、饱和度监测、动态资料以及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落实了剩余油的分布特点,发现实际动态资料与原地质认识有一定的出入,结合地质特征的重新进行研究,对油藏类型和驱动方式有了新的认识,为油田的下步调整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为大厚层、严重非均质块状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使储层孔隙结构改变.注采失调,油藏层间和层内矛盾突出,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表现为高渗透层采出程度高、含水高,二、三类层动用程度低、剩余可采储量较大。因此,在油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开发方案,开展了应用分层技术测试XP2—89、濮2—283、濮2—138井3口井的小层启动压力,通过测试成果量化认识层间非均质性,确认潜力层。通过将测试成果应用于区块改造、井网重组细分、认识剩余油分布,以及濮城南区沙二上2+3油藏的分注分采治理.油藏地层压力回升.动液面和生产压差相对稳定,地层能量保持与利用状况得到改善,达到了控水增油的目的。该技术对高含水油藏后期注水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是重新识别油藏的又一工艺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目前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的可采储量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筛选,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分类评价,提出了注采关系曲线法和水驱曲线法为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预测可采储量的主要方法。对确定稠油油藏水驱曲线方法的极限含水率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含水率与平均单井日产油关系式。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油田可采储量的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特稠油油藏注氮气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蒸汽吞吐是特稠油油藏开采的主要方法,但随着吞吐轮次增加,地层能量下降,周期产油减少,开采效果变差。结合新疆九7+8 区地质特征,建立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蒸汽吞吐后期采取注氮气改善吞吐效果进行可行性分析,对混氮比、注入时机、注入方式、注入速度等注氮参数进行优选。模拟结果表明,注氮气后单井周期产油量平均提高6146.9 t,含水率平均降低15%。注汽过程中注氮气的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超稠油的开发效果,为有效开发此类难动用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渗流特征   总被引:25,自引:12,他引:25  
根据塔河缝洞型油藏储层及生产动态特征和流动机理不同,把塔河缝洞型油田划分成5种类型的油藏。1)溶洞为主的低饱和缝洞型油藏,初期产能高、稳产期长、见水慢、有较长的无水采油期。这类油藏要注意地层压力的变化并及时注水补充能量。2)缝洞为主的低饱和缝洞型油藏,初期产能较高、稳产期较短、易见水、无水采油期短、水淹速度快。这类油藏要注意早期完井不要进行大型的酸压作业并减小生产压差、延长无水采油期。3)缝孔为主的低饱和缝洞型油藏,初期产能相对较低、稳产期较短、见水速度快。这类油藏要注意减小生产压差、减缓底水的锥进。4)具气顶的过饱和缝洞型油藏,初期具有较高的产能、见水速度慢、含水上升的梯度小。这类油藏要注意尽可能减小气顶气的采出、保持地层中气的驱动能量。5)稠油缝洞型油藏,初期具有较高的产能、含水率呈脉冲式、整体含水率上升趋势缓慢。这类油藏要注意地层压力及采油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特低渗均质型五里湾长6油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后,平面上水驱波及半径增大,剩余油分布复杂,剖面上注入沿高渗层段突进、低渗层段难动用,常规的注采调控技术手段挖潜难度大。针对油藏进入高含水期如何稳产及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核心技术难点,本文在深入剖析开发矛盾基础上,立足一次井网水驱,通过对聚合物微球驱的矿场实践及应用效果总结,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对同类油藏高含水期稳油控水具有较强的技术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含水油藏储气库建库微观模型可视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造微观储层模型模拟实际建库过程中的各个过程。应用可视化方法,观察各驱替过程的驱替现象,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流体进入和驱替的全过程,并分析了储气库的注气、储气机理。天然气驱油和水的效果十分明显,说明高含水后期油藏进行储气库建设,其注气、储气能力较好。在渗透率较高的高倾角油藏中局部注气时,其重力驱动效果明显,气液界面不平行。随着注气速度的增加。油藏的注入能力和储气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注气开发油藏已成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于高含水中后期油藏、注水困难的强水敏油藏和低渗透油藏以及注蒸汽不适合的稠油油藏,注气开采具有显著的效果。虽然达西定律描述了在孔隙介质中流体的宏观流动方式,但是它没有给出有关的分子弥散流动的情况。文章考虑了气驱过程中的分子弥散特征,用Fick扩散定律来描述分子的扩散运动,将达西定律和分子扩散定律相结合,建立了油藏多孔介质中气驱过程考虑弥散的气体渗流方程,为气驱过程多相渗流机理、油藏工程设计和数值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