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ρ域的线性码率模型,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线性视频编码码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改进的帧级比特分配和宏块级码率控制两部分,并首先介绍了ρ域的线性码率模型;然后在图象层根据线性码率模型对帧的编码复杂度进行预测,并根据复杂度进行准确的帧级比特分配;在宏块级,则根据宏块特性,提出自适应的ρ域量化级选取算法,以用其准确控制比特数;最后提出完整的线性码率控制算法.实验证明,用该方法码率控制得非常准确,并可以将码率误差控制在2%以内,而且图象质量比TM5有了明显提高,在相同的目标码率下,其恢复图象的PSNR平均提高0.8~1.7dB.  相似文献   

2.
一种低码率下的新型宏块级码率控制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H.264编码方案,提出了一种实时的无需二次编码的低码率宏块级码率控制策略。为克服H.264码率控制模型的缺陷,首先提出了平均像素信息比特(APIB)的概念及其码率控制模型;然后在宏块层,根据各个宏块不同的编码复杂度进行准确的码字分配;接着通过APIB的变化来自适应地更新码率控制模型的系数;最后提出了完整的基于宏块的码率控制算法,并将其在JVT的JM85平台上实现。试验结果表明,与H.264中的码率控制算法JVT-G012相比,该算法不仅在控制精度上平均提高了0.171kbps,而且峰值信噪比平均提高了0.227dB,同时还较好地控制了输出码率和峰值信噪比的波动。  相似文献   

3.
一种低复杂度码率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MAD(MeanAbsoluteDifference)的码率控制算法,通过对宏块的MAD、量化参数QP(QuantizationParameter)和宏块DCT(DiscreteFourierTransform,离散傅立叶变换)并量化后产生的比特数进行建模,导出一个线性模型,该模型有足够的精度可以达到稳定的码率控制。与TMN8的码率控制方案相比较,文中的算法相当简单但很有效,适用于对实时要求很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4.
一种低复杂度H.264宏块级码率控制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析了H.264的码率控制算法复杂度高的原因;接着分析MPEG-2 TM5码率控制算法中的虚拟缓冲区机制,并由此得到了一种简单的积分控制算法;最后把这个积分控制算法应用到H.264码率控制算法的宏块层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宏块级码率控制算法.该算法避免了传统码率控制算法与率失真优化技术之间的矛盾.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同时适应CBR(Constant Bit Rate)和VBR(Variable Bit Rate)情况.该算法不仅有效降低了原算法的复杂度,使得码率控制更加准确,同时得到的平均PSNR值与原算法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H.264码率控制算法的研究,考虑到图像中各宏块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宏块级的码率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JVT-G012提案相比,该方法在准确控制码率的同时,图像的视觉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一种面向H.264/AVC的新型宏块级码率控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恒  王庆 《计算机应用》2006,26(6):1374-1377
针对H.264/AVC码率控制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平均绝对变换量化误差(MATQD)的概念,以及基于MATQD的加权预测模型和新的二次R-D(Rate-Distortion)模型,然后给出完整的宏块级码率控制算法,其中,在预测宏块纹理码字分配时,提出了用MATQDratio计算宏块目标码字以及一个头码字的加权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JM8.5下的标准码率控制算法JVT-G012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的码率控制精度更高,输出码流更加平稳,图像的平均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屏幕中同时出现视频和文字图片时现有码率控制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的码率控制方法。以视频缓存检验器和恒定码率因子控制模式为基础,通过视频窗口检测算法将屏幕内容划分为视频区域和非视频区域,并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码率控制算法。结合视频区域识别算法,新的码率控制方法分别对帧层和宏块层采用如下方法实现优化:对于帧层,若当前帧为P帧且在I帧周围一定范围内,则该帧通过采用P_SKIP模式降低非视频区域的帧率以补偿I帧的整体质量,提高屏幕视频序列的整体视觉效果;对于宏块层,则根据当前宏块所处区域(视频区域或非视频区域)对宏块量化参数及其波动范围作一定调整。实验结果表明,与x264原有的VBV+CRF模式相比,新的码率控制方法获得的主观评价评分要高40%。  相似文献   

8.
优化的H.264/AVC码率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通信信道带宽有限,有必要对视频编码的输出码率进行控制。基于视频编码标准H.264采用的码率控制算法,在初始QP值的设定以及宏块层码率控制方面提出了改进。在初始QP值的计算上,提出了利用基于bpp、熵和梯度的图像复杂度对初始QP值进行估计的方法。另外利用时间上的预测信息和空间上的MAD梯度信息在宏块层对MAD预测进行了改进,能更有效地实现对码率的精确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与H.264标准参考软件JM11.0中的算法相比,改进后的算法比测试序列在峰值信噪比(PSNR)上得到了提高,同时能更接近目标比特。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H.264编码器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快速帧间模式选择算法.该算法利用宏块的图像内容特征和量化参数,对宏块帧间编码模式进行预选择,从而有效跳过不必要的帧间预测待选模式,提高了编码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持图像质量和码率变化很小的前提下,平均编码时间减少了39.14%.  相似文献   

10.
林楠 《福建电脑》2007,(9):88-89
码率控制算法是视频编码中的关键技术.本文对X264的码率控制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算法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宏块层码率控制策略来提高编码效率.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码率控制算法的X264编码器在同等条件下PSNR值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精确的模型参数,从率点选择和模型参数估计2个方面对H.264码率控制算法加以改进,利用一种基于曼哈顿和二维滑动窗口机制相结合的策略,实现高效的率点选择算法,采用加权的线性回归技术,实现有效的模型参数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改善视频编码质量,提高输出码率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2.
精确的码率控制是进行高效视频编码与传输的关键。针对现有码率控制技术的不足,提出了在视频编码中采用两个率失真模型进行码率预测的思想以提高码率控制的精度。对H.264的G012码率控制框架进行改进,给出一种基于双模预测的自适应码率控制方法。实验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单模码率控制方法相比,基于双模预测的码率控制算法能保证在不影响编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码率控制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本单元层码率控制的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JVT-G012在基本单元层采用线性预测MAD的方法,且使用相同的QP量化,带来运算量大且不够精确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基本单元层码率控制的改进算法。首先,用时空加权模型来预测MAD;然后,采用宏块层码率控制策略来分配目标比特;最后,依然采用JVT-G012中的二次R-Q模型计算QP。仿真结果显示,采用改进算法的H.264编码器,在取得更低比特率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PSNR。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视频编码标准H.264 的码率控制算法未考虑人眼视觉感知、易导致编码 后视频图像质量波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H.264 码率控制算法。首先,设计了 像素域的恰可察觉失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帧的恰可察觉失真的大小进行帧层比特分配。 其次,建立了基于结构相似度的率失真模型,并采用此模型设计了基本单元层(basic unit, BU) 的比特分配方案。最后结合二次速率-量化模型得到量化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目前 H.264 中典型的码率控制算法相比,错误率降低了0.2%。  相似文献   

15.
在H.264/AVC视频编码框架下,基于联合率失真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帧级码率控制方法。利用分块数量和平均运动矢量信息,发展了一种精确的头信息估计模型;联合头信息与残差信息模型,并结合残差失真模型,提出新的联合头信息与残差率失真模型;利用精确的估计方法进一步提高率失真性能。相对于最新的JVT H.264/AVC参考软件JM10.2中采用的JVT-G012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实际码率与目标码率之间的匹配率达到了98.06%,重构视频的平均亮度PSNR值增加了0.27 dB。  相似文献   

16.
目前H.264中的多种码率控制算法的码率预测模型都是建立在中高码率的情况下,不适用于较低码率情况。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码率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计算分析输出码率与实际的编码数据的关系,建立了一个码率预测模型,通过该模型来控制输出码率。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码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罗圣敏 《计算机仿真》2010,27(5):359-362
H.264标准是最新的视频编码国际标准。与以前的视频压缩标准相比,H.264标准的编码可以实现高质量、低比特率的编码效果。但它的码率控制算法JVT-G017在帧级码率控制上存在不足,平均分配目标比特,线性预测目标平均绝对误差值(MAD),这导致了计算复杂度大和峰值信噪比低。对此,在JVT-G017算法基础上,对其画面组(GOP)层、帧层和基本单元层码率控制算法进行了优化改进,改进了分配目标比特数、初始量化参数(QP)和平均绝对误差值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JVT-H017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可以更精确地分配目标比特和控制码率,并能获得较高的峰值信噪比(PSNR)。  相似文献   

18.
一种面向SVC的码率控制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H.264/AVC可伸缩性扩展视频编码系统(JSVM)提供了一种可伸缩视频编码(SVC)的解决方案,然而它本身并没有提供一种有效的码率控制算法.文中基于JSVM的分层预测结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码率控制算法.首先在码率分配方面,考虑到分层B帧预测(或运动补偿时间域滤波(MCTF))结构,给出一种分层的码率分配方案;然后,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时间分解层各自的统计特性,分别为它们设计了不同的率失真(R-D)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够有效地控制码率,使得目标码率跟实际产生码率之间的偏差最大不超过2%;同时文中算法较大地提高了解码图像的质量,使得峰值信噪比(PSNR)在低码率端可提高1dB;另外,JSVM是通过不断调整量化参数(QP)使得实际产生的码率逐次逼近目标码率,较之这种尝试型的码率控制算法,文中基于模型的码率控制是在一次编码中产生最终的目标码率,从而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9.
一种H.264/AVC码率控制的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在网络带宽受限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重建图像质量,码率控制成为视频编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H.264/AVC码率控制算法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法。首先通过PSNR-QP线性关系确定I帧的QP;其次,在采用二次R-Q模型来确定P帧的QP时,采用时间线性预测模型和时空加权预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取代H.264的时间线性预测模型来预测P帧基本单元的MAD值,并根据前一单元的预测误差对MAD值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与JM10.2参考软件的码率控制算法相比,该算法的码率控制精度更高,输出视频序列的平均PSNR更高、波动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