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紫威 《造纸信息》2023,(11):120-121
当下,人们都渴望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知识、充实自我并开展阅读活动。但纸质书籍的设计较为单一,无法满足读者短平快的阅读需求。因此,加强纸质书籍的趣味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立足于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特点,围绕纸质书籍趣味性设计的重要意义与原则,探索出良好的纸质书籍趣味性设计策略,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大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电脑、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必备的日常工具,给人们带来生活出行方便的同时,也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人们学习与生活。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对积极推动经典作品的阅读,提升文化品德、审美修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犹太人,年均64本,中国13亿人口,除教科书外,平均每人一年读一本书都不到。互联网时代,电子化阅读,碎片化阅读成为一种流行,纸质阅读和实体书店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在这种坏境下,人们浏览多,阅读少,接触信息多,沉静思考少,使得阅读更加浅层化、随意化、碎片化。  相似文献   

4.
Vlog作为新型信息传播方式和重要手段,其具有人格化、真实化、社交化等特征,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带来新思路.本文阐述了Vlog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Vlog应用于阅读推广的价值机理,并从生产主体、主题选取、制作规范、组织方式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Vlog作品的生产与组织.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必须承担传承和弘扬我国红色文化的主要职责,尤其可以借助高校图书馆进行红色专题文献阅读的推广。但是,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推广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要想改善高校图书馆红色专题文献阅读的推广情况,就需要针对阅读的现状和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基于此,文章主要阐述高校图书馆红色专题文献阅读现状,分析高校图书馆红色专题文献阅读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校图书馆红色专题文献的推广思路。  相似文献   

6.
王欢 《造纸信息》2023,(8):92-9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和智能系统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促进了信息化社会完善发展。高校图书馆仍应秉承着“纸质图书是获取知识和吸取学习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的观念,推动图书馆服务系统的完善, 提高纸质图书的借阅量。文章从多个角度阐述了高校是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和硬件配置,提高学生对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和图书馆学习质量,优化高校图书馆服务和运行体系,满足多种读者需求的。  相似文献   

7.
徐华 《湖南造纸》2021,(2):81-82,96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越来越普遍.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场所,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空间,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源,高校在进行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电子图书成为人们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相比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无论是在便携性还是内容上均具有一定优势,满足了互联网时代人们碎片化阅读的需求。与此同时,纸质图书虽然近年来受到冲击,但无论是在内容表达还是阅读体验上均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在目前市场环境下,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将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阐述了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的现状,并分析了二者的优劣势,说明了二者的协同发展关系,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实现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高校师生阅读学习最为主要的场所,但是对于初入大学生活的学生来说,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还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学生图书阅读参与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起来。必要的机制保障是推动图书馆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为此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的奖励激励机制进行设计思考,旨在提出有建设性的发展意见,以此推动高校阅读氛围的营造,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阅读服务模式创新》是由作者朱丹君所著,其长期从事高校图书馆工作,在图书馆业务管理、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方面不断了解和把握读者需求,采用各种新方法、新手段来满足读者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服务,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高校图书馆管理与阅读服务模式创新》既有理论的分析与思考,又有实践的应用与案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阅读服务模式创新》一书根据具体功能划分为两大篇章,分别为理论篇和应用篇,理论篇的知识内容共有五个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新媒体阅读普及速度也随之加快,使得大学生阅读发生深刻变化。同时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服务质量也随之完善和优化,更加便于知识的传播。与之相对的是,新媒体技术也使得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为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在此背景下建立专门的阅读推广机构,并且利用新媒体平台搭建互动性更强更具特色的互动推广服务模式,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渴求知识,更需要不断学习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而这也为图书馆发展,以及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新的契机。如果能够紧跟这一发展趋势,则能够有效促进公共图书馆发展。以往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主要依靠人力,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人们的阅读需求,也不利于服务效率的提升。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后,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图书馆服务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此,在当前的公共图书馆推广服务中,就要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在此基础上,积极利用人工智能进行阅读推广活动,以此来使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不断促进阅读推广服务。文章梳理了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人工智能服务推广的意义,包括提升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效率,为读者提供个性化阅读推广服务。然后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人工智能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阅读推广团队是实现阅读推广目标的主体和保障。为解决传统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目前存在目标不一致、团队分工不明确、协调效果差的问题,文章分“头雁、领雁、雏雁”三层架构建立一种阅读推广团队的协作机制,保障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目标一致,提高图书馆阅读推广团队的协同效应,提升图书馆阅读推广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的阅读倾向进行了调查,初步摸清了当前中医药高校大学生的阅读倾向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中医药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摘要:文章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云阅读”背景下,以消费者需求理论为基础,对高校图书馆经营模式的创新开展研究。研究结论如下:提供“云阅读”资源、解析服务对象的阅读目的、开发“云阅读”平台是高校图书馆经营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构建高校“云阅读”资源转换机制、广泛开展阅读需求调研、多校联合开发“云阅读”平台是实现经营模式创新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奇 《湖南造纸》2021,(2):78-80
在互联网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且高校的图书馆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投入力度,因此各大高校的图书馆都建立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双一流”政策的实施,高校图书馆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认为,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转型和创新是图书馆建设的关键。图书馆应根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类学生的阅读需求,思考如何为其营造和规划人性化的阅读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室内阅读逐渐面临挑战,户外阅读已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阅读方式。在大学校园中,师生普遍在室内图书馆进行阅读、查询资料等,校园户外阅读作为一种创新性阅读模式,其发展仍有很大探索空间。鉴于这种情况,本文以"阅读空间"为研究对象,提出"户外悦读空间"这一概念,通过文献搜集、个案研究、图解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从具体方案中对户外阅读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在理论部分,本文从室内外阅读现状分析高校传统阅读现状,通过提出"户外悦读空间"概念对高校微地形绿化景观和人景交互进行探讨,在对淮阴师范学院具体方案的研究过程中阐释户外阅读空间设计成果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网络公众平台出现,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对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络公众平台阅读推广的情况进行分析后,有必要对网络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时代以及读者的个性化要求,提出相对应的完善措施,希望对网络公众平台阅读推广和使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范凌 《木工机床》2022,(1):41-44
文章通过对三明学院图书馆读者满意度问卷分析、整理,研究读者在空间服务、馆藏资源、馆员服务质量及阅读环境的需求,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为目的,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空间服务、优化馆藏资源配置、提升馆员服务水平、创设舒适阅读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