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羽肉鸡冷鲜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黄羽肉鸡在冷鲜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了不同储存温度(-1℃和4℃)下黄羽肉鸡理化参数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和4℃储存过程中,鸡肉p H值、水分活度和水分含量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在-1℃条件下,储存第6 d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含量达到16.34 mg/100 g,变成二级鲜肉;储存第10 d达到22.40 mg/100 g,肉已变质。在4℃条件下,储存第4 d TVB-N的含量达到15.94 mg/100 g,变成二级鲜肉;储存第6 d TVB-N的含量达到24.91 mg/100 g,肉已变质。两种储存温度条件下粗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随氧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上升。在鸡肉色泽方面,在两种储存条件下,其亮度(L*)先上升后下降,红度(a*)逐渐下降,而黄度(b*)逐渐上升。说明-1℃比4℃储存能更好地保持冷鲜鸡肉品质。根据各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以TVB-N、p H、TBARS值、水分活度、水分含量为主要检测指标,以色泽、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为参考指标,应用于冷鲜黄羽肉鸡在储存过程中品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8):220-223
以牛油火锅底料为研究对象,测定在冷藏(4℃)条件下其水分、酸价、过氧化值、辣椒素类似物、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样品的水分、酸价、过氧化值随时间延长均呈上升趋势,且氧化速度逐渐加快。辣椒素类似物含量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且降解速度逐渐减慢。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得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低级脂肪酸含量升高。因此,控制牛油火锅底料油脂在冷藏期间的劣变有利于维持产品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粮食与油脂》2016,(2):49-56
为了探讨粳稻陈化过程中糊化特性变化,将3种粳稻在5、20、35℃、相对湿度80%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中储藏,储期为26周,每2周取样1次,测定糊化特性各特征值变化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随储藏时间延长,样品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及回升值均呈上升趋势,且储藏温度越高上升程度越剧烈;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这5个特征值的变化。且其值的增大随绝对温度倒数的变化符合Arrhenius方程。不同粳稻品种对应的糊化能存在差异,同一品种粳稻不同指标对应的糊化能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稻谷储藏过程中理化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9  
根据现有国标稻谷储存控制指标角度研究了不同年份储藏稻谷的粘度、脂肪酸值、发芽率、发芽势的变化曲线,还研究了不同年份储藏稻谷的脂肪氧化酶Lox-3活性、直链淀粉的含量、胶长、酸度、碱消值、电导率、丙二醛的含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并对所测定的项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各项指标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储藏稻谷中,粘度、脂肪酸值、发芽率、脂肪氧化酶Lox-3活性、直链淀粉的含量、酸度、电导率、丙二醛呈显著相关。随着储藏时间延长,粘度、脂肪氧化酶Lox-3活性、发芽率、发芽势、直链淀粉含量均下降;而脂肪酸值、酸度、丙二醛的含量、电导率则明显增加;胶长、碱消度无明显的变化。研究稻谷储藏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目的在于探索稻谷耐储藏评价的新的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储粮损失问题在我国十分严重,储粮品质指标数学模型能及时反映粮食相应品质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协助管理人员掌握储粮状态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关防治措施延缓粮食劣变,进而有效降低储粮损失。本文整合了稻谷储存品质判定指标(脂肪酸值、色泽、气味、食用品质以及真菌、害虫)模型的构建方法,讨论了不同模型的指标研究方法、模拟算法,关注了模型优化方法;对当前模型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展望,为今后稻谷品质指标模型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储藏温度的2个不同稻谷样品的糊化特性的特征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0℃储藏条件下,稻谷的糊化特性变化缓慢.35℃储藏下,最低粘度,最终粘度和回生值都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籼稻:峰值粘度变化缓慢,衰减值随时间的延长减小;粳稻:峰值粘度随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大,衰减值随储藏时间的延长降低.储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对稻谷糊化温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豆油在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个不同等级的大豆油在常温储存条件下的水分、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等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储存的60d内,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和脂肪酸组成随储存时间的延长没有发生变化;酸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增长很小,变化率范围为3.3%-58.3%;而过氧化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增长很明显,变化率范围为58.9%-326.7%,为酸值变化的5.6~17.8倍,是表征大豆油在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的一个最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赵卿宇  郭辉  沈群 《食品科学》2021,42(9):160-168
以'稻花香二号'和'茉莉'大米为对象,从理化性质、质构特性、蒸煮特性和糊化特性4个角度分析了香米在15?℃、室温(约20~25?℃)和37?℃储存过程的品质变化,以期为优质大米的实际储存和流通过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储藏期间,香米的各品质特性均发生明显改变,且温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其中,'茉莉'大米在储...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人口的粮食问题是国民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粮食的储存关乎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民生工作的稳定,如何解决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变质的问题已经成为相关工作单位和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以粮食在仓库内存储环节中的品质变化为析课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解决粮食变质的措施进行综合总结,意在降低粮食损耗,提高粮食储存效益。  相似文献   

10.
大米储藏过程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储藏条件对大米品质的影响,研究了在不同储藏温度、不同包装条件下大米的品质变化。试验得出,1~15℃的储藏温度有利于大米的保鲜,但综合储藏成本和品质,15℃、RH50%的储藏温度和相对湿度更为合理;包装对大米储藏品质有重要影响,与普通包装组相比,真空组、充气组延缓了大米脂肪酸值的增加、脂肪酶活力的降低以及大米感官品质的下降。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包装与充100%CO2包装均能达到大米储藏保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封口和不封口条件下,米饭的硬度、粘性和感官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先封口的条件下制得的米饭在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较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米饭的硬度逐渐增加,粘性则逐渐下降,在贮藏过程中,室温解冻1.5 h测得的米饭的硬度高于微波加热1.5 min+冷却1.5 h的米饭,而粘性则低于微波加热1.5 min+冷却1.5...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储藏条件下优质籼稻的快速黏度分析(rapid viscosity analysis,RVA)特性进行研究。将含水量为13.5%、14.5%和15.5%的优质籼稻两优234试样,分别在15、20、25、30和35 ℃下模拟储藏720 d,每隔60 d利用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其相应稻米的RVA特征值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储藏温度、储藏时间和含水量对稻米RVA特征值有非常显著性影响(P<0.01),其中温度为主要因素。随储藏时间的延长,稻米的峰值黏度和衰减值在储藏前期增加,后期降低。30和35 ℃储藏条件下,稻米的峰值黏度和衰减值在后期明显比其他储藏温度降低更快。最终黏度、回生值、消减值、糊化温度在整个储藏期内增加,高温(30和35 ℃)储藏下的回生值、消减值、糊化温度的变化大于常温、准低温和低温储藏(25、20和15 ℃),充分反映储藏期稻米食味品质的优劣。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稻米食用品质明显下降,储藏温度超过25 ℃劣变加速,可作为稻谷储藏条件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找偏高水分稻谷低温短期储藏期间的评价指标,本研究基于平衡水分方程和牛顿拉弗逊迭代方法分析了高大平房仓粳稻谷储藏期间粮堆各层空气相对湿度(RH)和湿球温度的变化,并分析它们的积累值与大米热特性、热机械特性、脂肪酸成分及外观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入仓的含水率15.3%的粳稻谷在163 d储藏期间,当粮堆平均温度由8.3 ℃增加到22.9 ℃,一、二、三、四层的RH由75.1%分别增加了3.6%、3.0%、2.9%、2.9%,湿球温度由6.2 ℃分别增加了15.21、13.57、13.47、13.29 ℃,显示粮堆没有虫、霉菌危害。由DSC测定的米粉淀粉糊化温度保持不变。混合试验仪分析表明,随着稻谷储存时间由45 d增加到213 d,米粉团发育和稳定时间、回生扭矩逐渐增加,而酶解速率降低。GC-MS分析表明稻谷在213 d储存期间,重要种类脂肪酸成分所占比例不变。外因指标中粮堆最高积温、最高温度对应的湿球积温;内因指标淀粉糊化峰值温度、面积及高度,米粉团发育与稳定时间、淀粉糊化峰值扭矩、回生扭矩及酶解速率,脂肪酸成分C14:1、C14:0、C20:5n3、C20:3n6、C20:2、C20:1、C24:1、C24:0,以及大米外观品质指标整精米率、小碎米率、籽粒尺寸均可作为偏高水分粳稻谷低温储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稻谷储藏过程中微生物及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在高大平房仓中安全水分的储藏稻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储藏0~5年稻谷中微生物数量、色度、脂肪酸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稻谷酶活的变化,探究储藏时间对稻谷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微生物数量、稻谷表面亮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稻谷酶活呈下降趋势,脂肪酸值和稻谷表面褐变度呈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储藏年限稻谷的安全性和品质的差异。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霉菌数量、稻谷表面L*值及b*值、淀粉酶活力、多酚氧化酶活力可以作为除脂肪酸值以外的稻谷储藏品质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广东省内产的3种籼稻谷(中二软占、特籼占25、珍桂矮1号)质量进行品质分析(出糙率、不完善粒、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粒型、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品质)。结果表明:3种籼稻谷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Rough rice (cv. Cypress) from the 1995 season was harvested, dried, and stored in laboratory-scale studies. Treatments included pre-drying conditions, drying conditions, storage temperatures, and storage durations. Temporary wet storage prior to drying affected cooking properties (p<0.005) and peak viscosity (p<0.005). Drying treatments affected head rice yield (p<0.05), cooking properties (p<0.001), and peak viscosity (p<0.05). Storage temperature was related (p<0.05) to cooking properties and peak viscosity via a second-order relationship. Head rice yield and cooking properties were also affected (p<0.05) by storage duration.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优质稻谷在氮气气调储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并与常温储藏的品质变化做对比,以期为优质稻谷氮气气调储藏下的储备周期提供依据。将优质稻谷黄华占和两优于氮气气调和常温两种储藏方式下储藏,每两个月检测两种优质稻谷的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出糙率、整精米率、黄粒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过氧化氢酶活动度、发芽率、糊化特性和质构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氮气气调储藏480 d(16个月)的优质稻谷的劣变程度与常温储藏420 d(14个月)的劣变程度相当。说明氮气气调储藏与常温储藏相比,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优质稻谷的品质劣变,但效果有限。建议氮气气调储藏的优质稻谷的储备周期为16个月。  相似文献   

18.
温度动态变化对不同水分含量稻谷主要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温(10 ℃左右波动)、中温(20 ℃左右波动)和高温(30 ℃左右波动)动态储运条件下稻谷的糊化特性、表面颜色以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情况,为稻谷动态储运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将稻谷水分含量调节为14%、16%、18%、20%、22%,分别在低温(0 ℃左右波动)、中温(20 ℃左右波动)和高温(30 ℃左右波动)3 个温度条件下动态储运2 个月,每15 d进行一次品质测量。结果:稻谷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色度a*值和b*值随着储运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色度L*值随着储运时间的延长则呈下降趋势;回生值随着储运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或平缓;直链淀粉含量随储运时间的延长基本不发生明显变化,仅在高温后期有所降低。初始水分含量对峰值黏度、热浆黏度、色度a*值和b*值影响显著(P<0.05);对最终黏度和色度L*值影响显著(P<0.01,P<0.05);对崩解值和回生值影响不显著。温度对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回生值和色度a*值影响显著(P<0.01,P<0.05);对热浆黏度影响显著(P<0.05);对色度L*值和a*值影响不显著。峰值黏度与稻谷回生值呈显著正相关(r = 0.571,P<0.01),回生现象越明显,稻谷的食用品质越差,直链淀粉含量与糊化特性各指标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低温可以降低高水分稻谷品质的变化;温度动态变化的长时间运输过程中(30 d以内)稻谷初始水分含量应严格控制在16%以下。  相似文献   

19.
利用空调控温和内环流控温两种储粮技术,开展东北粳稻品质变化研究实仓实验,分析粮情、储存品质、蒸煮品质、质构品质及能耗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控温储粮期间,两种技术能使仓温保持在20~25 ℃,表层粮温控制在23 ℃以内,但空调控温效果更明显,而内环流储粮具有较好的保水效果,其表层粳稻水分含量下降了0.2%,且运行费用较低;储藏期间,两试验仓粳稻的水分、品尝评分值、米汤pH值、米饭的粘性和弹性均呈下降趋势,而脂肪酸值、米饭吸水率、膨胀率、米饭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均呈上升趋势,且在储藏过程中,两种储粮技术均能有效延缓粳稻的品质劣变,确保东北粳稻的安全度夏和实现绿色保质储藏。  相似文献   

20.
选择4 ℃和-18 ℃两个贮藏温度对发酵镜鲤鱼糜肠在贮藏期间品质及氧化特性的变化进行研究。分别测定4 ℃和-18 ℃下贮藏90 d和180 d内发酵镜鲤鱼糜肠的pH、水分含量、白度、感官质量、TBARS及TVB-N值。结果表明,贮藏90 d内,-18 ℃贮藏发酵镜鲤鱼糜肠的pH始终较4 ℃中鱼糜肠的pH低;水分含量和白度优于4 ℃贮藏;TBARS、TVB-N值分别由起始的1.6、18 mg/100 g升至2.46、20.65 mg/100 g,但始终低于4 ℃贮藏的鱼糜肠且差异显著(p<0.05);-18 ℃贮藏可以更好地保持鱼糜肠的滋气味、组织状态等感官品质。经综合评估,与4 ℃相比选择-18 ℃对发酵镜鲤鱼糜肠进行贮藏能更好地保持其品质并能减缓氧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