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位的控制是一个滞后非线性的控制问题,比较复杂。本文通过建立模糊评判模型,并对设计方案评判的指标体系及隶属度函数进行分析,完成水位控制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利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水位控制系统,以实现对水位的最佳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聚类多变量系统的模糊辨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和卡尔曼滤波方法的模糊辨识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模糊聚类,计算给定样本在各类中的隶属度,利用卡尔曼滤波器辨识模糊模型的结论参数,给出了详细算法和Box-Jenkins数据的辨识结果。 相似文献
3.
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是一个具有多个控制输入和输出变量的多变量控制器,因此交连与耦合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于这些输入和输出变量所形成的多个控制通道之间.由控制理论可知,变量配对选择与多变量统一潮流控制系统的耦合程度密切有关.利用控制理论中的相对增益分析方法为UPFC确定了最佳变量配对关系,在此变量配对控制方案下UPFC各控制通道之间的耦合非常薄弱,从而不需要采取解耦措施,使得控制器设计简化.在新英格兰系统上的仿真结果表明:在最佳变量配对控制方案下,UPFC具有良好的稳态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
多变量自校正控制器加权网络选取的限制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多变量自校正控制器设计系统时,目标函数和权网络的选取对系统稳态偏差的影响,给出了使系统无稳态偏差对加权网络选取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5.
提出T S型模糊RBF神经网络模型,并将该网络模型应用于多变量控制系统,构成多变量自适应控制器.同时对网络结构和参数的学习算法及网络参数的在线自学习算法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学习方法是有效的,该多变量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利用分层多变量模糊控制器的思想,提出了分层多变量可拓控制器的概念,将常规的单输入—单输出可拓控制推广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并应用于具有强耦合特性的家禽孵化过程,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霍建平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0,(1)
本文选用Bezaut恒等式,从改变P(_z~(-1))、F(_z~(-1))、G(_z~(-1))的结构入手,推出了多变量自校正解耦控制器的控制算法,并给出了根据闭环极点、零点分配来选取加权多项式矩阵P(_z~(-1))、R(_z~(-1))的方法,对A(_z~(-1))、C(_z~(-1))为首Ⅰ多项式矩阵,各回路滞后量相同的实例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多变量自校正控制器的原理。设计了以 APPLEⅡ为主机的计算机控制空气调节系统。应用多变量系统的结构辩识和参数估计理论,研究了未知结构的多变量自校正控制器在温湿度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多变量线性系统解耦控制中极点配置问题的一种简便解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耦控制和极点配置问题是多输入-多输出线性定常系统控制综合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对如何在保证实现解耦控制的同时又能进行任意极点配置这一重要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简便且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模糊控制器设计中模糊关系矩阵计算量大,控制规则修改后需重新计算才能获得新的控制器查询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模糊控制器辅助设计的算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多变量系统的特点,介绍一种实现多变量系统极点装置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可以快捷、方便、准确地设计出状态反馈矩阵。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强耦合、大时滞多变量系统.首先将系统进行动态解耦,消除系统之间的耦合,然后将解耦对象简化为互相独立的一阶滞后对象,最后运用单变量预测PI控制算法设计这些一阶滞后对象的控制器.这种控制器结构简单,可调参数少,参数调节方便、直观.仿真和实际应用表明:此类预测PI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3.
谢兆鸿 《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学报》1997,(3):66-70
介绍了德国的一种新型的,将可编程控制器和模糊控制技术两者结合而成的模糊逻辑可编程控制器,只要将输入输出正确连续,并在WINDOWS图形界面的支持下编制模糊化、模糊推理及反模糊化程序,经离线和在线仿真及优化后则可投入生产实施工业控制,为单机或生产系统实现模糊控制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4.
15.
16.
提出了衫和家电通用模糊控制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和家电通用模糊控制器的一般结构,为实现各种家电产品的模糊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采用CARMA模型,建立多变量远程预测控制器,并采用状态空间法分析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这种控制器以远程预测多步滚动优化取代最小方差和广义最小方差控制器中的一步预测优化,并引入控制时域的概念,从而可应用于非最小相位和开环不稳定系统;在自适应算法中,对模型验前知识要求少,不需要知道系统的交互矩阵,计算量小。数字仿真结果证实了控制算法的以上特性。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