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行水资源评价中,对河川径流量计算时,一般采用分项还原法。该法能对流域内经工程调节的水量、工农业用水等项目进行分项估算;而对由于人为措施改变下垫面条件所产生对径流的影响则未予考虑。为此,本文拟利用水文模拟方法,估算人为措施对河川径流的影响量,作为改进水资源评价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东经117°32′~118°31′,北纬35°56′~37°18′之间,是一个山地、丘陵、平原、河谷地貌景观齐全的地区,鲁山横亘中南部,主峰1108.3m,将淄博市分为南北两大水系单元。鲁山以南,归属沂河水系;鲁山以北,归属小清河、支脉河水系。市内河流均属雨源型,主要有沂河、小清河、淄河、孝妇河、乌河、猪龙河、支脉河等,  相似文献   

3.
人类活动对沁河流域径流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径流影响因素分析,认为人类活动影响对流域下垫成面已经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导致了流域产汇流规律发生了变化,造成径流量的减少.文中以沁河流域为例,对沁河流域近20年来的径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对造成径流量减少的影响因素,从机理上分析了其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利用径流还原和径流还现进行水资源评价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辛江 《东北水利水电》2012,30(3):10-11,33
本文选择大连地区4个代表性流域,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a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Speaman秩次相关检验法了解径流变化趋势性,与降水比对分析,初步诊断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利用降水径流模双累积相关法与分段线性回归分析相结合,判断径流变化的转折年份;通过建立不同时期降水径流相关关系,明确影响模式,定量分析影响程...  相似文献   

5.
官厅水库上游流域人类活动对官厅水库实测入库径流的影响,致使水库从建库以来,水库的入库径流明显减少,成为制约水库正常运行和首都经济发展的障碍,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水源头上开源节流,才能切实实现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6.
定量分析了渭河干流及其两大支流径河和北洛河控制性断面径流情势的变化特征,发现自60年代末以来渭河流域的河径流发生了较明显的减少。指出了长流减少的原因。定性定量地分析人类生产活动对渭河流域径流情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定量分析了渭河干流及其两大支流泾河和北洛河控制性断面径流情势的变化特征,发现自60年代末以来渭河流域的河川径流发生了较明显的减少。指出了径流减少的原因。定性定量地分析人类生产活动对渭河流域径流情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海河流域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河流域大规模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的自然态势,从而改变了流域的水文情势,致使地表径流的产流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同时,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显著提高,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从降水径流关系线入手,分析了人类活动影响后的径流减少量和影响因素,并重点从成因上分析了产流规律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探求人类活动影响后的产流理论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秃尾河径流特性及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秃尾河高家川水文站1956~2005年实测月径流量,对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程度、变化幅度进行了详细计算;利用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分析了年径流的变化趋势,最后定量分析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域径流年内分配比较均匀,其中8月份径流量最大;年径流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自8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是引起径流急剧减少的主要因素,且影响力度一直在增加。  相似文献   

10.
井涌 《陕西水利》2009,(4):13-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和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资源、能源耗用量急剧增长,大规模的社会经济建设活动带来的土地开发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河川径流的产流量、产流过程的变化,以及河流水文测验断面的水文监测.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强度的区分量化问题是环境变化影响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量化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流域水文模拟方法,综述了该方法主要研究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该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长江干流寸滩、宜昌、汉口和大通四个控制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应用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和有序聚类检验等方法,分析水沙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运用气候弹性系数法以及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定量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泥沙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0年来长江干流径流量年际变化相对平稳,而输沙量年际变化剧烈,四个站的年输沙量均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大多数站点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在1968年前后和21世纪初期发生了突变。变异Ⅰ期为1969-2002年,人类活动对四个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1.98%~70.04%和75.40%~95.33%。变异Ⅱ期为2003-2015年,人类活动引起四个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9.75%~80.04%和91.94%~99.17%,显示人类活动的作用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研究的评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是两种不同性质和不同时空尺度的物理过程。任何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都是发生在某种气候背景下而不是独立的,因而揭示气候变异和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有助于人们对自身行为后果的认识。如何将此两种过程耦合在气候系统中,将是天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相互作用研究的方向。本文在总结归纳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水文模型中对气候变暖水文效应的描写,研制陆面过程中对天然蒸发与各种人类活动产生的额外蒸散发的定量计算方法,并将它们融入大气和陆地的水量与能量平衡方程中,将是最终建成天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耦合模型的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研究问题。建立一个在网络上分散运营的,覆盖自然与社会,常规与非常规信息的数据库群,将为这种耦合模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石梁水文站1956-2010年的面平均降水量和天然河川径流量变化趋势的分析,利用该站1956-1978年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建立降水径流模型,假设模拟出1979-2010年没有人类活动的河川径流量,按三个时段对比分析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得出人类活动加剧减少了河川径流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16.
《人民黄河》2015,(5):27-30
利用线性回归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永定河1957—2000年的降水量、潜在蒸发能力和径流量进行了趋势分析,利用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以及Pettitt变点检验找出了径流突变年份。在此基础上,运用水文敏感性分析方法计算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永定河径流变化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1957年以来,永定河流域径流深呈显著下降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0.8 mm/a,径流突变点发生在1982年;与基准期相比,1982年之后的年平均径流深减少了20.0mm,其中人类活动使径流深减少了14.0 mm,占总减少量的70.0%。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条件下的阜平流域径流的演变规律,采用5 a滑动平均法和线性回归法,对阜平流域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估算了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降水量与径流量有一致性的变化趋势,降水量下降的趋势不明显,而径流量呈显著减少的趋势;1969—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5年,受人类活动影响所减少的年均径流量分别占径流总减少量的21.04%、46.05%、58.30%、54.93%,受降水变化影响所减少的年均径流量分别占径流总减少量的78.96%、53.95%、41.70%、45.07%;随着年代的推移,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逐渐增大,而降水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小,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活动导致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要大于降水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许多河流的径流量呈下降的趋势。在这些趋势变化中,如何区分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当前流域水文和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简要介绍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影响定量评价中的关键问题,以黄河中游三川河流域为例,基于对天然径流过程的模拟,采用流域水文模拟途径分析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该流域径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河川径流是大气降水与流域下垫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使流域水文下垫面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流域产流条件。通过对山西省人类活动和降水对河川径流的定量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大于降水量减少对径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永定河上游人类活动对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永宁河上游流域下垫面条件不断改变,从而影响了产汇流条件和官厅水库入库径流;利用新资源延长官厅水库径流系列,建立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定性分析人类活动对官厅水库年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