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峰  高子斌 《建井技术》2003,24(6):43-43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汶南煤矿在薄煤层开采过程中试验应用刨煤机 ,收到良好效果。刨煤机是根据薄煤层开采特点设计的一种采煤机械 ,具有运行速度快等特点 ,适合在中等硬度、顶底板平整、地质构造简单的缓倾斜煤层中应用。这项技术在汶南煤矿试验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预示着薄煤层开采机械化水平将大大提高。汶南煤矿主采煤层 15层煤采高 1 6 4m ,其中上层煤厚度为 0 76m ,以亮煤为主 ,沥青光泽 ,分块状断口 ,发热量为 2 9 3MJ/kg ;下层煤厚度为 0 36m ;夹矸厚度为 0 5 2m。过去曾采用分打分装的炮采方式开采 ,但因开采过程中夹矸不能有效撬除…  相似文献   

2.
目前,薄煤层资源开采价值在节约资源和作为保护层开采方面日益体现,国内外对薄煤层开采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薄煤层厚夹矸问题的研究极少。对某矿薄煤层厚夹矸(煤层厚1 m,夹矸厚2 m)作为保护层开采、运用综合机械化开采时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割煤工序认为,先割中间夹矸再割上下分层煤,可大大减少煤中混矸率;运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割厚1.6,1.8,2.0 m矸时上分层煤稳定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先割厚度不大于1.8 m矸时,上分层煤稳定性良好。将研究结果运用到该矿33采区首采面,应用效果与模拟结果一致,实现了该工作面安全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开采。  相似文献   

3.
孙村煤矿 4 2 18工作面煤层厚度 2 .8~ 3.2m ,该面煤层含夹矸 2~ 3层 ,其中第二层夹矸厚度在 0 .3~ 1.5m。自开采以来 ,一直采取顺顶板留底煤的开采方式 ,工作面回采至距停采位置 15 0多m时 ,上半部分的夹矸变厚 ,平均 1.3m左右 ,下半部分的夹矸平均在 0 .5m左右 ,严重影响了煤质 ,并给开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根据工作面的夹矸状况 ,实施了全工作面托夹矸沿底板的开采方式 ,产生了明显的效益。1  4 2 18工作面地质条件4 2 18工作面位于 - 80 0水平前组四采区二层煤第一个亚阶段 ,工作面标高 - 6 2 1.76~ - 72 0 .85m。平均走向长度382m…  相似文献   

4.
曙光煤矿煤层多为薄煤层,利用地震数据常规反演技术预测开采区域煤层厚度的分辨能力有限,远低于煤层开采的需要。引入基于MCMC算法的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对曙光煤矿采区内薄煤层进行厚度预测。预测结果与常规解释结果进行对比,并利用已有钻孔资料进行验证,发现该方法的分辨率可达到1 m,对煤层厚度、煤中夹矸厚度的预测误差分别控制在0.5、0.1 m以内。有效解决了曙光煤矿薄煤层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5.
戴有强 《煤》2010,19(4):39-40
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是煤炭企业安全高效建设的难点和薄弱环节,特别是七煤公司作为以开采薄煤层为主的煤炭企业,平均煤层厚度只有0.8 m,加大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力度是七煤公司推进安全高效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强煤矿针对薄煤层机械化开采难、产量低、安全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把推进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尤其是0.7 m以下薄煤层机械化开采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主攻方向,在深入剖析自身资源赋存条件特点的情况下,自发研制出了新型薄煤层简易刨煤机,并在87#煤层试验成功。使用刨煤机之后不仅生产效率翻了一翻,而且安全系数明显提高,原煤成本大幅下降,有力地促进了新强煤矿科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极近距离煤层合层综放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极近距离煤层合层夹矸的冒放性和顶煤采出率,以山西新柳煤矿极近距离煤层综放开采为工程背景,通过点荷载试验测试夹矸强度,分析夹矸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应用实验室相似模拟和PFC数值计算研究不同夹矸厚度的顶煤冒放性,确定了夹矸最大可放厚度;并应用顶煤跟踪系统,实现新柳煤矿顶煤采出率的现场测试。研究表明,夹矸强度、厚度、裂隙发育特征影响放煤效果显著;新柳煤矿10号、11号近距离煤层最大可放夹矸厚度不宜超过1.0 m;顶煤跟踪系统现场测试顶煤采出率达83.3%。  相似文献   

7.
德国产刨煤机是我集团公司引进的第一台刨煤机型,它适合我集团公司矿井中厚煤层及薄煤层的开采。该刨煤机在小青矿综采工作面使用过程中,由于该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夹矸大,造成刨煤机中刀架受力过大,致使长导向体损坏,使中刀架不能升降,影响了原煤生产。  相似文献   

8.
<正> 一、苏联刨煤机的使用概况苏联薄煤层煤田主要分布在顿巴斯、卡拉干达、库茨巴斯、布尔库达等地区,其中顿巴斯1m以下的薄煤层占了该煤田储量的70%。目前1.5m以下的薄煤层95%由刨煤机开采,每年刨煤机工作面数量约在150个个左右,占机械化面总数的12%。150个刨煤机工作面中,采用普采的为105个,所采煤层厚度为0.5~0.7m左右;采用综采的工作面有45个,所采煤层厚度为0.8~1.4m左右。  相似文献   

9.
最近 ,山东省煤炭科学研究所通过对含硬夹矸薄煤层开采现状的分析 ,研究了其机械化开采的可能性。山东省含硬夹矸的薄煤层占薄煤层工业储量的 52 77% ,有效地解决含硬夹矸薄煤层的机械化开采问题 ,是保证煤炭产量稳定而急需解决的一大课题。此项研究探讨了含硬夹矸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的途径。①使用采煤机组。对于硬夹矸厚度在 0 1m以下的薄煤层 ,可直接使用采煤机组实现机械化开采 ,这在山东已有先例。但是 ,含硬夹矸薄煤层地质条件较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 ,原有采煤机对煤层的适应性不佳 ,研制大功率、高可靠性的薄煤层采煤机是解决这类…  相似文献   

10.
煤层厚度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和煤层含有夹矸层是济宁二号煤矿煤层赋存的最大特点,而放顶煤开采所具有的对煤层厚度变化的适应性,为开采这类煤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开采方法.结合在济宁二号煤矿2301工作面实践放顶煤开采的经验,对影响放顶煤的煤层厚度、夹矸层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不稳定煤层开来的放煤工艺.对相似条件下煤层开采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鲍店煤矿3煤复杂结构煤层,5m厚夹矸分岔区,采用钻孔摄像的研究方法,测试了上分层放顶煤工作面开采后对3上、3下夹矸岩层的损伤状况,结果表明夹矸的显著破坏区深度为0.5m;有破坏迹象的深度为1.0m。3上煤层开采后,夹矸岩层存在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其加以保护后,可以作为其下回采巷道的顶板。  相似文献   

12.
露天采矿机煤层选采厚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露天采矿机结构特点独特,可对煤层及夹矸精确开采,从而减小煤损和混矸.为了确定采矿机合理的选采厚度,基于采矿机切削滚筒的实际轨迹,建立了煤损与混矸模型,并给出了选采效果关键评价指标一含矸率和毛煤热值的计算公式,得出露天采矿机选采效果与煤层的煤层总厚度正相关,与大夹矸总层数及小夹矸总厚度成负相关.通过对选采厚度的影响因素分...  相似文献   

13.
煤层可采厚度经济评价刘金平何祖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221000)(石嘴山矿务局科研所石嘴山753202)1煤层最小可采厚度和夹矸剔除厚度煤层最小可采厚度(简称煤层可采厚度)是指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煤矿开采的煤层最小厚度。夹矸(广义的“夹矸”应...  相似文献   

14.
艾德春  张鑫  刘玉德  王红 《煤炭技术》2014,33(12):17-19
以红旗煤矿薄煤层群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薄煤层可刨性分析,计算了刨煤机选型主要参数。并结合技术经济对比,确定了红旗矿薄煤层群刨煤机的型号。结果表明:红旗矿区主采煤层群中厚度0.8-1.8 m、倾角18°的煤层为易刨煤层,建议采用型号为BH38/2×400的国产刨煤机。基于现场实测的设备故障分析表明:所采用的刨煤机成套设备能较好地适应该条件下薄煤层开采。  相似文献   

15.
李孝尚 《中国煤炭》1999,25(12):39-40
1 概述  目前 ,滚筒采煤机已成功地应用于现代化的长壁开采工作面 ,特别适用于采高 1 .9m以上的煤层。当采高低于 2 m时 ,滚筒采煤机的工作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 ,如操作人员不能快速调转采煤机的采煤方向 ,工作面煤炭运输缓慢 ,采煤机切割速度减小等。事实上 ,大量优质煤层的赋存厚度低于 2 m,为了在这些煤层实现高产高效 ,需要采取安全可行的开采技术。  刨煤机开采技术是首次成功进行中等及薄煤层开采的技术 ,大大提高了煤炭生产效率。刨煤机的切割速度可达到 3 m/ s,切割功率超过 2× 4 0 0 k W。根据煤的硬度 ,每刀截深可达到 …  相似文献   

16.
含夹矸煤层综采工作面高效回采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夹矸煤层综采工作面采出率,采用适应夹矸变化的割煤方式,依据不同夹矸层参数选择合理的作业方式,实现了夹矸煤层综采工作面的高效回采。实践表明:利用顶板来压和底鼓作用,滚筒可直接切割煤层顶底夹矸;对于煤层中部夹矸,当普氏系数f≤4.5,厚度小于0.2 m时,可利用滚筒割落;厚度为0.2~0.5 m时,采用单排眼布置放松动炮处理夹矸,厚度为0.5~0.7 m时,采用双排眼布置放松动炮处理夹矸,1次震动炮满足2个割煤循环,实现了夹矸处理与割煤。  相似文献   

17.
伊永杰  李化敏  程志斌 《中国矿业》2022,(11):104-110+135
神东矿区在厚煤层开采时主要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高与放顶煤开采两种回采工艺,因其回采工艺的不同,对煤层的适应性也不同。本文以神东煤炭集团保德煤矿8#煤层为工程背景,在已经开采结束的多个工作面在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高与放顶煤开采期间,着重对矿压进行统计,结合类似矿井的矿压情况,分析得出大采高开采矿压大、易出现强矿压现象。对保德煤矿8#煤层未开采区,从煤层、构造、顶底板、回收率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煤层较厚度,煤厚变化明显,平均倾角9°,裂隙发育且煤质与顶板板软,这些条件有利于采用放顶煤开采;煤层中含夹矸层数多,但夹矸主要为泥岩,据以往经验,夹矸对放煤影响不大。同时,对两种开采方法进行经济比较,若采用大采高开采,投入要远大于收益。因此,综合对比技术和经济方面,8#煤层未采工作面适宜采用放顶煤开采。  相似文献   

18.
1极薄煤层开采技术条件 1.1地质条件 留庄煤矿位于滕北煤田南部,井田处于张坡断层和马楼断层之间,主采煤层系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12下、14和16煤,其中12下煤层厚度为0.9~2.15m,平均厚度为1.3m,全区范围内可采,14煤厚度为0~0.95m,平均厚度为0.6m,部分范围内可采,16煤厚度为1.1~1.8m平均厚度为1.25m,全区绝大多数范围内可采.受两条主要断层影响各煤层裂隙层理发育.  相似文献   

19.
<正>1概述田庄煤矿17#煤层赋存稳定,平均厚度为0.97 m,煤层构造简单,富含硬度较大的夹矸和黄铁矿。由于受工作面空间的限制,薄煤层一直是我矿煤炭开采中的薄弱环节,如何提高薄煤层的开采效率,已成为我矿能源资源利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国内矿井多数使用的薄煤层采煤机截割功率均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阳煤二矿81201工作面在复杂厚煤层条件下采煤方法的合理选择问题,分析了地质构造、顶板条件、煤层强度、倾角以及煤层和夹矸厚度等煤层地质因素对采煤方法选择的影响,认为阳煤二矿81201工作面陷落柱构造发育,顶板破碎,煤层松软,不利于大采高综采的应用;通过煤层开采条件以及经济、安全性综合分析,认为大采高综放开采具有明显优越性;通过综放开采不同割煤高度下煤壁稳定性及顶煤冒放性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出81201综放工作面割煤高度应不高于4.0m,并考虑夹矸厚度及发育层位影响,最终取工作面合理割煤高度为3.8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