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软土路基上进行公路施工往往容易产生工后沉降较大、桥头跳车等现象,其轻者影响行车速度,重则导致交通事故,因此,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如何能够实现减小施工后沉降,减少质量及交通安全事故的产生是在软土路基上修建公路时应高度重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健 《中国科技博览》2013,(24):335-336
本文结合向莆铁路JX-3标一段软土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实例,介绍了路基沉降变形观测技术求,以及运用双曲线法推算路基最终沉降量,并对路基工后沉降量进行预测.有效地指导了路基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3.
软土地基的处理是保证道路使用质量与寿命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齐宁跨线桥段中的路基段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实例,对袋装砂井处理软土地基施工期间的路基沉降与稳定性动态进行监测。对监测中的沉降进行分析,需延长预压时间来满足路基的工后沉降;路基稳定性各个方面监测,路基稳定性良好,未发生剪切破坏。在新建道路结合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采用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基本达到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平面应变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二维路基有限元模型,分析桩与土工格栅联合处理软土地基中土工格栅对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小路基沉降、提高路基稳定性的作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复合地基上铺设土工格栅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尤其对高压缩性的淤泥、粉质粘土等软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结合大同至浑源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介绍粉喷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粉喷桩是一种快速处理公路软土路基、减少工后沉降的施工方法,本项目桑干河特大桥南桥头段软土地基,经粉喷桩处理后,桩体范围内土体沉降量大幅下降,路基+t~1J向位移明显减少,从而使工程实体质量得到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对CFG桩形成的复合软土路基结构体系其承载力大且可调性强、沉降变形小、稳定快、无有效桩长的限制等特点做了了解,在路堤填筑施工期间,在工后其累计沉降量均小于其它传统的软基处理方法.本文主要结合我地区某市政道路的软土路基处理施工案例,对CFG桩处理软土路基的主要施工技术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做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由于高速公路对路基完工后沉降的要求很高,而沉降刚好是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问题,所以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如果对软基不加以处理,往往会导致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降,直接影响到竣工后公路的运行状况及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通过时路基产生沉降和失稳的定性分析,阐述路基产生沉降与失稳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各种影响因素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减少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铁路建设发展迅速,铁路事业普及较快,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建设的过程中对铁路各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新型桩基,在沿海地区软土路基加固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分析预应力管桩在深厚、复杂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高速铁路路基基床底层施工完毕后,利用堆载作用预先将路基填筑土石方充分压缩固结,达到基本上消除设计永久荷载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沉降,使铁路路基在运营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大的沉降变形。同时,采用曲线回归法进行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当推算出的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予以卸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市政道路建设进行软基处理时会应用CFG桩技术,这种工艺结构具有特殊性,因而承载力较之于其他软基处理要大,并且可调性强,稳定快又没有桩长上的限定要求,并且工期以及工后的沉降变形也小。在公路的路堤填筑中,沉降量的累积是衡量路基质量的标准之一,CFG桩复合结构在此标准上效果均优于其他传统软基处理办法,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合在市政道路的软土路基处理上进行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2.
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低,固结的时间比较长,在施工之后软土路基的沉降现象比较严重,在一定的程度上使路基的稳定性以及路面结构的强度受到了影响。在本文中,主要以某高速公路为例,使用修正指数法来对施工之后的软土路基的沉降问题进行了预测,对所设计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案的实施的效果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公路软土地基中,常见的软土包括淤泥、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土、泥炭、泥炭质土等。含水量高,缝隙较大,渗透性差以及流变性高是公路软土地基的特点。新建高速公路选定的线路不可避免会经过软土土质,而软土路基由于其特性,若没有有效的治理措施,就会导致公路的抗剪力度差,易沉降等危害的发生。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南段位于汉江下游、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地势低洼、沟渠纵横、水网密布,地下水位高,路基施工地质条件差,软土分布广,厚度分布不均,差异较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承载力低。全线软土主要为流塑状淤泥和软塑状淤泥土。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和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对软土深度13m以下的桥头路基段落和涵洞基础采取双向搅拌粉喷桩处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软土路基作为高速公路中重要的一段,对其沉降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路基差异沉降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其中地基土性质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施工、地质资料和工后沉降等方面分析了公路路基沉降产生的原因,并从预防措施、处理措施和路基填方段施工技术等方面阐述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公路路基旋工是整个公路施工工程的关键所在,稍有偏差,将给整个工程埋下质量隐患。例如,在公路施工中常会遇到诸如软土路基,黄土路基等不良路基,如不加以特别处理,会引起填方路堤旅工后沉降或不均匀沉陷,路面纵横坡变碎,平整度下降,导致行车颠簸等,严重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因此,路基旌工应根据施工当地地形、地质状况、公路等级、所在地区的气候、结合施工填挖方平衡等来选择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汽车拥有量的剧增。公路与人民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调整公路建设中,如何处理好软土地基区路基的沉降直接关系到行车的质量与安全。在软土地基上修筑公路,主要考虑路基的稳定和沉降两大问题。一般无加筋路堤.在较厚的软土层上时为圆弧滑动或冲切式沉降导致破坏;在薄层软土层上,则为侧向挤出破坏。本文对土工格栅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作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路基产生沉降与失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减少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发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福建省宁德市宁武高速公路宁德段建设工程项目中监理单位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要点进行阐述,对软土路基的沉降观测进行分析和评价;宁武高速公路宁德段软土路基处理中,对软土路基进行沉降稳定观测,观测统计表明,通过对软基进行处理,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其工程质量是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  相似文献   

20.
青荣城际铁路引入青岛枢纽工程沿线地貌单元主要为冲洪积平原,地形起伏不大,局部存在剥蚀残丘、鱼塘和垃圾场等。由于鱼塘地段软土透水性差,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在这样的地段填筑路基因不均匀沉降或沉降量过大会产生各种破坏或者失稳现象;要保证高速铁路鱼塘段路基稳定需要采取多种处理措施,特别是软土地基的加固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笔者在鱼塘段软土地基路基施工的工程实例,总结了高速铁路鱼塘段软土地基路基施工中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