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土样中分离获得36株脂肪酶产生茼,其中zj-5菌株产酶活性最高,通过对zj-5进行形态学观察,初步确定其属于酵母茵.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zj-5的产脂肪酶条件进行优化,在摇瓶培养条件下,其最适产酶条件为:葡萄糖10.0 g/L,蛋白胨6.0 g/L,反应起始pH值为6.0,发酵温度为42℃,在此条件下的产酶可达245 U/mL.  相似文献   

2.
一株海洋细菌产脂肪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自海泥中产脂肪酶海洋菌株L42进行产酶发酵条件研究,包括发酵时间、起始pH、装液量、接种量、发酵温度、摇床转速以及底物、碳源、氮源种类。结果表明,发酵24 h,起始pH=8.0,装液量75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4%(体积分数),发酵温度20℃,摇床转速150 r/min有利于产脂肪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质量分数1%,葡萄糖质量分数0.5%,橄榄油体积分数1%。通过产酶条件的优化,酶活较起始提高了44.4%。  相似文献   

3.
纳豆枯草杆菌的筛选和纳豆激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纳豆激酶是由纳豆枯草杆菌产生的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针对目前常用菌株的产酶活力较低、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问题,采用酪蛋白平板初筛摇瓶复筛的筛选策略,从纳豆中筛选获得了一株高产纳豆激酶的菌株,该菌株在筛选培养基上进行摇瓶培养,发酵液中纳豆激酶的酶活达到970 IU/mL.用Plackett Burman方法对影响液体发酵的各因素的效应进行了评价,并筛选出了有显著效应的四个主要因素:胰蛋白胨浓度、种龄、发酵温度和Na2HPO4浓度;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产酶条件区域;最后通过中心组合实验及响应面分析优化了纳豆枯草杆菌液体发酵的条件.通过在初始发酵条件和优化发酵条件下的对比研究,液体发酵液中纳豆激酶浓度从1 005 IU/mL提高到1 314 IU/mL,表明响应面法优化可成功地用于纳豆枯草杆菌液体发酵的条件优化.  相似文献   

4.
海洋微生物碱性脂肪酶生产菌的分离选育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海水,海泥,海洋生物的消化道,碱厂土样等43个样品中分离获得碱性脂肪酶产生菌286株,其中Q53菌株产酶能力最高,达11.4IU/mL,初步鉴定为假单孢菌落属,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表明,D/d值与LA有线性相关关系,对Q53脂肪酶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由尿素和玉米浆组成 的有机氮源为产酶培养基的最佳氮源,橄榄油和豆油有利于脂肪酶的合成,而可溶性淀粉不利于酶的合成,产酶最适条件,起始PH9.5,温度31度,摇瓶转速150r/min,发酵周期48h。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验室保藏的10株黑曲霉菌株中经过筛选,得到一株产木聚糖酶活性较高的菌株黑曲霉F-3.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该菌株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pH性值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到了产木聚糖酶的最优条件:发酵温度为30.8℃、发酵时间为98.7 h、起始pH为4.85,在该优化条件下,木聚糖酶的最高酶活可达到266.41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64.25%.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微杆菌Z4发酵的几丁质酶得率,利用摇瓶研究了发酵温度、初始pH、装液量等对于发酵产酶的影响.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对Z4产几丁质酶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进一步优化.结果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产酶的影响最大,具有显著性.最佳摇瓶发酵工艺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基初始pH7,接种量6%,三角瓶装液量60mL培养基/250 mL三角瓶.在该条件下发酵液酶产量达到4.13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79.6%.  相似文献   

7.
从产虾青素的法夫酵母突变菌株出发,经诱变、筛选得到了一株性状稳定、高产虾青素的突变菌株为法夫酵母X-NTG-25,该菌株虾青素的最大产量达到213.94μg/g,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2%,培养温度从20℃提高到25℃.通过响应面法对摇瓶发酵的转速、温度、接种量、Fe2+浓度、K+浓度和碳源6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摇床转速、温度和F e2+浓度是合成虾青素的重要因素,确定了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摇床转速195 r/min、温度22℃、Fe2+浓度1.51μmol/L,在此条件下,虾青素产量最大预测值为272.58μg/g,经摇瓶发酵验证实际值为279.89μg/g,虾青素产量比初始条件下的产量提高了30%,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8.9%.  相似文献   

8.
从富油土壤中分离到9株产脂肪酶杆菌,其中BD3菌株产脂肪酶能力较强,通过测定其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该菌为假单胞菌属.对BD3菌株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橄榄油作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其发酵最佳温度为40℃,最佳pH值为6.5.  相似文献   

9.
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从渤海湾盐碱地被油污染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出1株产低温碱性脂肪酶菌株34-5,初步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菌所产脂肪酶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9.6,该菌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的同源性为99%摇瓶实验表明,该菌株最适产酶培养基为(g/L);淀粉10,黄豆饼粉20,玉米浆20,K2HPO4 1,聚乙烯醇大豆油乳化液20.其最高酶活为6.87U/mL。  相似文献   

10.
以解酯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为出发菌株,采用摇瓶发酵法产酶,对发酵产的脂肪酶粗酶液进行了性质及固定化研究。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7.5,在pH 6.0~8.0酶活较稳定,热稳定性较差。脂肪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载体硅藻土与脂肪酶质量比为14,固定化温度为30℃,缓冲液pH为8.0,固定化时间为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