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引伸计的结构、标距和测量范围、标称量程与输出灵敏度、示值的绝对误差和应变误差等几个方面论述 电子万能试验机引伸计的正确配置.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所需的变形量、引伸计系统实际检定结果论述电子万能试验机有效变形测量的确定,从而指出了试验机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一个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采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引伸计系统绘制力与变形弹性回归曲线,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通过对四个方向分别安装引抻计进行弹性模量测定的曲线和结果的分析,说明了万能试验机夹具的施力不均匀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偏心影响的途径,对提高弹性模量测试精确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采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引伸计系统绘制力与变形弹性回归曲线,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通过对四个方向分别安装引抻计进行弹性模量测定的曲线和结果的分析,说明了万能试验机夹具的施力不均匀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偏心影响的途径,对提高弹性模量测试精确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州试验仪器厂继DC—1型程控装置之后又推出了DC—2型程控电测运算装置。该装置是专为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的技术改造而研制的。它保留了液压式试验机的液压加荷机构,用压力传感器测力、应变片式引伸计测变形、用单板微型计算机代替DC—1型装置的模拟运算单元,兼备了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功能,实现了对所求参数的自动运算和直读显示,从而提高了试验机的测试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是改造旧式液压万能试验机的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拉力试验机的系统构成,改造设计数据采集装置和测量控制系统。在负荷测量中,系统使用应变电桥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线性好、分辨率高、响应快;在变形测量中,使用传统的电子引伸计,噪音小、增益高、抗干扰能力强;在位移测量中,使用新型的光电编码器,结构轻巧,测量可靠,可以测量试样夹具位移的全过程;在电气控制中,使用三洋电机伺服驱动器,速度范围大,稳定度高。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引伸计标定器多采用手动方式检测,无法进行实时数据传输,致使检测效率不高。在精度和量程方面,也存在"不足以检测0.2级及50mm以上的引伸计"的问题。本文研制了一套基于"智慧测量"理念的高精度、大量程引伸计智能化检定系统,采用伺服控制,其分辨力为0.1μm,量程可达500mm,不仅能够解决高精度、大量程引伸计的检定需求,还能实现智能化检定,自动输入到电子原始记录中,实现了原始记录的电子化,为大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满足新时期"互联网+计量"的要求,可广泛应用于材料试验机的引伸计及其他引伸装置的检定。  相似文献   

7.
轴向拉伸试验是测量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手段。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视频引伸计,并给出了利用这种视频引伸计测量材料轴向拉伸变形的视频引伸计测量系统,对测量方法进行了说明。利用该系统对金属材料标准试件进行常温、静载试验,测量其应力-应变曲线,并与使用常规机械式引伸计测量得到的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视频引伸计的测量性能。本文所提出的视频引伸计测量系统能够实现对材料轴向拉伸力学性能的非接触、在线、高精度测量。  相似文献   

8.
拉伸试验的同轴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试验时出现的力-变形曲线失真,引起对拉伸试验的同轴度进行分析。首先分析有可能引起此现象的四种因素,即试样材料、装夹随机影响、引伸计自身精度以及引伸计的装夹位置等因素;然后采取限制变量法来进行试验,排除无关因素;最后主要得出引伸计的装夹位置对力-变形曲线的影响,分析其根本原因是夹具装夹不能保证试样和试验机负载中心有很高的同轴度;由此提出两条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拉力试验机的系统构成,改造设计数据采集装置和测量控制系统。试验表明,在负荷测量中,系统使用应变电桥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线性好、分辨率高、响应快;在变形测量中,使用传统的电子引伸计,噪音小、增益高、抗干扰能力强;在位移测量中,使用新型的光电编码器,结构轻巧,测量可靠,可以测量试样夹具位移的全过程;在电气控制中,使用三洋电机伺服驱动器,速度范围大,稳定度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对旧式WJ-10材料试验机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论述了应用EFBG-03电液伺服阀、PCI-1710数据采集装置、KINGVIEW组态软件开发的监控程序、ACCESS数据库等技术,成功地实现了闭环伺服控制、数据采集、程序监控、数据的记录和查询,采用CY-DBll系列压力变送器,并使用应变电测法实现负荷测量,使用YYU系列应变式数字式引伸计实现了变形测量,调用PRINT函数实现报表打印。改造后的试验机提高了自动化控制水平及测试效率,对传统设备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传统PID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将单神经元PID控制应用于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控制上.对其结构和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并利用MATLAB/SIMU LINK对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传统PID控制和单神经元PID控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单神经元PID控制更有利于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实现恒力、恒位移和恒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12.
在金属材料拉伸试验中,传统的接触式引伸计测量存在诸多缺陷。视频引伸计采用CCD作为光电传感器,可非接触测量材料拉伸过程中的变形量。试验前,在试件上做好标记,通过试验时标记的变化测得应变量,实现了金属材料在加载过程中应变的实时测量。  相似文献   

13.
恒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机的控制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试样初始标距长度、试验机横梁移动速度、试样真实恒应变速率和时间的理论关系式,设计了改进的控制系统。在不破坏原机功能的前提下,只要将其以适当方式插入的控制系统,就能实现恒变速率拉伸试验。比较了国内外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恒变变速率拉伸试验功能,论证恒应变速率对研究超塑性的重要性,并旨出所设计的改进控制系统完全能满足超塑性变形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自驱动关节臂测量机的结构满足测量和定位精度要求,通过分析自驱动关节臂测量机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测量机的运动传递模型,完成了测量和定位误差源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和选型.对测量机进行了整体结构设计和关节结构设计,得到最优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推算出各个关节的重力矩及惯性矩,完成了各关节模组的选型.建立了测量...  相似文献   

15.
杨敏  周建华 《山西机械》2012,(1):124-126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是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平台。主要探讨了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基于控制卡的伺服控制系统,包括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信号采集和控制系统的实现以及系统的软件开发等。基于控制卡的伺服控制系统的应用对材料试验机性能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车载经纬仪的静态指向误差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降低载车平台变形对经纬仪静态测角精度的影响,补偿较大变形产生的测角误差,实现移动站弹道测量,分析了平台变形对光电经纬仪静态测角误差影响的基本原理,利用固定在方位轴轴心的倾角传感器测量出因平台变形而导致的经纬仪工作基准面中心点与水平面变化的夹角,并计算其测量坐标系的变化量。建立了平台中心变形角的底部轮廓图,经过有限的平台变形采样,存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中以方位、俯仰角为输入变量建立二维查找表,通过插值计算全方位角和全俯仰角的平台变形量,进行事后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补偿因平台变形而带来最大为142″的测角误差,使方位测角精度提高44″,俯仰测量精度提高8.5″。该方法为实现高精度车载光电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胡浩  梁晋  唐正宗  卢岗 《光学精密工程》2012,20(7):1636-1644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和双目视觉技术的全场三维变形测量方法来测量金属薄板焊接过程中的高温变形.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种子点的高精度图像匹配算法求解相关匹配非线性优化初值.然后,介绍了三维坐标重建以及三维位移、三维应变的求解算法.最后,借助于VC+ +6.0开发环境,研制了用于薄板焊接全场变形测量的实验系统.为验证本文方法在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方面的可行性,利用标准材料试验机和自主研制的图像采集装置设计了钢试件的标准拉伸实验,并采用Q235板材件进行了焊接变形测量实验.实验表明:本文方法的应变测量精度为0.5%,与引伸计的测量结果基本相当;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可以更全面、更直观地测量金属薄板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的三维移和应变场,并且测得的3个方向的位移变化曲线过渡自然、数据合理,是研究焊接变形规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In keep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 tools with higher speed, more axes, and a greater degree of sophistication, thermal deformation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precision of machine tool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rmal error accounts for about 70% of the total error in machine tools. As such, oil coolers which absorb heat from heat generating parts with cold oil are being used to reduce the error caused by thermal deformation. The gas bypass type oil coolers used in ultra-precision (temperature accuracy within ±0.1°C) machine tools are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precise in terms of their temperature control performance; however, they have a limitation as regards temperature control due to the instability of their performance under light load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an oil cooler system equipped with dual electronic valves wa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single electronic valve system and achieve more precise temperature control. 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ed system, its performance under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rated load, DIN 8602 standard, and ISO/DIS 230-3 operational mode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proposed oil cooler system is applicable to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ultra-precision injection molds, and ultra-precision machine tools,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