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水缘     
小时候,喜欢看天下雨,雨珠亮闪闪的,象透明的珠子一样,一个个撒落下来,溅起朵朵水花.这时候,我就傻乎乎地站在房檐下,静静的望着天空中垂落的水珠,母亲走过来,嗔怪着说道:“这傻丫头,咋这么迷水的?”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渐渐的长大了.但是那种对水特有的感情却是从来没有改变.父亲是个水利工人,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工作着.每当我看到父亲骑着自行车,背着火辣辣的烈日,满身泥土,在渠道边巡查的时候,我读到了水利人的默默无闻与艰辛,我想着父亲肯定在心里为这份不起眼的工作很苦恼,只是没法改变现状罢了.但是我看到父亲和他的同伴们干得很起劲,没有厌倦,没有懈怠,疲惫的脸上,常常现出自豪的神情.  相似文献   

2.
父亲是一位受人们尊敬的水利学者,他短暂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出生那年(1917年),他任南京河海工程学校水利教授。母亲张孟淑女士生我和弟弟李赋洋。我在南京上鼓楼幼稚园时,堂兄李赋林在南京上初中,住在我们家里。还有两位堂兄李赋京和李赋都在上海同济大学附中上学,每周末也回到南京我们家里来。他们高中毕业后,都由我父亲资助去德国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分别在医学研究和水利工程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有一段时期,我伯祖父李仲特和祖父李桐轩也来南京我家小住。我父母敬老爱幼,家里和睦融洽,有浓厚的学习空气。由于父亲志在兴修陕西水利,所以他于1923年辞去河海工程学校教授职务,带着他的毕业生胡步川和刘钟瑞先生以及祖父和我们母子三人,自南京  相似文献   

3.
<正>我的父亲,是一个老水文工作者,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平凡的相貌,平凡的工作,走在人群里一定很难第一眼就能将他认出来。因为他并不是那么耀眼而是那么的普通。父亲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父亲中学那个年代正好赶上文革,上学也是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经商     
这事说起来已有14年了。那时,我正在江城W市一所高校里读大学二年级,放寒假时,因为班上需要看守宿舍,所以我就和Y等四人留校了。Y和我是同乡,家在农村,经济境况十分窘迫。他待人诚恳,不善言谈,但却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学校的数次书法大赛中都名列前茅。留校的第二天,Y突然地对我说,他想上街去卖自写自裱的字幅,并要我陪他一起去。碍于乡情,我只好答应了。但是,卖字就是经商,它需要讲究随行就市——这就是我从小跟父亲  相似文献   

5.
正下堡水文站有个倔老头杜大爷,杜大爷名叫杜宝林,他是我的父亲,也是我初为水文新兵时的站长。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2个年头,也是杜大爷年满60岁该退休的年头。我未出生时,杜大爷就已依山而住、以水为伴,此后风风雨雨,与下堡水文站相伴了36年有余。30年前,我作为女儿,跟在父亲的身后,穿过那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路陪着父亲工作;10年前,  相似文献   

6.
覃强 《中国水利》2005,(21):58-58
我首次接触中国水利杂志,是父亲在太伟水利工程建设中因公殉职而举行追悼会的那天.祭奠时,工程指挥部周贤倜指挥长从自己挂包中取出一本中国水利杂志,吩咐我把这份杂志烧给父亲.我虽然不解,但仍照做了.事后,我随母亲到指挥部工地宿舍清理父亲的遗物,在父亲的枕边放着一本中国水利杂志.当时我只有12岁,我想这本杂志可能是父亲借来的,于是,我把这本杂志交给周指挥长.周指挥长告诉我,每收到中国水利杂志,你父亲都要借去阅读,他从这本杂志中学到不少知识.这次你父亲为了抢救国家财产和同志的生命而英勇献身,这本杂志就留给你作个纪念吧.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家庭殷实,私企背景,坐拥富裕与羡慕;其实,他们是家传技能传承者。在他们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上一代人坚强、务实的影子,也可以看到新一代人的理想、担当与责任。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在外界眼中,他含着"金钥匙"长大,是不识"人间烟火"的温室花朵。偏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练就了他"不服气,不认怂"的个性,造就了他事业上的成功,也成为父亲眼里的骄  相似文献   

8.
捞鱼之乐     
天气越来越热,每到这个季节,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在故乡的那条小河里捞鱼的诸多趣事。夏天里最热的当口,小河里的鱼也最多。这时,年幼的我一颗心就像被火灼烧着,开始坐立不安了。"柱子和他爸捞了一脸盆鱼呢,爸,咱也去捞鱼吧?"我和哥轮番在父亲耳边念叨着。终于,父亲活了心,  相似文献   

9.
打我记事起,我们村就有自乐班。每当逢年过节,或者谁家有红白喜事,自乐班便会热闹一阵子。我们村的自乐班是什么时候成立的,父亲说他不知道,爷爷也说他不知道,看来它的诞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看到的自乐班成员多数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有六七十岁的老者。他们大都是文盲,所以最早看自乐班演唱时,我既惊奇又疑惑。那些粗手笨脚的庄稼人竟然能将锣鼓管弦演奏得那么和谐悦耳,美妙动听。敲边鼓的正印大哥平时慢言细语,行动迟缓,总是耷拉着眼皮,仿佛没有睡好  相似文献   

10.
父亲是个“榆树迷”。在我童年的时候,他在自家宝贵的园田上,居然栽植了5亩榆树!因为父亲对这片榆树又是施肥又是浇水,又是捉虫又是治病,经营管理得周到细致。不过五六年,就成了树干茁壮挺拔、枝叶茂密繁盛的树林了。 这片榆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至今时时出现在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11.
三十八年前,他紧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礼炮,来到了这个世界,父亲为纪念这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为儿子取名周纪元。周纪元的小学、中学是在哈尔滨的重点学校就读的。高质量的教学,严格的家庭教育,使他跻身于优秀生的行列。报上登过他的诗歌,杂志上介绍过他的小发明,秀丽的松花江每天都要接受他的畅游。高中毕业后,他被哈尔滨某航空学校录取。然而“文革”的来临,他受到父亲牵连,专业课还没学到就被抛到绥化县(今绥化市)一个地方企业,他的航空梦被动乱年代搅碎了。后来他又来到这个县省属水利工程五处,一来就是近二十年。  相似文献   

12.
正小时候从朦胧记事时起,父亲伏案写作的样子就一直映在我的脑海里。逐渐长大之后,我知道了父亲是一位作家。父亲写作一生,从来没有上过班,在单位也没有办公室,永远都是坐在家里写作,就像相声里常常调侃说的"坐家"(作家)。父亲小时候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在北平的"中法大学"读书,从中学一直读到大学。北平"中法大学"堪称是中法文化交流的摇篮,筹建资金主要来自中国付给法国的庚子赔款中的培训费以及两项基金的利息等费用,最早  相似文献   

13.
怀念我的父亲──赵欣奇我父亲赵欣奇离开我们已经半年多了,可父亲的音容笑貌和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的父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水利局长,他靠着那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呕心沥血的工作态度干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人们赞扬我父亲所取得的成绩,每当听到这...  相似文献   

14.
马莎 《中华建设》2006,(6):48-48
他叫张汉稳,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长大后承继了父亲的木工手艺。在与泥工长期共事的日子里, 目睹他们繁重而辛苦的工作,他就一直在琢磨如何减轻泥工的辛苦程度。后来出现了利用粉煤灰生产出的多孔、加气等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砌块,他看到这些大规格的砌块虽然施工快,但也容易发生危险,操作有难度,就试图加以改进。木匠  相似文献   

15.
正1957年,父亲吴祖光在政治上受到不公正待遇,在北大荒劳动改造了三年时间。回来后被限制使用,分配到位于北京陶然亭的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工作。其实父亲早在1957之前,就已经做过梅兰芳和程砚秋两位艺术大师的舞台艺术片导演工作。但是因为政治原因,领导认为他不适合做领导和指挥一个团队的导演工作,于是任命父亲做剧团的编剧。当年的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里精英荟萃、人才济济,有刘秀荣、张春孝、谢锐青、钱浩梁、  相似文献   

16.
水校毕业,明天就要接替父亲去上班看闸了。 父亲是个老水利,看闸看了几十年,得过无数奖状和荣誉证书。父亲对那闸比对亲生儿子还亲,自己的衣服脏了、破了毫不在意,可大闸的机器却丝毫脏不得。每天他都要到大闸去转转、擦擦。然而,父亲老了,明天,也就是我上班的日子,父亲就要从他工作了几十年的岗位上退下来。这对他不能不算是个很大的打击。 母亲在屋内不紧不慢地忙着手中的活计,我因对在基层工作不太顺心便斜靠在床上,两眼呆呆地望着房顶出神,百无聊赖。  相似文献   

17.
张俊 《中华建设》2010,(5):76-77
今年春节,在一次朋友聚会的晚宴上,我又见到从广州回家探亲的刘炳南。认识炳南兄已经20多年,每看到他酒后单纯而快乐的样子,我心中都有种奇怪的感觉:这个1954年生人.如今都是“奔六”的人了,这么就好像是停止了衰老,难道就因为他是一个雕塑家?  相似文献   

18.
2013年5月3日,79岁的京剧艺术家梅葆玖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梅兰芳纪念馆荣誉馆长. 梅葆玖在接受聘书时说:从1949年到北京就住在这院子里(现梅兰芳纪念馆),那时候我才十九岁,一个甲子,现在我都快八十岁了,又站在了这院子.在这个院子里住了这么多年我父亲母亲在这里生活我就在这个院子里排戏老师们给我吊嗓子练武功有时我父亲也在这个院子里练功,我就在旁边看着父亲比划身段.里面那个大镜子我父亲排穆桂英挂帅时,就照着那个镜子来回做身段还问我们这个好看不好看,那个好看不好看……历历在目.所以我一到这个院子就感觉我父亲的身影又出现在我脑子里,无限的回忆.父亲1961年从这个院子里走出去,住到阜外医院,八天后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歌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随中央乐团合唱团、上海音乐学院及附中乐队赴台湾演出.演出结束后,在台湾同胞举行的文艺界道别晚会上,当大家知道我是黄自的女儿时,台湾文艺界人士都邀请我上台与大家见面,还激动地唱了我父亲的歌曲《西风的话》,台上台下歌声一片.父亲的学生张昊先生还亲自演奏钢琴伴奏、带领大家一起唱. 当时,我看到,我们大陆的学生闭着嘴,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见过父亲的作品,所以根本不会唱.由此我想,台湾、香港文艺工作者是如此对父亲崇敬和敬仰,而在内地却无人会唱,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20.
张俊 《长江建设》2010,(5):76-77
今年春节,在一次朋友聚会的晚宴上,我又见到从广州回家探亲的刘炳南。认识炳南兄已经20多年,每看到他酒后单纯而快乐的样子,我心中都有种奇怪的感觉:这个1954年生人.如今都是“奔六”的人了,这么就好像是停止了衰老,难道就因为他是一个雕塑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