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玉米灰斑病是由玉蜀黍尾孢菌引起的,最早于1924年在美国亚历山大州和伊利诺斯州发现,该病现在美国普遍发生。1991年陈刚在辽宁发现该病,至今该病在辽宁、吉林、河北等地区均有发生。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玉米品系进行灰斑病抗性鉴定,其中常用的方法有病害发生率(DI)和病害严重度(DS)两种,两者相比各有优缺点。对玉米品系进行灰斑病抗性鉴定时,不仅要注意方法的选择,而且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和在整个玉米生长期内等级划分的次数。同时选择好一个适合鉴定的环境也是很关键的。国内外现已鉴定出一系列抗性品系,其中抗性品系主要存在于自交系中。玉为灰斑病的遗传属数量遗传,且主要受累加基因控制,并可以通过回交和轮回筛选转移。玉为灰斑病病原菌种群中致闰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3.
用水杨酸、磷酸氢二钾、灰斑病菌波液和草酸作诱抗剂,研究了玉米对灰斑病的诱导抗病作用,同时测定了挑战接种前后的PAL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上述4种诱抗剂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抗病性,其中水杨酸诱抗效果最好,病菌增减滤液和磷酸氢二钾次之,草酸诱抗效果最差。诱导后挑战接种,PAL酶活性变化都有增加,且酶活性曲线波形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4.
玉米灰斑病病原菌在干燥条件下,能够在地表的病残体上安全越冬。降雨量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玉米灰斑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环境因子。描述玉米灰斑病季节流行曲线(S型曲线),Gompertz模型比Logistic模型更切合实际。灰斑病的发病条件试验结果显示,此病害与玉米品种的抗性、土壤类型和种植形式等的关系密切,而与生育期、种植密度、地势和施肥的关系不密切。通过秋翻春耙和间套作种植形式等措施可有效地减轻玉米灰斑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玉米灰斑病菌的不同菌株在玉米叶煎汁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菌落形态不同,但多数菌株菌落为黑色、有白色絮状菌丝、液体培养的孢子球为黑色具绒毛。不同菌株在同一培养基上或同一菌株在两种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均有显著的差异,说明灰斑病菌的分化或多态性在菌丝生长速率方面有明显的反映。首次在自然条件下分离到灰斑病菌的白化菌株(20-46)。白化菌株在菌落性状和生长速率上均与其他菌株差异显著。白化菌株的发现证明玉米灰斑病菌存在遗传变异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玉米灰斑病现已严重威胁中国北方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采用苗期鉴定、成株期鉴定、温室鉴定和田间鉴定等方法,利用玉米自交系和品种对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用于玉米灰斑病的抗性鉴定,两者鉴定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利用成株期进行鉴定比较好,因为接种比较容易;利用自交系或品种均可进行抗性鉴定,从效果上看,利用自交系较好,因为利用成株期自交系鉴定法,不同自交系一菌株组合间病级差异较明显,变异系数为47.32%,能有效地区分不同菌株间致病性分化的程度,但是由于成株期品种鉴定法与成株期白交系鉴定法比较。变异系数差异很小,所以成株期品种鉴定法可以作为抗性鉴定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高粱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高粱靶斑病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⑴引起靶斑病的病原菌为蜀黍生离蠕孢菌「Bipolaris sorghicola(Lefebvre&Shetwin)Shoem」;⑵病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 ̄3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 ̄3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pH为3 ̄6;⑶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作为营养;以木糖、半乳糖、菊糖为佳,其次为蔗糖、麦芽糖等;利于病菌生长的培养基为玉米粉、燕麦片和白高粱煎汁培养基;⑷田间土壤表面残落的和堆积在村屯附近的高粱秸垛表面的病残叶上的病菌,是翌年田间病害发生的主要初侵染来源;⑸所鉴定的620份高粱不同品种资源中,对靶斑病的感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26份为免疫和高抗资源。  相似文献   

8.
模糊识别技术在玉米病斑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倩  郑向阳 《计算机仿真》2012,29(5):251-253,286
研究玉米病斑识别问题,提高识别准确率。人们知道玉米可能会同时出现多种病斑,当多种病斑重叠生长时病斑颜色将发生改变,传统的高斯模型识别算法只根据图像颜色特征进行识别,无法识别重叠病斑,造成识别准确率不高。为此提出一种模糊识别技术,首先根据学习集获取病斑的中心,基于同一种病斑纹理特征向量不突变的规律,引入模糊均值对图像特征向量遍历,得到病斑连通图即完成病斑的识别,避免了只对颜色特征的依赖。实验证明,这种方法能够使玉米重叠病斑准确识别,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全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叶片病斑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叶部病斑的准确分割是识别玉米叶部病害类别、实现作物精准施药的关键。为了准确分割出玉米叶部的病斑区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全卷积神经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FCN)的玉米叶片病斑分割方法。该方法的网络结构主要包括一个编码网络和对应的解码网络,在解码网络之后添加一个像素级别的分类器。编码网络结构是在传统VGG16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解码网络主要是对编码网络中的下采样层进行反卷积操作,通过对解码网络不断地进行训练,可以恢复编码网络输出特征图的分辨率,得到更为精确的分割效果。利用该研究方法与FCN、DeepLabV3、PSP Net等图像分割网络模型在不同的评价指标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分割性能,可以准确分割出玉米叶部的病斑区域。  相似文献   

10.
11.
对12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室内人工接种、田间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杂交种3262、沈9728和丹3034对弯力叶斑病具有较稳定的抗性,适合在葫芦岛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是我国新近几年玉米上发生的重要病害。其危害性在一些地区已经超过大小斑病,成为主要玉米病害.国内外关于该病害的研究,在寄主方面主要侧重在抗病性、抗病性遗传及品种抗病性鉴定上。在我国,普遍缺少高度抗病的品种和自交系,抗病的品种和自交系的遗传背景和抗病基因也不清楚,目前主推的品种遗传基础过窄,是寻找多抗品种的主要障碍.在病原菌方面,我国以新月弯孢菌气生变种(Curvularialunata)危害玉米为主,该病菌致病性和产毒能力都很强,不同地区的病菌菌株存在致病力的差异,但其遗传背景和相互关系尚需深入研究。该病害蔓延快,危害重,应引起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侵染不同抗性品种后,寄主叶片防御酶系和PR蛋白活性的变化及叶片汁液对病菌孢子萌发有影响,研究发现:PAL,PO,SOD和β-1,3-葡聚精酶在对弯孢菌叶斑病的抗性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PR蛋白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抗性机制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木质素可能是在病菌侵染初期发挥抗侵入的作用。抗病品种叶片汁液可能含有抑菌物质,病菌侵染有利于刺激这种物质抑菌作用的提高,在抗病品种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对辽宁省保护地发生的黄瓜褐斑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明确该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cassiicola(B.&C.)Wei]。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 ,该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5~35℃ ,最适pH值为5~8,水滴是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病菌营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35℃ ,最适 pH值为6~8 ,在PSA、PDA等常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光照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病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5~8,光照有助于孢子形成,在PSA、PDA等常规培养基上能大量产孢。病菌分生孢子在室外难以安全越冬,在保护地内能够安全越夏。该菌寄主范围广,能寄生黄瓜和番茄等20余种作物  相似文献   

15.
1988~1996年对李细菌性穿孔病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只能在枝干上越冬,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来源,靠雨水传播,枝干、叶片和果实发病后可多次互相交叉传染,大量种植感病品种,降雨过多和冰雹,管理不善,成为病害流行的因素。重病园单纯靠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采用消灭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选栽抗病品种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年来在玉米抗叶斑病基因染色体定位方面的研究概况及发展动态,并就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玉米叶斑病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的作用做了较详细的介绍,例举了已定位的抗叶斑病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控制的基因位点及其在抗病中的作用,而且对玉米抗叶斑病基因定位后克隆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