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农村金融已基本形成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制金融为主体,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为补充,以保险公司、担保 机构为辅助的较为完整的体系。跟全省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相比,农村金融机构仍显单一,营业网点稀少,因缺乏与需求相适应的风险 保障机制,农村和县域资金外流数额较大,现有支农金融机构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引导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内外 部发展环境还没形成。要充分认识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研究制定扶持政策,薄弱环节要特殊考虑。明晰金融机构功能 定位,建立和完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相结合,功能健全、资本充足、服务完善、有序竞争、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形成金融支农合力。加强农村金融软硬环境建设,突破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制约。依托已成为金融服务“三农”绝对主力的省农村信用 联社,创建辽宁农业综合金融控股集团,汇聚财政和社会资金,发挥战略推动和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更好发挥邮政储蓄银行支持农村金融的作用,应明确其法律定位为准商业银行,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范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保障农村金融体系信贷投放能力.同时通过完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治理结构、给予实现政策性功能的优惠措施和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等,注重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3.
解决“三农”问题,要靠金融强力支持与推动;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高效运转、便捷、低成本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作保障。必须 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才能满足“三农”发展多元化的信贷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杨凌农业 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农地使用权、大型农业机械设备设施、农业生物资产、农业知识产权和专利等农村产权抵押方面做了大量 改革探索,初步解决了农民贷款抵押难、资金筹措难、农村产权变现难等突出难题。为了总结、推广此项惠及农民的农村金融改革 试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向纵深发展,提出设立“杨凌农村金融改革试验示范跟踪研究与模式推广”重大课题,组建国家级研究团 队,探索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科技—人才—金融—财政—保险”一体化大平台,成立国际农村金融培训中心,开展农村金融学术 交流与人才培训,建立“产业—科技—金融信息服务”联合机制,积极探索形成农产品期货、农业保险参与、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 场体系,率先建立“专业农户注册登记”制度,逐步培育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等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银行,现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农业银行曾经历了多次撤销和恢复的变动。 1951年8月,国家为加强农村金融工作,成立了农业合作银行;1952年,因精简机构,农业合作银行被撤销;195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农业银行,其任务是:指导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广泛动员农村余资并合理运用国家农业货款,以扶助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促进对小农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4月,中国农业银行被撤销,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1963年11月,国家为加强农业工作,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加强对国家支农资金的统一管理和农村各项资金的统筹安排,中国农业银行又被恢复。到1965年11月,又因精简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再次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详细分析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发现当前农村金融不仅存在供给抑制问题,需求抑制也是导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本文从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农村信贷保险建立、农村信贷支持及农村互联网金融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海南省琼海市农业生产服务、基础教育、基础 医疗、社会保障、农村治安和公共基础设施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村民对乡镇政府提供农业生产公 共服务方面满意度不高;村民认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中义务教育的硬件设施有所改善,但是“软件”有待加强;村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制度持肯定态度;政府加强了对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视,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尚可;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中,村民对于农 村道路、供水供电以及通信通讯较为满意,对农村金融和文化服务满意度不高。建议树立城乡均衡的供给服务理念,构建“自上而下” 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服务决策体制,营造政府、非政府组织、市场与农民“四位一体”的服务主体体系,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7.
运用陕西省1993~2007 年的面板数据,在已有文献对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农户纯收入、农户生活消费 支出、农产品销售收入、农业贷款、土地规模、农村公共投资为影响因素,用Eview5.0 计算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 程度,找出可以激励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有效措施,提出加大农产品价格支持和直接补贴力度,加强农村道路和农田水利建设,增 加农村小额信贷和放松农村金融管制,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的社会服务体系等建议,推动农户农业生产投资。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是上世纪50年代初农村推行三大合作制(农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产物。1951年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大力发展农信社,社员入股,实行一人一票制。数十年来,农信社先后辗转于从合作化、公社化到划归农业银行管理的行社合一,再到人民银行监管下的经营体制。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改革后,农村金融的其他主要工具如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脱钩,逐步取消县以下网点,新设立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更收缩业务,只在流通环节支持粮食收购。农信社从此成了支农主力军,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尴尬——农信社的自身能力与支农需求之间…  相似文献   

9.
自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已经完成了三次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增产增收效果。但这三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都属于资源型结构调整,已不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目前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第四次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了农业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乡繁荣。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滞后,有些现行政策制约农业结构的调整等。解决的对策是:一是加大政府的服务与支持,搞好农村信息服务,增加投资,搞好规划,完善政策;二是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使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要增强科技系统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农民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各 种风险,免除其后顾之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当前存在的城乡差距拉大的问题。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 系将会有效缓解城乡社会保障不公平的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真正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