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BYB—465K型双泵轮液力变矩器是用现有变矩器改型设计而制成的。台架试验证明,这种变矩器的结构设计是可靠的。这一试验研究为设计和制造双泵轮变矩器提供了依据,并为提高单泵轮工作效率、解决离合器无级调速提供了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改进和更新关键性部件,乃是提高整机性能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观点,文章提出了如何将国内定型的液力变矩器通过切割泵轮的方法改型设计成可调能容的双泵轮液力变矩器的主要计算方法,并对这一计算方法所涉及的关键问题——流量计算作了重点阐述,指出了不拘泥于传统的流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双泵轮变矩器输入扭矩的计算值和实测值作了分析比较,并对试验结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作了初步的解释,验证了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薛爱芳 《矿山机械》2002,30(12):70-71
液力变矩器利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动力,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连在一起,使发动机功率得到合理利用,能适应外阻力的变化自动调节所需要的扭矩,当外阻力突然增加时,发动机不会熄火,机件和发动机可受到保护,避免冲击损坏。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及导轮3个工作轮及其它零件组成。泵轮和涡轮都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上,而导轮则与壳体固定不动。  相似文献   

4.
四、液力变矩器的特性1、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曲线表征液力变矩器特性的基本参数是:泵轮力矩 M_1与转速 n_1;涡轮力矩 M_2与转速 n_2;效率η;以及力矩系数λ;变矩系数 K 和转速比 i等。这些参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液力变矩器的特性通常用这些参数的变化关系曲线来表示。这些关系曲线叫做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曲线。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曲线有:  相似文献   

5.
液力机械变速器的工作特性对整车性能至关重要。根据液力机械变速器台架试验的测试项目,研究了变速器动态工作性能,利用AMESim建立了变速器的动态仿真模型,主要包括发动机模型、变矩器模型和电液控制模型,并通过仿真得到变速器传动效率、空载功率损失和离合器换挡油压的变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变速器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工作性能良好;与仿真结果的对比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工程及矿山机械上使用液力变矩工器,具有起步平稳,操作方便,可在较大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等优点。因此,液力变矩器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轮式装载机上应用的双导轮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具有高效区宽广,变矩过渡至偶合工况平稳的特点。但这种变矩器在使用时间较长以后,易出现过热、工作无力和内部元件损坏等故障。由于变矩器的拆装与维修比较困难,在维修液人亦矩器时,必须在弄懂其工作原理和正确地分析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维修质量。1工作原理该变矩器主要由泵轮、涡轮、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及导轮座等组成。工作过…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是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在公司产品的变矩器总成中有 一关键部件──泵轮总成,它主要由零件泵轮和轮毂组成。以前泵轮、轮毂是用铆钉铆合在一起、在铆接时,由于泵轮的硬度以及泵轮上孔加工位置度和轮毂上孔加工位置度的差异,在铆接时极易铆裂。为解决此问题,我们经过多次试验,最后采用乐泰(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螺纹锁固胶(242)和平面密封胶(518),将铆接改为螺栓联结,有效地解决了铆裂问题,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整机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乐泰厌氧胶的性能及应用 (1)乐泰螺纹锁固密封胶 乐…  相似文献   

8.
带有液力偶合器的刮板输送机,在国内外已获广泛使用。本文通过分析西德Tf型、英国STC型矿用液力偶合器的试验资料(由太原研究所提供的),进一步了解其性能特点,以利改进国产偶合器。一、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 1.液力偶合器的特性曲线当泵轮转速n_B不变时,液力偶合器传递扭矩M与涡轮和泵轮的转速比i的关系称外特性。外特性曲线可由试验测得(图1)。  相似文献   

9.
ω离合器是一种可以自由改变负荷侧旋转速度的新型可变速传动装置。本文介绍了这种离合器及其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并对其试验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最后通过对所研制的ω离合器样品进行台架试验,得到了ω离合器所传递的力矩M_ω与其结合压力P’ω的关系曲线。试验表明:在同一工况情况下,M_ω值随着P’_ω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近似满足M_ω=ap’_ω~2所表示的抛物线数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0.
应用流体力学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液压传感器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性,推导出闭锁控制阀开启压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闭锁离合器在液力─机械变速箱中的正常使用证实了液压控制闭锁离合器的设计是合理的。液力─机械变速箱采用闭锁离合器,有效地解决了液力变矩器在小负荷、高转速下传动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国外轮式装载机斗容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已停顿下来,而着重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改进。一些新技术(如涡轮变速箱、双泵轮液力变矩器、拖曳式电缆、机载计算机化故障诊断仪)被应用到装载机上。一些  相似文献   

12.
由长沙矿山研究院、沈阳矿山机器厂和北京工业学院共同研制的双泵轮液力变矩器阶段成果技术鉴定会于6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三个研制单位自1979年至1981年三年中,从一张照片开始,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研制出样品,并在400干瓦液力试验台上完成调试运转,试验总时数在400小时以上,测得各种数据15000个。试验证明,整个研制工作是成功的,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BW250/50型泥浆泵是三缸单作用泵,相对于传统的双缸双作用泵来说,具有流量均匀、吸水性好、传动件受力单纯、以及省去了拉杆—盘根摩擦付等优点。该泵外形尺寸和重量不大,解体性好,便于山地搬迁。主要易损件在用于清水或皂化液钻进时是完全  相似文献   

14.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常州科学技术开发研究所和中南传动机械厂共同研制的YBQ323W型液力变矩器,是专为防爆柴油机胶套轮机车配套的,使该机车在国内首次采用了液力机械传动,已由专家通过了技术鉴定。 此项成果是在YBQ323B型液力变矩器的基础上改型研制的。原型液力变矩器是国产5 t液力叉车的成熟配套产品,但是不能与柴油机实现良好匹配。为此,新型液力变矩器取消了1个导向轮,由原先的单级3相4工作轮改为单级2相3工作轮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其有效直径不变,基本有效数据亦与原型相同。在工业性试验中,针对液力变矩…  相似文献   

15.
介绍以德纳C5000变矩器部件为物理模型,通过运用三坐标测量技术和分步测量的方法得到变矩器箱体的数字化模型,利用3DSS激光扫描技术,得到变矩器工作轮流道和循环圆的点云,通过CATIA逆向工程模块实现了两者的精确定位,从而得到变矩器工作轮的数字化模型。最终实现变矩器部件的数字化样机。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 YSB 250/120型液力调速注浆泵是我厂生产的一种可供矿山地面预注浆和矿井井壁堵水输送高压浆液用的设备。液力变矩器是该系的关键传动部件,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YSB250/120型液力调速注浆泵的使用性能。 由于液体液力变矩器工作轮中能量转化的复杂性和液力变矩器零部件加工精度、装配质量的影响,每台变矩器均需在试验台上测试有关数据,根据测试数据来评定变矩器质量。 液力变矩器性能的测试方式,一般来说有:直流驱动反馈制动;交流驱动水力一杠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变矩器液压系统由三个控制阀组成,它们是变矩器回油安全阀、顺序—压力控制阀、变矩器进油压力控制阀。 1.变矩器进油压力控制阀变矩器进油压力控制阀用来控制进入变矩器的最大压力,压力控制阀的主要作用是当发动机带低温油起动时防止变矩器元件的损坏,确保进入变矩器的最大压力不超过9.1公斤/厘米~2(130磅/时~2)。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WJ-3型地下柴油铲运机工业试验样机的传动系统布置方式和双变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减少故障率,提高液力传动的稳定性,延长元件的使用寿命,结合样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制动压力不足、工作机构无力、密封损坏、系统过热等现象,分析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双变油温过高,再从组成双变系统各个元件和必要条件出发,逐个进行故障诊断排查,发现导致双变油温过高的根本原因是依靠变矩器到变速箱贮油槽的重力回油管回油不畅,传动油得不到充分冷却。通过在变矩器和变矩器贮油槽构成的回路中增加一个排油清扫泵进行强制循环,以达到充分冷却传动油的目的。优化后,增强了双变系统的散热效果,明显降低了故障率,大大改善了整机传动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煤矿车辆液力传动系统工作中的能量损失产热和强制水冷式散热过程,提出一种适用于煤矿车辆的液力传动系统热平衡分析与计算方法,以液力变矩器全工况范围内泵轮转矩和转速为目标,找到防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点是整个分析计算的关键,并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出整个共同工作范围内液力变矩器泵轮的转矩和转速,得出全工况下系统发热量,然后根据建立的热平衡方程,计算出冷却系统需要的散热量和油冷器的散热面积。以某WCJ5E防爆胶轮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例计算,验证了该热平衡分析计算方法在煤矿车辆上的正确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重点研究DM152B型液力变矩器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利用CFD平台的滑移网格技术对该型变矩器内流场进行全流道瞬态数值模拟和特性计算,同时结合液力变矩器特性测试台架试验,验证了该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大功率、高转速液力变矩器流动特性预测和研究提供了有效数值计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