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Ti合金表面WC92-Co8电火花强化层形成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瑞军  黄小鸥  刘军  钱乙余 《焊接》2003,(12):13-16
电火花强化技术可在Ti合金表面制造0.05mm以上的硬质合金强化层,彻底改变Ti合金表面性能。通过微分电火花强化过程,研究了单脉冲、多脉冲放电时强化点的形成规律;不连续、连续强化点的形成及最终形成一定厚度强化层的规律性。认为Ti合金表面的WC92-Co8强化层是通过无数次合金化过程实现的;基体的单脉冲强化点具有明显的“坑涌”现象。旋转的电极对熔池有搅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定Ti间隔层厚度,改变Ti N层厚度的方法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Ti/Ti N多层膜,研究循环周期对Ti/Ti N多层膜的相结构、形貌特征、结合力、硬度和在模拟人体液中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i N单层膜相比,Ti/Ti N多层膜中Ti N由(111)择优取向转变为(200)择优取向,多层膜表面粗糙度、硬度和结合力得到显著改善.增加循环周期降低Ti/Ti N多层膜表面硬度,但有利于提高结合强度.多层Ti/Ti N膜的强韧化主要来自于Ti N层的细晶强化和界面共格强化效应.当Ti N与Ti层厚度比为30,循环周期为3时,Ti/Ti N多层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硬度为15.8 GPa,结合强度为50 N,摩擦系数为0.35,体积磨损率低于4.0×10-6mm3/(N·m).  相似文献   

3.
Mo电极电火花强化与喷丸复合提高Ti合金微动疲劳抗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o电极分别在空气和硅油中对Ti811钛合金表面进行电火花强化处理(ESS),探讨消除强化层中裂纹缺陷的途径。将ESS与喷丸强化复合,拟使Ti合金微动疲劳(FF)抗力得到显著改善。结果表明:Mo电极在空气中电火花强化处理Ti811钛合金表面后,强化层出现明显的微裂纹缺陷,由此导致其微动疲劳抗力降低。在硅油中用Mo电极电火花处理Ti811合金不仅消除了表面裂纹缺陷,而且使钛合金表面具有良好的减摩润滑作用,显著改善了钛合金基材的耐磨性能;再经喷丸强化处理,使钛合金基材的微动疲劳抗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将等离子表面渗铌应用于Ti Al合金,对Ti Al渗铌合金层组织以及室温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 Al经离子渗铌后表面形成厚度约20μm的铌合金层,渗层组织致密均匀。铌合金层的室温耐磨性能优于Ti Al基材。  相似文献   

5.
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传统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存在的强化效率低、强化层厚度较薄等问题,研制了一台新型的强化设备,进行了工艺实验,探索了强化的规律工对涂层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影响涂层厚度和性能一些因素,结果表明,研制的强化效率的提高和涂层厚度的增加有有效的;强化层的厚度要受到电极材料,电气参数以及强化时间的影响,强以的主要取决于电极材料,采用新型设备,可以扩大电火花强化技术在工模具的强化和修复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rocessing 简称LSP)又称激光喷丸,是一项新的表面强化处理技术。本文采用表面粗糙度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分析了激光冲击前后Ti834合金的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及显微硬度分布规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冲击区域表面形貌及显微组织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Ti834钛合金经激光冲击处理后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和残余压应力均随激光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大。经一次冲击和两次冲击后形成的强化层深度分别为170μm和265μm。由冲击波诱导形成的塑性变形层内可观察到大量位错缠结现象,LSP后位错密度的增加以及形变孪晶的出现有利于提升Ti834合金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7.
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脉冲放电表面强化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脉冲放电表面强化技术进行了65 Mn钢硅电极表面强化.研究了超声振动振幅和频率对表面强化层的厚度分布、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脉冲放电表面强化技术可改善表面强化层的厚度分布,提高强化层的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对Ti6Al4V表面进行Cu/Ni合金化处理,采用SEM研究了温度对合金层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GDS和XRD对合金层的成分和相组成进行测试。结果表明,850℃制备的合金层与基体冶金结合,厚度约7μm,主要由Ti,Ti2Ni,TiNi,Cu0.81Ni0.19和CuTi相组成。抗菌结果表明,合金化试样在12 h内展现了优良的抗菌性能。表面合金层也显著提高了钛合金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对Ti6Al4V表面进行Cu/Ni合金化处理,采用SEM研究了温度对合金层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GDS和XRD对合金层的成分和相组成进行测试。结果表明,850℃制备的合金层与基体冶金结合,厚度约7μm,主要由Ti,Ti2Ni,TiNi,Cu0.81Ni0.19和CuTi相组成。抗菌结果表明,合金化试样在12 h内展现了优良的抗菌性能。表面合金层也显著提高了钛合金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0.
超声振动辅助混粉电火花表面强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超声振动辅助混粉电火花表面进行的强化试验,分析脉冲宽度、脉冲间隔、脉冲峰值电流、混粉浓度和超声振动振幅等因素对强化层形成的影响规律,并对强化层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振动辅助混粉电火花表面强化形成的强化层在硬度和耐磨性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强化层厚度可达10 μm左右,可有效提高强化处理表面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i47 Zr28 Cu14 Ni11 (at. pct) amorphous filler foil was used to join ZrO2 ceramic and Ti-6Al-4V alloy. 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the interface microstructure accounts fo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joints. The effects of brazing conditions and parameters on the joint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joint shear strength showed the highest value of about 108 MPa and did not monotonously increase with the brazing time increasing. It was shown that decreasing of brazing cooling rate and appropriate filler foil thickness gave higher joint strength.  相似文献   

12.
铝合金激光熔敷层的结合强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ZL101合金上先喷涂一层NiCr合金,然后采用1.5kW—CO2激光器重熔。通过涂层结合强度测试,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激光重熔可以增加铝合金和涂层间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Cu85Ni15)80Ti20钎料进行了Si3N4/In718合金的连接。结果表明,两者直接钎焊时连接强度较低,仅为11MPa;插入中间层Ni可有效减缓接头中V的残余应力,提高连接强度。Ni中间层存在一最佳厚度0.45mm,对应的连接强度达103MPa。断裂分析表明;不同的断裂方式其连接强度不同。断口XRD分析表明:界面反应产物包括TiN,Ti5Si4,Ti3Si和Ni3Si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纯钛箔做中间层扩散连接TiAl合金与镍基高温合金(GH99).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界面产物及接头的界面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H99/Ti界面主要由四个反应层组成,分别为(Ni,Cr)ss,富Ti-(Ni,Cr)ss,TiNi和Ti2Ni.当保温时间较短时,Ti/TiAl界面反应层主要为Ti(Al)ss.延长保温时间,此界面反应层转化为Ti3Al和Al3NiTi2.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TiNi反应层厚度持续增加,而Ti2Ni反应层厚度先增加后减小.随保温时间的延长接头的抗剪强度先增加后减小,然后又增加.由接头断口形貌可以看出,接头主要断裂于Ti2Ni反应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Cu+B钎料分别在钎焊温度890~970℃,保温时间为10min;钎焊温度为930℃,保温时间0~30min条件下,钎焊A120,陶瓷与TCA合金.利用SEM,EDS和压剪试验研究接头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钎焊温度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Ti2(Cu,Al)2O层增厚,紧邻其侧生成连续并增厚的Ti2(Cu,Al),Ti2(Cu,Al)含量增加;Ti+Ti2(Cu,Al)含量增加,尺寸变大,分布范围逐渐变宽并向TC4合金侧迁移,TCA合金侧过共析组织区变宽.钎焊温度低于950℃时,TiB晶须主要分布在Ti2Cu晶界处的AlCu2Ti上;当钎焊温度高于950℃时,AlCu2Ti相逐渐消失,TiB晶须主要分布于Ti2Cu上.当保温时间为10min,钎焊温度为950℃时,接头最大强度为96MPa;而当钎焊温度为930℃,保温时间为20min时,接头最大强度为83MPa.关键词:Al2O3陶瓷;TC4合金;钎焊参数;界面组织;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爆炸焊接技术制备的钛/铝复合板可兼具钛合金耐腐蚀性和铝合金低成本的优点。对钛/铝复合板爆炸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论述了炸药种类、质量比R、基覆板间距及爆炸焊接窗口等主要工艺参数对钛/铝复合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影响钛/铝复合板结合界面的主要因素——金属间化合物种类、扩散层和界面波形;对钛/铝复合板硬度、抗剪切强度、抗拉强度及拉伸断口的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最后,指出了钛/铝复合板爆炸焊接工艺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开展了Ti6Al4V钛合金的抗弹性能研究,通过对厚度为10~30 mm的均质Ti6Al4V钛合金靶板和总厚度为30 mm的(15+15)mm双层Ti6Al4V钛合金靶板的终点弹道侵彻实验,研究了厚度和层间界面对Ti6Al4V钛合金抗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i6Al4V钛合金的抗弹性能随着厚度的增加逐渐提高;在靶板厚度由15 mm增加到20 mm时,其抗弹性能出现了陡增,这与其损伤模式由脆性冲塞破坏转变为塑性扩孔破坏有关;层间界面不利于Ti6Al4V钛合金抗弹性能的提高,厚度为30mm的单层均质Ti6Al4V钛合金靶板的抗弹性能优于总厚度为30mm的(15+15)mm双层Ti6Al4V钛合金靶板,这与双层靶板的层间界面几乎无剪切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Ag Cu Ti活性钎料对Invar合金和Si3N4陶瓷进行钎焊连接,研究了接头界面组织及其形成机制,分析了钎焊工艺参数对接头界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钎焊过程中液态钎料中的活性元素Ti与Si3N4陶瓷发生反应,在陶瓷界面形成致密的Ti N和Ti5Si3反应层;同时,Invar合金向液态钎料中溶解,与活性元素Ti反应生成脆性的Fe2Ti和Ni3Ti化合物。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影响Si3N4陶瓷界面反应层的厚度以及接头中Fe2Ti和Ni3Ti脆性化合物的形成量和分布,这两方面共同决定着接头的抗剪强度。当钎焊温度为870℃,保温15 min时,接头的平均抗剪强度最大值达到92.8 MPa,此时接头的断裂形式呈现沿Si3N4陶瓷基体和界面反应层的复合断裂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Ti为中间层实现了TiAl与Ni基合金的接触反应钎焊。采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钎焊接头的界面结构及生成相进行分析,并对接头剪切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钎焊温度为960℃时,钎缝主要由Tiss和Ti2Ni组成;当钎焊温度从960℃升高到1000℃时,钎缝中生成Ti-Al及Al-Ni-Ti化合物,典型界面结构为:GH99/(Ni,Cr)ss/Ti2Ni+AlNi2Ti+TiNi/Ti3Al+Al3NiTi2/Ti3Al+Al3NiTi2/TiAl;钎焊温度继续升高,Ti3Al和Al3NiTi2变得粗大,导致接头性能下降。当钎焊温度为1000℃,保温10min时,接头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233MPa。随钎焊温度的升高,钎缝厚度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20.
杨方亮  王彦峰 《表面技术》2017,46(3):96-100
目的提高TiN硬质涂层的厚度及各项力学性能。方法采用等离子增强PVD技术在钛合金(TC4)基体表面制备多层复合Ti/TiN涂层,对涂层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采用划痕法表征涂层的结合强度,用维氏显微硬度计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利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仪评价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制备的多层复合Ti/TiN涂层厚度最高可达100μm,且未发生剥落等失效,结合强度相对于单层TiN提高了近3倍。由于Ti、TiN的多层复合调制作用,制备的Ti/TiN显微硬度测试表明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高达2700 HV0.025,同时,涂层在原有耐磨性能优良的基础上具备自润滑减摩作用,经过近20 000 m的磨损测试,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低至0.25左右,且未完全失效。结论多层复合结构能够有效提高TiN硬质涂层的厚度,制备的Ti/TiN多层复合涂层的各项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