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针对VC5不支持CORBA标准分布式程序开发问题。本文巫理论上详细研究了CORBA标准体系结构与Delphi实现的CORBA客户、服务器对象访问机理。从应用上具体指明了如何在Delphi环境下创建CORBA客户、服务器对象与ActiveX组件的编程步骤。最后举例说明在VC5中,如何开发基于CORBA标准分布式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2.
基于CORBA的对象Web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CORBA为代表的分布式面向对象技术,可以将各种应用集成在一起,为整个Intranet/Internet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对象引擎。本文探讨了CORBA和Java技术在WWW上的应用,并对基于CORBA的WWW计算模型和开发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企业计算的角度,从集成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三个方面较为详细的比较了DCOM/ActiveX和CORBA这两种当今最主要的分布式构件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企业计算的角度出发,从集成性,可用性和扩展性三个方面较为畜 比较了DCOM/ActiveX和CORBA这两种当今最主要的分布式组件模型。  相似文献   

5.
CORBA与OLE/COM的应用集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以CORBA和OLE/COM两大构件对象技术为技术背景,讨论了在分布式应用下,基于CORBA标准的分布式平台如何集成COM构件,使基于CORBA平台的应用能够重用已有的Windows家族中的众多构件;同时针对开发CORBA应用的瓶颈提出了利用OLE Automation技术开发CORBA客户应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CORBA实现系统性能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ORBA作为支持异构分布式的开发和运行的环境和平台,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但是,许多传统的CORBA实现系统的性能比较低,无法满足一些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系统的需要,本文分析了传统CORBA实现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实现高吞吐量、低延惦宾CORBA系统的优化策略。同时,本文基于以上的优化策略以自行开发的遵循CORBA2.0 ORBUS系统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测试。  相似文献   

7.
IP网络上的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实现原理与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在 IP网络上实现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实现原理,给出一个基于 CORBA的分布式多媒体对象的结构模型。最后介绍 Cisco公司的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系统 IP/TV的结构、功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8.
对PDM系统产生巨大影响的两种技术──CORBA(CommonObjectRequireBrokerArchitecture)和WEB,促使PDM迈向新的台阶,PDM作为支持并行工程的使能技术,要能够集成不同环境下的应用系统,CORBA技术的成熟为实现这一要求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南京新模式软件集成有限公司CPDM就是采用C++和JavSa语言开发,系统底层基于CORBA平台,对于企业外部用户,CPDM将以浏览器作为统一的客户端界面。CPDM作为支持并行工程(CE)的使能技术,支持异构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基于Java/CORBA的Web数据库访问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ranet应用程序中,数据库访问技术直接影响到程序的效率,传统的CGI和ASP技术难以实现高效率的跨平台访问。文章描述了一种基于JavaCORBA的分布式Web数据库访问方案,并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应用背景,设计实现了基于ava/CORBA的预约挂号Web数据库访问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CORBA的网络安全管理实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管理是网络管理的重要核心之一,为了解决复杂大规模异构分布式网络环境中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CORBA基于的网络安全管理实现方案。围绕这一解决方案,具体讨论了以CORBA作为开发平台设计的原因,研究并详细描述了一种实现安全管理新的协议算法,并对协议的安全性和运行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冒险模拟退火算法及其在任务映射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冒险模拟退火算法。该算法将冒险计算引进模拟退火算法来处理任务映射问题。它引入任务图与费用函数的概念,不仅考虑到任务的计算时间,还考虑到任务间的通信时间。既确保了模拟退火的串行顺序,使解趋于最优,又缩短了达到最优所需时间,提高了并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机群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和计算机资源建立机群系统以提供高性能计算能力成为可能。文章讨论了建立基于网络的机群系统并行计算环境的一些主要问题,如负载平衡、可视化监控等,并提出和实现了建立机群并行计算平台的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普适计算服务匹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普适计算环境下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服务,这需要对用户请求的服务和环境提供的服务进行服务的匹配.而目前使用的基于语法的服务匹配和基于语义的服务匹配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普适计算环境的高效、资源约束和上下文感知的要求.通过分析普适计算环境下主要的基于语法的和基于语义的服务匹配技术,给出普适计算环境下在高效、资源约束和上下文感知的特殊要求下服务匹配的解决方案,并就面向服务组合的服务匹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MPI的不可压缩N-S方程并行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计算流体力学问题中,当求解N-S方程等大型科学计算问题时,存在着计算量大、耗时长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MPI并行算法,其中包括并行求解三对角矩阵与超松弛迭代。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准确、可靠,并且可以大大缩短计算时间,对于大型科学计算问题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格计算技术的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及其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对高性能计算机界提出更高更多的挑战,如超级计算能力、海量数据、计算周期长等等。网格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解决科学工程计算提出的问题和挑战成为可能。基于网格计算技术,文章提出了一种高性能计算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从不同程度上解决了科学工程计算提出的多个问题。同时,笔者利用网格计算技术的一个主流实现-GlobusToolkit(Release2.4)和其他Internet技术,在北京大学校园网内跨越若干个局域网,搭建了一个科学工程计算网格,实现了提出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计算网格上进行了几个科学计算的实例,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际应用表明这个计算网格是可行的,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management in companies focus on resources allocation to business activities, knowledge management approaches promise a positive impact on cost structures. Moreover, with cloud computing and multi-agent systems, we ca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business process construction. In fact, cloud computing gives us the ability to perceive resources such as unlimited computer resources. Meanwhile, multi-agent systems provide some degree of independence to achieve specific goals. Nowadays, on the web we can find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services that provide the same functionality. Hence, business process construction by reusing these services has become a challenging problem. The solutio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be considerate as an enterprise solution to construct a business process using some competenc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aspects. Furthermore, the solution is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and agents to discover similar services and classify services according to their similarity degrees and their quality of services.  相似文献   

17.
Grid Computing Security: A Taxonom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rid computing helps us overcome heterogeneity in terms of computing elements, operating systems, policy decisions, and environments. However, security issues impede us from adopting the grid as a widespread IT virtualization solution, so we must develop solution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相似文献   

18.
数据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对云中的程序和数据构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因此,云计算的可信性是决定其推广和普及程度的关键。本文认为,云计算资源管理机制对云计算可信性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首先从资源安全管理机制本身及其实现的脆弱性两大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然后,经分析得出,与普通网络环境相比,"共享与隔离"及"安全和性能"这两个矛盾在云计算环境中更为突出,且这两者的完美解决更加依赖于计算体系结构和计算模式的创新;最后,为有效提升云计算可信性,提出了云计算资源安全管理机制应优先着重关注的五个方面问题,并给出了相应思考。  相似文献   

19.
云计算集群服务器系统监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云计算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信息产业的各个领域,云计算环境下集群服务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云计算下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服务器集群组成,其下的服务器数量可能多达上万台。要管理好数量如此大的云计算集群服务器系统,保证其高性能运行,必然需要一套有效的云计算集群监控系统对其进行监测与调控。但是,传统的集群监测系统存在一些不足与弊端。本文对于云计算集群系统的高性能监测调度方案进行了研究,从云监控系统的架构、数据采集、负载均衡调度方面进行了探讨,构建了一个保证云计算集群系统高性能运营的云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Finding bounding sets to solutions to systems of algebraic equations with uncertainties in the coefficients, as well as rapidly but rigorously locating all solutions to nonlinear systems or glob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volves bounding the solution sets to systems of equations with wide interval coefficients. In many cases, singular systems are admitted within the intervals of uncertainty of the coefficients, leading to unbounded solution sets with more than one disconnected component. This, combined with the fact that computing exact bounds on the solution set is NP-hard, limits the range of techniques available for bounding the solution sets for such systems. However, the componentwise nature and other properties make the interval Gauss–Seidel method suited to computing meaningful bounds in a predictable amount of computing time. For this reason, we focus on the interval Gauss–Seidel method. In particular, we study and compare various preconditioning techniques we have developed over the years but not fully investigated, comparing the results. Based on a study of the preconditioners in detail on some simple, specially–designed small systems, we propose two heuristic algorithms, then study the behavior of the preconditioners on some larger, randomly generated systems, as well as a small selection of systems from the Matrix Market coll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