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详细研究了铜川东部层滑构造的特点,展布规律,形成机制以及与构造薄煤带的关系。对生产矿井利用层滑构造预测构造薄煤带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总结渭北矿区层滑构造的发育规律,阐述层滑构造发育的控制因素,提出了层滑构造的形成模式,为开展滑了构造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阐明构造煤和煤与瓦斯突出问题的关系,为矿区的安全生产提供有效准确的地质信息,从层滑构造的角度探讨构造煤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研究煤与瓦斯突出问题和构造煤的关系机理.研究矿区层滑构造与构造煤的关系流程:基于钻孔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的特征和分布、构造煤类型、发育位置及其厚度,通过层滑构造的分布发育特征来探讨构造煤与层滑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潘集矿区11-2煤层的构造煤类型主要为Ⅱ类和Ⅲ类,矿区层滑带主要集中在煤层底部,对煤层底板造成较严重破坏.矿区主要发育断裂式层滑构造,造成煤层揉皱破碎较少.构造煤发育程度分布是矿区中西部是深部比浅部强,矿区东部是浅部相比于深部较发育,深部构造煤不发育.  相似文献   

4.
前岭煤矿层滑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前岭煤矿层滑构造的类型、表现形式、特点及其展布规律,指出了层滑构造对煤层的影响,对生产矿井利用层滑构造预测层滑薄煤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孜煤矿地质条件复杂。本文对海孜矿已采区断层和层滑构造进行深入研究表明,断层展布以北东向为主,大都为层间断裂,成带等距排列;层滑是以北西~南东滑动方向为主体的复合式构造,煤层变薄带不仅在平面上的展布具有方向性、等距性和分区性等特点,而且还表现为不同方向的叠加复合。工作中利用构造规律,对未采区域进行构造预测,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构造煤研究是开展瓦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对煤与瓦斯突出预测至关重要。采用煤壁观测和钻孔取心分析的方法,对平煤十三矿构造煤发育和分布特点进行梳理总结,构造煤具有2~3层软弱分层,层状、似层状分布,软煤类型以粉状和糜棱为主,主要受构造的落差、走向、断层性质控制。此外,构造煤发育程度和厚度还与倾角、褶皱、夹矸等多种地质因素有关。采用煤壁观测记录和钻孔取心方法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其特征和分布规律,为今后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钻孔资料和矿井生产资料,对青东矿主采煤层8-2煤层滑构造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复杂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青东矿8-2煤层滑构造主要表现形式为断裂式层间滑动,在矿区中、东部发育强烈,与构造煤的展布重叠区域大,说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所得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杉木树煤矿层滑构造形成条件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杉木树煤矿层滑带的特征和分布规律作了观察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和X光衍射得出层滑带物质成的微观表现和组合特征;明确提出层构造发育的两个基本力学条件;系统阐述了褶皱过程中地层倾角对层滑强烈程度的控制作用;预测了该矿层滑薄化带的分布范围。为进一步研究层滑及其分布规律的预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矿井层滑构造发育规律及其预测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凤银  徐龙 《煤炭学报》1995,20(3):250-255
从研究层滑带的构造表现、物质成分及其与其它构造的相关关系入手,重点对层滑构造产生的影响因素、力学机制等作了系统研究,明确提出层滑构造产生的两个力学条件是:剪切应力必须大于层间的摩擦力和作用于煤岩层间的力必须小于煤岩层的抗压强度。阐述了层理及柔弱岩层有利于层滑的形成机制。从不同角度将层滑构造划为多种类型,结合矿井实际提出层滑带的圈定及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采煤塌陷水域因煤炭开采后,地表沉陷积水而成,其原来的陆生环境逐渐演变为水生环境,沉陷前的土壤变为沉陷后水体的底泥,土壤中的污染物也随之发生迁移转换。为了研究PCBs在淮南潘一塌陷区土壤和底泥沉积物中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在塌陷区不同采样点采集22个柱状样品,将处理好的样品在GC/MS上分析,结果表明:该塌陷区土壤和底泥沉积物中14种PCB残留总量范围为1 581~5 510 ng/kg和3 278~5 973 ng/kg,平均值为2 447 ng/kg和4 339 ng/kg(干重)。0~20 cm范围内,PCB138未检出,其他13种PCB含量在不同深度处于同一污染水平。当探讨PCBs含量随土壤和底泥深度变化规律时,对每种多氯联苯进行分析,能更好的总结出PCBs污染物在纵向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淮南矿区A组煤层开采受到底板灰岩水害的威胁,因此需要提前查明灰岩层段的富水特性。生产中利用灰岩勘查钻孔与物探方法相结合,对底板80 m深度岩层的结构、构造及含水性进行综合勘查,重点是确定低阻异常区并进行钻探验证及放水等技术措施,有效地保障了首采面的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13.
利用钻孔测井曲线,结合井巷工程揭露情况,对潘三矿构造软煤发育和分布进行了综合分析,查明了潘三矿C13-1煤层构造软煤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南北向推覆作用形成的褶皱顺层滑动对该煤层构造软煤的发育和分布起着主要控制作用,断层及其与和褶皱的叠加是煤层局部构造软煤加厚的主要原因,这些认识为潘三矿突出危险性区域划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结合地质勘探、数字地震勘探和生产地质素描 ,对一号露天矿构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发现了六条新断层 ,并对原有的几条断层的位置、落差进行了修改 ,进一步掌握了一号露天矿断层分布及产状、规模、延伸的关系等 ,为露天矿开采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保证  相似文献   

15.
基于蓝牙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蓓  王立杰  黄国君 《中国煤炭》2007,33(10):67-69
阐述了煤矿井下实时定位、双向通讯、监督调度管理三位一体的综合型煤矿安全管理定位系统,介绍了蓝牙技术应用的优缺点,以及基于蓝牙技术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潘集第一煤矿第二副井冻结方案,首次采用该方案在淮南矿区生产矿井工业广场内对表土段与基岩含水层同时采取冻结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该工程成功应用,表明基岩段冻结封闭含水层效果良好,老矿区新井冻结施工要注意水源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淮南潘一矿煤矸石山绿化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煤矸石山进行绿化是其处置与利用的有效途径,选择湿润地区淮南潘一矿煤矸石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取样和室内测试分析,揭示了其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该煤矸石山风化程度有限,70%左右的石砾或石块的粒径大于1 mm,30%~40%的粒径大于3 mm;pH值较高,碱性较强;除了有机质含量高于对照的农田外,其余营养元素都较为缺乏,尤其是速效养分缺乏;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不存在重金属污染。因此,采取适当的基质改良和种植技术,就可实现该煤矸石山的绿化。  相似文献   

18.
淮南矿区开采煤层顶板抽放瓦斯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31  
袁亮  刘泽功 《煤炭学报》2003,28(2):149-152
针对淮南矿区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中浓度超限、瓦斯事故时有发生但又缺乏合理有效的根治技术这一难题,开展了淮南矿区开采煤层项板抽放瓦斯技术的研究.通过采空区顶板岩层移动的理论分析,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实验室相似材料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研究方法,找到了顶板抽放瓦斯钻孔或顶板巷道合理布置的位置,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率达到60%以上,使淮南矿区采煤工作面瓦斯灾害问题得到了根治.  相似文献   

19.
隆德煤矿第四系松散含水层厚度在10~40m之间,距离下方赋存的1煤层、2煤层较近,成胁着煤层巷道掘进乃至开采。通过对矿井涌水量、区域构造分布情况、水位观测台账、围岩松动影响等方面分析、论证,1煤层的2条水平大巷与北翼3条大巷掘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地质构造是影响矿井生产的重要因素,多种方法分析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有助于地质预测预报,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