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东 《江苏纺织》2007,(9):52-55
本文主要介绍连肩袖腋下拼角的制作原理,它对服装的舒适性影响较大,对于连肩袖的服装,在不影响其款式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对其腋下拼角部位的处理才能保证穿着舒适、美观、自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广西融水苗族传统女常服的穿着舒适性和美观性,针对广西融水苗族传统女常服现有版型结构相对简单、没有把平面的服装材料制成空间曲面的立体服装、肩袖部位存在衣料褶皱堆积导致手臂活动不舒适的问题,结合人体工程学,参考现代服装结构设计方法,在广西融水苗族传统女常服的肩袖位置加入腋下插角和增加肩斜角度,依次进行融水苗族传统女常服结构版型的优化实验,最终得到可在保持融水苗族传统女常服外观形象的基础上提高其穿着舒适性和美观性的肩袖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3.
连肩袖裆布的构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体的功能性、舒适性要求为依据,借鉴圆装袖结构腋下的基本松量,阐述了连肩袖裆布的构成原理,并通过分析四种分割方式,总结出袖裆布设计的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4.
介绍羊绒衫版型设计与编织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即从设计理念入手,针对人体体型和功能要求采用相应的方式。针对羊绒衫普遍存在的肩型设计问题改进袖型,即采用加大腋下并锁,曲线分段收针,增加前、后胸宽尺寸,与服装打板相结合,改善挂肩及袖山形状,使肩部造型更符合人体形态,不仅提高了羊绒制品的外观立体感,而且使穿着更加舒适,从而提高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全成形产品腋下成形方法,明确不同成形方法对毛衫外观的影响。以岛精公司MACH2X15318G、MACH2XS15312G型全成形电脑横机为试验设备,结合DS-ONE APPEX 3设计系统,对全成形毛衫腋下成形工艺进行研究。根据编织步骤将全成形毛衫腋下成形工艺归纳为移针工艺、腋下连接工艺、腋下拼角工艺3个部分。移针工艺需注意版型的影响,下摆较宽的毛衫需分段多次将袖子移向身侧。腋下连接工艺分为边缘交叠及袖窿起底,袖窿起底的针数会影响毛衫牢度。根据拼角的具体形态可以将腋下拼角分为无拼角、单拼角、双拼角、三角拼角。分析了不同拼角工艺对全成形毛衫腋下外观的影响,并指出拼角位置应随袖窿收针交叠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全成形毛衫的一体成形原理、更好地开发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成形产品,从单次移针、多次移针以及无移针3方面研究了拼角形成前袖身移针的编织工艺;从无拼角连接、单拼角连接、双拼角连接以及三角形连接4方面研究了拼角形成的编织工艺。以V领平肩袖为例,采用2合股纯羊毛纱对4种拼角类型的全成形毛衫进行编织以及对腋下部位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无拼角连接的编织用时最少,更适合于注重效率的编织;双拼角连接的布面效果最好,更适合于注重外观的毛衫编织;三角形连接的拉伸性能最好,更适合于注重强度的编织;无拼角连接的透气性最好,更适合于注重舒适性的编织。  相似文献   

7.
《广西轻工业》2016,(8):105-106
袖裆在连身袖的服装结构中是一种纯功能性的设计,通过独立的腋下结构设计改善服装的活动功能。本文基于连身袖的结构特点,对袖裆结构设计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庹武  陈谦 《纺织学报》2010,31(8):113-116
 袖窿与袖子是服装结构中最复杂的部位之一,该部位的结构直接影响服装的肩袖造型和着装舒适性。本文把改进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用于西服肩袖的造型设计, 实现了西服样板中袖与袖窿结构到成衣肩袖造型的自动映射, 并用30个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10个样本进行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对西服肩袖部位的造型具有预知性,减少袖疵病的发生,提高制板效率。  相似文献   

9.
"袖山"是服装款式中围绕人体臂根与身躯肩部转折造型的服装立体形态结构,对它的研究有利于把握人体形态与款式造型之间的适应性问题。基于人体臂根、肩部构造特征与功能需求出发,并运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对其部位功能与款式形态的相互适应性进行了原理解构分析。结果表明:人体臂根、肩上与服装袖山、衣身结构呈"凸"省形态,人体臂根、腋下与服装袖山、衣身结构呈"凹"省形态;袖山与袖窿弧线形态相互配合,必须以其"凸"、"凹"省形态为前提,最大程度地满足其内部结构与上肢静、动状态下的适应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0.
刘东 《国际纺织导报》2004,(2):79-81,84
主要介绍服装夹裆的处理方法,它对服装的舒适性影响较大,对于连衣袖的服装,在不影响其款式设计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对服装夹裆部位的处理才能保证穿着舒适、美观、自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特殊体型、肩袖结构设计与纸样设计方法几个方面总结了大量文献,了解特殊体型分类没有统一标准,列出了一些常见的特殊体型。肩袖结构设计一直是重点,也是服装造型的关键。建立肩袖曲线的矢量模型,为专家知识数据库的建立做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臂部形态的西服袖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谦  庹武  张冬 《纺织学报》2009,30(7):99-102
 正确的服装结构设计要基于 “人体–服装”体系,服装结构中最复杂的部位是“袖窿-袖”,这一结构部位直接影响上衣的肩袖造型和着装舒适性,牵涉到有动态要求的人体上肢和手臂。分析影响传统男西服“袖窿-袖”部位的主要结构因素,研究人体臂部形态和该结构部位实现相互结合的条件。传统的人体测量项目无法准确描述上肢空间位置关系,对人体臂部测量项目进行了补充,提出人体臂部测量的新部位和新方法,并对男人体臂部外形进行了概括分类。确定了由于人体臂部与男西服袖身结构形态不吻合而发生袖疵病的条件。应用新型结构参数,结合人体形态学,制定合理有效的结构配置方案,从而实现人体臂部形态与男西服成品袖之间的静态平衡,减少袖疵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倪进方  戴鸿 《针织工业》2012,(12):51-54
针对目前合体连身袖袖裆结构的研究现状和袖裆的应用趋势,研究菱形袖裆边长、宽窄和纱向的变化对连身袖穿着的合体性、舒适性以及外观性影响,探讨了合体连身袖菱形袖裆的结构参数.结果表明:纱向对合体连身袖针织服装舒适性和合体性基本没有影响,对运动功能性有一定的影响;宽度一定时,袖裆边长与舒适性、运动功能性和合体性变化成正比;固定边长后,宽度变化对合体性的影响最大、对舒适性的影响最小;长与宽的数据越接近时,综合效果越好;得到合体连身袖菱形袖裆结构设计数据方案为:9.02 cm×8.5 cm×15.91 cm.  相似文献   

14.
插肩袖前后袖中线斜度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后袖中线的斜度关系在搜肩袖结构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三种插肩袖的合体程度入手,通过实际验证,结合袖山高的选择、袖中线的倾斜度及袖口的变化,以数值的形式总结出插肩袖前后袖中线中线斜度关系,这种斜度关系与服装的合体程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赵蒙蒙  王丽霞 《纺织学报》2015,36(12):109-113
为分析圆装袖肩部造型结构对其静态造型和动态舒适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制作圆装袖样衣以及进行样衣动静态试穿实验,研究肩部造型要素对圆装袖结构设计的影响,并建立圆装袖样衣静态美观性、动态舒适性以及手臂活动角度预测方程。研究表明腋下造型对样衣静态美观性的影响最大;手臂侧举45o袖肥对样衣动态舒适性的影响最大;静态美观性好的样衣动态舒适性差;利用预测方程可以预测圆装袖的动静态穿着特性,为设计生产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插肩袖的绱袖角度对于插肩袖的舒适度、活动量以及造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设计合体插肩袖的关键因素。对插肩袖不同绱袖角度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同一款式插肩袖不同绱袖角度,探讨其绱袖角度对于服装舒适性、合体性的影响因素,为不同造型的插肩袖提供参考数据。通过样衣实物对比与具体数据分析参照,得出不同插肩袖绱袖角度与衣袖配适最优的袖型参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影响肩袖造型的结构因素,进行了大量结构图参数与对应的成品参数测量,建立男西服肩部几何模型,对不同年代的西服肩部立体形态进行分类。课题深入到影响肩袖造型的不可见元素——袖山衬料,分析袖山填充材料的结构外形和结构配置数据,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结构形态的袖山衬料(不同曲率)对成品西服袖山部位形态的影响,得出袖山形态与袖山衬料结构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掌握结构参数与成品几何形态间的关系控制肩袖部位造型,为服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葛汉忠 《西部皮革》2022,(20):19-21
以肩颈点为支撑点,肩凸点为基本点,研究各袖子造型和不同品类服装肩斜、袖型、袖笼等各部位间的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服装夹裆的处理方法,它对服装的舒适性影响较大,对于连衣袖的服装,在不影响其款式设计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对服装夹裆部位的处理才能保证穿着舒适、美观、自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插角袖插角位置、形状与服装造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暖 《国外丝绸》2006,21(4):23-24,32
从插角袖的起源、功用及外观造型等方面,探讨了插角的位置与方向、插角线长度与插角边长度对手臂的抬高程度及袖子的圆顺合体程度等服装造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