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美眉近日与香港朋友到“上海人家”酒楼吃饭,饭后香港人习惯吃甜品,于是拿来菜单,发现上海本土的甜品除了酒酿园子就是油氽芝麻球、南瓜饼。前者吃的频率太高,有点烦了,后者在饭后吃实在太油腻。那时真是希望“上海人家”能像香港的餐厅,有杨枝甘露或是蛋挞可以点,一餐饭就算圆满了。  相似文献   

2.
九龙佐敦,是十分旺的商业区,游香港必去的庙街、女人街、男人街与之比邻,终日人流涌动。在这里有一家法、意式餐厅——银杏馆。香港向来有“美食天堂”之称,不出香港就能尝到全球美食。原汁原味的法、意式餐厅铺天盖地,何必笔者要特别提及“银杏馆”?因为只要你一推进“银杏馆”的门就会发现,这里的侍应先生清一色是银发一族,再配着设计清雅的进餐环境,  相似文献   

3.
严波 《饮食科学》2012,(1):51-51
很少做菠萝包,不是因为它不好吃,是嫌它制作麻烦。过年有假期闲得没事干,就开始自找麻烦,不仅做了菠萝包,还做了包馅的菠萝包,并且又给菠萝包做了造型。  相似文献   

4.
蒋晖 《中国烹饪》2014,(8):34-37
1989年,上海天津路上开了家叫“人人菜馆”的餐厅,这是上海第一家有空调的餐厅,第一家有毛巾有茶水的餐厅,还是第一家展示生猛海鲜、第一家从早茶一直营业到夜宵的餐厅,这是香港人黄楚清开的一家有浓郁港式风格的餐厅。  相似文献   

5.
林桦 《中国食品》2010,(1):87-87
2009年11月26日,米其林隆重推出第二本双语《米其林酒店与餐厅指南 香港 澳门2010》(又名“红色指南”),其中收录了245家来自香港的餐厅和酒店(205家餐厅与40家酒店)及53家来自澳门的餐厅和酒店(38家餐厅与15家酒店)。  相似文献   

6.
影人马家辉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们在电影里辨认生活,也在生活里实践电影。”他说的是i戏梦巴黎j,我觉得这句话用在侯杰辉和他的“查餐厅”上特别准确。上海有家叫做“查餐厅”的茶餐厅,名头很响,每天排队的人不断。这家店是由一位名叫侯杰辉的香港电影人开的,香港人说这里是上海最像香港的地方,上海人说这里最有TVB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李艾 《北京纺织》2011,(10):124-125
金牌小龙是以精致面点及特制小笼包为主的特色精品餐饮连锁品牌。先后获得了香港同业商会名牌金奖店,更被香港饮食天王机构举办的餐厅选拔中荣获“小笼包天王”大奖的殊荣。  相似文献   

8.
《美食与美酒》2014,(2):162-162
《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门2014》共收录了284间来自香港的餐厅和酒店(242间餐厅与42间酒店)及74间来自澳门的餐厅和酒店(56间餐厅与18间酒店)。其中包括52闻新增餐厅(42间来自香港:10间来自澳门),以及5间新增的酒店(3间来自香港:2间来自澳门)。与2013年相比.新指南更新了三成数据。指南在香港及澳门共收录了7间三星级餐厅(香港占5间:澳门占2间)、15间两星级餐厅(香港占13间:澳门占2间)及51间一星级餐厅(香港占44间:澳门占7间)。这些数字不仅反映星级餐厅能够保持其高质素,也反映新入选的餐厅表现卓越。  相似文献   

9.
最近,香港推出了一种“餐厅速递服务”,雅皮士或单身贵族足不出户便可尝到曼哈顿式的晚餐,省却了不少预订、找车位的麻烦。“餐厅速递”可以说是全香港首创的企业化食品外卖,而且经营者是个饮食业的门外汉。他成立了这家餐厅速递公司,并组织了一支送外卖的摩托车队伍(其中包括二辆小型货车),由多家有名气的餐厅提供食物,顾客只需拿着菜单,便可安坐家中用电话点菜。外卖的对象是居住在山顶及半山区的中上等收入家庭,也包括海外单身汉雇员及消费水平高的雅皮士等。这些人日常出入高档餐厅,如兰桂坊的欧美式餐厅,但因为居住地点较…  相似文献   

10.
陆彦 《美食》2010,(5):54-55
自去年首次推出香港澳门《米其林酒店与餐厅指南》以来,广受关注的这个中文版本“红色指南”争议不少,不过该指南最近也正式发布了2010版。  相似文献   

11.
包行港澳     
面包被西方誉为"食品之母",既可作主食,也可当点心。面包来到香港这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不仅广受欢迎,而且在与东方文化相糅合的过程中花样百出,风靡港澳。我曾在香港九龙的佐敦道旁,拍过一张香港面包的"合家照"。回家一数,那玻璃橱窗里的面包竟有一二十种。除了人们熟知的菠萝包,还有猪扒包、鸡尾包、番薯包、吞拿鱼包、  相似文献   

12.
摩罗街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老香港的餐厅设计元素,以及旧殖民地风情的欧式设计元素,结合现代Bistro餐厅重原生态材料、轻奢华装饰的理念。开放式厨房中干净温暖的木吊柜以及舒适的沙发和木地板,干净调理又不失型格,一幅新派欧式Bistro的架势。餐厅里的陈列架上摆放着餐厅自家陈酿发酵的各类食材,古早味十足的标签似乎是种对传统香港饮食精神的坚持。  相似文献   

13.
《美食与美酒》2014,(6):144-144
由S.Pellegrino圣培露和Acqua Panna普娜赞助、威廉·里德商业传媒(William Reed Business Media)举办的第二届“亚洲50佳餐厅榜”颁奖盛典近日于新加坡嘉佩乐酒店隆重举行。中国餐厅在“亚洲50佳餐厅榜”中再度冠绝亚洲,囊括16席,其中再次入选榜单的香港著名餐厅Amber(第4名)连续两届荣获S.Pellegrino圣培露中国最佳餐厅奖(The S.Pellegrino Best Restaura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正>坐标:中国,香港KASA餐厅位于香港中环,是威灵顿街午餐时间的一个新去处。餐厅的设计理念非常清晰简洁:健康、可外带、无国界融合料理。香港作为全球各地人民的集聚地,也是东西文化的交融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菜都可以在这里见到,经过长时间的洗礼,香港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西融合的饮食文化。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始于对香港文化含义的深度探索。传统市场和霓虹灯下璀璨的街景  相似文献   

15.
啖早茶     
一、 啖早茶,广东话中“啖”意为“享受”。笔者在香港长大,上世纪90年代始又移居香港十来年,真的佩服了香港人一个“早”字。说起来香港是个不夜城,大部分百姓还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清晨五点天刚透亮,散发着油墨香的晨报已整齐地出现在报摊上。  相似文献   

16.
800多万人口的都市,陆地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有10000多家大大小小的食肆,堪称世界上人均餐厅数量最多的地方。这里就是世界公认的美食天堂,有“美食家的乐土”之誉的香港。  相似文献   

17.
昔日的“口中品”餐厅,座落在成都西御街,一楼一底。虽然这家餐厅的招牌名称稀奇古怪,然而,“口中品”三个偌大的字却很是吸引人。记得一九五四年的夏天,我从外地出差回成都,约上几个朋友上街“杀馆子”,走到西御街街口,抬头一眼就望见“口中品”三个字,顿附便把我们吸引住了,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们走进餐厅在楼下选了一张桌位坐下,点了一份“砂锅鱼头”,约莫10分钟光景,服务员便将汤沸热络的砂锅捧上了桌,我们同去的一位女同志当时就被那烈气腾腾的鱼头汤引得惊呼起来:“哎呀,好香啊!”她把鼻子凑到砂祸旁边闻了又闻。那…  相似文献   

18.
食事     
《中国烹饪》2014,(12):142-143
位于东京银座的“烘焙中心”餐厅专为顾客提供各种烤面包机,客人可以亲自烤出美味的面包。餐厅每天10点开始可预定座位,11点开始营业,虽然也提供外带服务,但大多数顾客还是选择坐在店内体验亲自烤面包的感觉。店内配有大约20台风格迥异的烤面包机,每台附有操作说明和来源地,有服务员在顾客操作之前进行演示和说明,餐厅还提供各国的吐司面包和高品质的黄油以及种类繁多的调味酱。现在该餐厅已经成为东京最受欢迎的面包店。  相似文献   

19.
黄静 《食品与生活》2009,(12):28-28
淮海中路300号香港广场2楼有一家以“健康美食”为主题的海派餐厅,孙董事长不仅要做美食,更要利用这一传统餐饮的平台教会顾客合理、健康的饮食方式,即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  相似文献   

20.
《美食》2009,(10):80-80
日前,记者从北京饮食服务行业协会获悉,北京“名菜、名点”评审活动正式启动,全市1万多家餐厅将参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