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景琛 《中外能源》2024,(2):63-68
大牛地气田自实施井口增压排采工艺以来,共应用单井井口增压10口井。实施过程中存在对增压气井生产规律认识不足,对增压后气井生产动态、指标变化缺乏深入研究,对增压排采效果缺乏系统评价,低效井原因、治理措施不明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总结优化设备选型、制定合理配产制度,系统分析增压气井生产特征,对比10口井增压前后的生产时率、压力、产量、井筒梯度、弹性产率、动态储量等指标,综合评价增压排采效果。单井井口增压后气井生产可分为定产降压、定压降产、低压低产三个阶段。10口井增压后日增产2.5×104m3/d,年累计增产348×104m3,生产时率提高25.9个百分点,生产情况明显好转。单井井口增压的10口井中,有7口井增压效果达到预期,针对3口未达预期的低效井,分析明确低效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产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牛地气田产出液矿化度、硬度、钙镁离子、硫酸盐含量及悬浮物含量的增加均导致气井结垢机率明显增大。针对大牛地气田气井结垢问题,开展了气井结垢机理及防除垢技术研究。从微观机理上,成垢离子浓度(Ca~(2+)、HCO_3~-)的增加对气井结垢起决定性作用,且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地层压力逐步降低,导致结垢加剧,pH值、矿化度对结垢影响相对较小。根据压力、流速、流态变化推测,喇叭口附近、近井产层以及炮眼处最易结垢。化学除垢主要是将配制的酸液通过泵注装置加注到井内,使其与管柱、射孔段或近井地带垢质发生反应。连续油管除垢则是将除垢工具连接在连续油管管柱上,其中,水力喷射除垢是将沿除垢工具的径向布置一系列直径2mm的喷嘴,液体射流产生的反作用力带动喷头旋转冲击、除垢;机械除垢是采用不同外径的三翼合金除垢磨鞋除垢。结合大牛地气田前期除垢试验,三种除垢均取得效果,化学除垢较其他两种除垢方式具有明显优势,成功率高,适应性更广,增产显著,不仅能解决井筒结垢问题,还能解决近井产层、炮眼结垢问题,建议优先采用化学除垢技术。  相似文献   

3.
景琛 《中外能源》2022,(1):46-49
大牛地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随着地层压力、产量的下降,凝析油对气井的影响越来越大,泡排乳化物不断积聚,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井筒堵塞,影响气井正常生产。本文利用罗氏泡排仪对不同泡排浓度下高含凝析油液样乳化程度、性能参数进行测试,模拟高凝析油液样从地层原始状态到最终被带至地面的演化阶段,并结合实际液样,指导泡排制度调整。实验结果表明,在凝析油含量为20%的地层液中,当UT-11C泡排剂浓度达到5‰时,即可把凝析油全部乳化,相应的携液率达到最大。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现场液样特征,确定随泡排浓度逐渐增加,凝析油演化共可分为四个阶段:乳化早期、乳化晚期阶段、起泡携液阶段和过乳化阶段。利用此结果对大牛地气田20余口高含凝析油井的泡排效果进行评价、优化泡排制度,泡排制定调整后,气井生产效率提高,产量明显恢复,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大牛地气田目前处于二次增压开发阶段,多数气井已进入低压低产期,携液能力变差,而井简积液则会加剧近井地带水锁损害程度,影响气井中后期正常生产.本文以大牛地气田DK13井区低压低产气井为研究对象,明确了XM-6型胶束剂解水锁作用机理为改变储层润湿性、减小界面张力、降低贾敏效应与形成低沸点共沸物,通过室内实验手段,研究了该胶...  相似文献   

5.
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目前处于开发试验评价阶段,将逐步成为该气田的产能建设接替阵地,为了达到高效开发,制定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本文从开发层系划分入手,评价合理的开发方式,针对不同的储层特征差异化制定井网井型,针对水平井区利用经济下限法、经济合理法、规定单井产能法、导压系数法、类比法(类比靖边气田马五气藏)等方法研究合理的井距,研究认为:(1)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气藏适合采用衰竭式开发方式;(2)开发层系划分为马五5与马五6+7叠合区立体动用,采用"直井+水平井混合井网"立体开发;(3)非叠合区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合理水平井井距在1000~1200m,裂缝孔隙型储层合理水平井井距在800~1000m,基于储层条件采取混合井组差异化部署策略。该研究对气田奥陶系气藏合理高效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牛地气田大28井区盒1气藏气水关系认识不清,平面分布差异大,产液机理不明确,制约气井产能释放。在气水平面展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沉积、储层、构造特征等方面对该气藏高产液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治理对策。研究表明,该气藏不同区域液气比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主控因素及治理对策也存在差异。工区中部、南部高产液主要受沉积控制:河道中部储层物性好,束缚水含量低,液气比整体在3.0m3/104m3以下,通过优化配产及泡排制度,可实现气井稳定生产;河道边部储层物性相对较差,束缚水含量高,液气比在3~10m3/104m3之间,通过周期气举或采取负压采气工艺,配套泡沫排水,实现气井正常生产。工区北部发育一条近东西向高产液条带,液气比均在15m3/104m3以上,高产液主要受断层控制,采取电潜泵、射流泵或机抽排水等工艺,通过机械排水释放气井产能。  相似文献   

7.
我们一直在调查注入煤缝大气污染物的隔离性,同时以带有污染物的甲烷驱替以提高烃类生产率。我们的努力是多少以油田研究为基础的研究结果之一。即在煤层中注入CO2的普遍方法。如加拿大(Mavor et al, 2004)、中国(Robinson et al, 2004)、日本(Nago and Komaki 2004)和波兰(Van Bergen et al. 2004)。在我们进行区域监测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单井注入,浸泡和产能测试收集数据,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中国天然气现货市场形成情况以及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天然气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关系,简要探讨如何在已有的天然气现货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天然气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9.
基于饱和多孔介质热湿迁移模型,针对不同孔隙度、固体颗粒粒径的两种回填料-碎石和细砂与粘土混和物,对含水层中地埋管换热进行模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下水流速较高的砂砾型含水层中,热作用区域集中在来流下游;流速较低的粘土型含水层,不同回填料下的孔壁温差约24h可趋于稳定.据此,可将下游侧支管作为U型管入口以减少热响应测试期间两支管间的热短路,而采用对比实验,有利于在较短的测试时间内获得更准确的地层传热特性.无论是粘土型还是砂砾型含水层,采用孔隙度高、渗透性好的碎石进行回填,有利于钻孔内的对流换热.在饱和粘土层中,以碎石进行回填时,取热工况下单位井深换热量较细砂与粘土混和物回填提高5%~10%,排热工况下提高10%~15%.  相似文献   

10.
共轨柴油机燃烧过程的缸内压力与表面振动以及整机噪声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研究缸内压力对表面振动和整机噪声的影响规律,对缸内压力信号、表面振动以及噪声信号,从时域以及频域上,进行了多工况内在联系的研究,其中包括结构衰减曲线、相干函数曲线分析以及高通滤波的高频压力振荡计算等,并得出了在不同转速、不同负荷下,缸内压力的变化对表面振动以及整机噪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水流诱发的压力脉动是引起水力机械振动进而影响水泵水轮机安全运行的重要原因.为研究不同流量下水泵水轮机尾水管涡带形态的演变,分析空化系数对涡带形态的影响,基于FBM湍流模型,针对水泵水轮机五种典型运行工况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重点比较了不同流量与空化系数对尾水管涡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机组运行在0.5倍和1.1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的是根据台架试验及模拟计算结果得出的多缸发动机进气系统内压力波动与充气效率-转速特性的关系。各缸进气岐管在总管处的交汇产生了一非稳态的进气总管压力波动,该压力波直接叠加到进气岐管本身产生的压力波上从而导致了多缸发动机充气效率曲线在开口进气岐管基础上的变异。结果表明:在发动机转速域上,受进气岐管交汇处压力波动变化形态的影响,多缸发动机充气效率曲线可划分为3个区域:(1)充气效率幅值高于开口进气岐管系统;(2)充气效率曲线向开口进气岐管曲线转换;(3)两者具有相同的形态但前者幅值较低。上述3个子区域的边界即是其进气系统压力波的谐振转速及抵削转速。本文根据上述压力波动机理导出的压力波谐振转速及抵削转速的计算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吻合优于赫姆霍兹等常用模型  相似文献   

13.
14.
董艳芳  王磊  曾召田  金樾 《可再生能源》2014,(11):1687-1693
为了研究地埋管换热器在变负荷下连续运行与间歇运行的换热性能,基于有限长线热源渗流模型建立竖直地埋管钻孔外准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应用叠加原理计算钻孔群中钻孔壁温度场及地埋管内流体温度场。在存在地下水水平渗流的情况下,研究了变负荷连续运行模式下不同渗流速度、不同运行工况及不同钻孔位置对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运行模式下,边缘位置的钻孔及较大的渗流速度能够增强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在间歇运行模式下,地埋管换热器的运行份额越小,其制冷效果越好,反之,制冷效果越差;在间歇运行工况下,土壤温度能在系统间歇期内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更好地提高地热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地炼企业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以来,发行债券逐步成为地炼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其信用风险也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选取8家样本地炼企业,分析研究地炼企业的信用风险特征。受益于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权和进口原油使用权的逐步开放,以及油头化身高化尾产业链的形成,近年来地炼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等均有所提升,同时融资渠道逐步向债券市场拓展,企业信用状况整体改善。但监管升级导致双权配额收紧、环保政策趋严、大规模开展项目建设可能造成企业面临资本支出压力以及地区互保现象严重等,都可能导致地炼企业信用水平下降,进而对其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发区域性信用风险事件。建议地炼企业要规范自身经营,政府部门在放权的同时要严格审查监控,金融机构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充分挖掘企业风险点,在全市场的监督下促使地炼企业完善其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4 真空除氧技术的试验研究4.1 试验装置及其系统本系统是按工业试验系统设计的,试验装置的设计参数和主要尺寸如下: (1) 额定出力,t/h 6.0 (2) 真空度(表压),MPa>0.090 (3) 进水温度,℃35~50 (4) 进水压力(表压),MPa 0.2 (5) 出水溶氧量,mg/l ≤0.05 (6) 除氧塔直径,mm φ500 (7) 除氧水箱直径,mm φ800 试验系统如图4所示。其工作流程如下:软化水箱6中的软化水经水泵加压后,  相似文献   

17.
为定量分析景观格局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以福州城区为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Fragstats景观指数计算软件,应用SCS模型,探讨景观格局变化与地表径流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1~2016年城区景观逐渐趋于向高破碎度、形状复杂、稳定均衡、连接性差的方向发展。1991~2001、2001~2011、2011~2016年,福州城区地表径流分别增加了10.29、1.84、1.57 mm,表明福州城区景观格局对地表径流的滞留作用逐渐增大。景观格局指数与径流量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斑块密度与径流量呈正相关函数关系,景观形状指数、连接度指数、蔓延度指数与径流量均呈负相关函数关系,其中连接度对径流变化敏感性最强,可通过减少景观密度,增加形状复杂性、连接性和团聚程度来减少城市地表径流。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雨洪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能源消费增速是判断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先行指标,但随着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升级、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脱钩是完全可行的。运用脱钩理论及脱钩指数分解模型对北京市2000—2017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脱钩状态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呈现出相对脱钩关系,技术进步带来的能源效率提高是推进"脱钩"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进入新阶段的历史时期,未来能源发展路径在满足安全可靠、绿色低碳、节约优先、智能高效的前提下,到2030年北京市能源消费将达到峰值,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逐步由"相对脱钩"转向"绝对脱钩",并在2033年后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绝对脱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储能及电动汽车领域锂离子电池失效引起的安全事故频现,分析锂离子电池的失效诱发机制,从而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成为研究热点。锂离子电池失效行为呈现诱发因素多、形式种类多、危害损失大、评估探测难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失效机理分析方法需要对电池进行破坏性拆解,无法准确描述和预测电池失效,更无法描述电池组复杂的失效过程。基于多物理场失效仿真分析,从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可靠性角度对事故发生可能性进行描述被认为是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方法。但是,电池组可靠性研究刚起步,也存在着不能考虑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误差较大等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锂离子电池可靠性分析的内涵,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可靠性建模和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锂离子电池组可靠性研究方法,进而提出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失效逐层级追溯结合多物理场耦合建模的失效分析策略,并对其存在的挑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电厂350 MW超临界机组汽轮机低压缸结构,建立了由末5级叶栅通道组成的低压缸通流区域单通道三维模型。选取从热耗率验收工况(THA)降低至1.5%THA的7种运行工况,构建了低压缸蒸汽流量变化全域图谱。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在不同蒸汽流量下对末级汽轮机低压缸低压流场以及温度场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THA工况下,蒸汽能够顺畅地流过低压缸通道;随着蒸汽流量降低,回流涡出现在末级动叶叶根以及中弦后方区域,叶栅通道蒸汽流动混乱度逐渐增强;当蒸汽流量降低到14%THA时,末级动叶进入到鼓风加热状态,蒸汽对末级动叶做负功,末级动叶内功率为负值;当蒸汽流量降低到5.8%THA时,末级动叶吸力面顶部出现小范围200 ℃高温区域;当蒸汽流量降低到3.0%THA时,鼓风加热现象加剧,末级动叶顶部和静叶吸力面的叶尖区均出现了200 ℃高温区域,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低压缸降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