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南地区须家河组须六段为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全区富砂、整体含气及局部富集的特征,是岩性气藏勘探的有利地区。 该区须六段致密砂岩物性差、厚度薄,砂岩与泥岩波阻抗值接近,应用叠后波阻抗反演等技术难以识别储层。通过技术攻关,建立了致密砂岩优质储层预测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 3 个步骤:①从井出发,总结典型地质体的地震相模式,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对致密砂岩储层有利发育区进行宏观预测;②利用岩石物理建模及分析技术,分析不同岩石的物理性质,如纵波阻抗与泊松比等的变化,确定识别岩性的敏感参数和方法;③综合运用多参数反演与叠前反演技术,有效识别优质储层。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建南地区须六段致密砂岩优质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川西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发育三角洲致密碎屑砂岩,砂体厚度大,但含气较好的相对优质储层厚度薄。相对优质储层与作为围岩的致密砂岩和泥岩波阻抗较为接近,利用常规地震方法很难预测该类优质储层分布,而且预测精度差。利用3D3C勘探优势,开展纵波及转换横波联合反演,在储层岩石物理参数敏感性分析基础上,采用"砂中找砂"的预测思路,优选泊松比、P波阻抗多波属性数据体,采用多体交会解释手段,剔除泥岩和致密砂岩,可较好地预测致密砂岩背景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苏里格气田储层识别敏感参数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里格地区储层段砂岩与泥岩的纵波速度、密度和纵波阻抗等参数相互叠置,造成常规叠后波阻抗反演难以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为此,利用测井资料,开展了以地震岩石物理参数分析为基础的叠前储层预测与流体识别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岩石的弹性物理参数能很好地区分砂岩和泥岩;利用储层含气性敏感参数,可进行流体识别。储层舍气性敏感参数研究为此工区开展叠前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苏里格气田某工区储层预测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区位于苏里格气田,储层段砂岩与泥岩的纵波速度、密度和纵波阻抗等参数相互叠置,造成在该区使用常规的叠后波阻抗反演难以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为此,利用测井资料,开展了以地震岩石物理参数分析、弹性阻抗分析、流体替换及AVO 特征分析为基础的叠前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岩石的弹性物理参数能够很好地区分砂岩和泥岩,并确定对储层或含气性敏感的参数;利用不同角度的弹性阻抗不仅可以很好地识别砂岩和泥岩,而且还可以区分气层和非气层;利用AVO 属性可以预测盒8 段砂岩是否含气,但不能预测该气层是否具有工业价值。所有这些研究为在该工区开展叠前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研究提供了依据,使得储层预测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龙凤山气田营城组发育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主力气层营Ⅳ砂组具有孔渗低、单砂体薄(3~5m)、非均质性强、弹性参数差异小等特点,优质储层识别和预测难度大。基于研究区岩样测试和岩石物理分析,优选致密含气砂岩的敏感弹性参数组合;通过叠前道集振幅恢复处理和叠前地质统计反演获取高分辨率的敏感弹性参数体,并利用贝叶斯分类方法识别致密含气砂岩。识别结果与实钻井结果吻合度较高,提高了薄层致密含气砂岩的预测精度,为后期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叶泰然 《石油物探》2005,44(6):632-635
川西坳陷陆相砂岩储层波阻抗分为高、中、低3类,其中储层预测的主要目标是具有低波阻抗特征的高孔渗砂岩储层.通过对储层波阻抗特征、地震资料分辨率、模型正演等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波形的波阻抗特征识别技术.该技术首先通过地震反射波峰、波谷振幅属性的一、二维匹配特征,判断地震强振幅异常的反射极性,识别波阻抗特征;然后再根据地震相特征,判别河道或三角洲砂岩储层,排除非储层陷阱;最终识别出高阻抗致密砂岩与低阻抗高孔渗砂岩.该技术不受地层埋深的限制,在合兴场气田浅层蓬莱镇组进行了低阻含气砂体识别,得出该套储层砂体越厚,孔渗性越好,含气丰度越高,振幅越强的认识,钻井命中率在90%以上;在丰谷气田深层须家河组进行了高阻抗砂体识别,得出一呈透镜体的反射"异常"为低孔渗致密砂体,砂体越厚,孔渗性越差,振幅越强的认识,预测该砂体不利于天然气的储集.  相似文献   

7.
多参数联合反演预测致密含气砂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储层预测的难点在于预测结果的多解性和低分辨率。多参数联合反演预测致密含气砂岩的步骤为:首先利用对地层岩性敏感的自然伽玛曲线来区分砂岩、泥岩;其次利用孔隙度反演剔除致密砂岩,划分有利储层;最后,合理进行含气特征曲线重构反演,有效地识别了含气砂岩储层。通过对川南须家河组致密含气砂岩储层进行综合预测表明:多参数联合反演方法可精细预测致密含气砂岩储层的厚度和空间展布规律,预测结果与钻井解释吻合度好。  相似文献   

8.
马中高  张金强  蔡月晖  李呈呈 《石油物探》2012,51(4):414-419,318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低,含气饱和度变化所产生的地球物理特征变化相对微弱,储层流体识别困难。为此,基于岩石物理参数测试,优选出对含气性敏感的弹性参数组合;利用岩石物理参数关系,推导出基于地震纵、横波阻抗的流体敏感弹性参数计算公式,构建了一个新的含气性识别因子。利用叠前地震资料纵、横波阻抗同步反演结果计算出新的含气性识别因子数据体,对大牛地气田进行了流体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新的含气性识别因子能有效地突出研究区流体变化的影响,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含气性识别能力较强,且具有很好的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3亚段(以下简称山2~3亚段)为该盆地重要的天然气勘探目的层,但该亚段储层薄、厚度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和勘探目标优选难度大。为了准确预测该亚段煤系地层致密砂岩气甜点区、提高天然气勘探成功率,针对该套储层的特征和预测难点,提出了90°相移技术识别河道外形、模型约束波阻抗反演刻画砂体厚度和子波衰减梯度属性识别含气砂体的地震逐级预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山2~3亚段上覆5号煤地震强反射层,下伏储层地震反射能量弱,加之为稀疏二维地震测网、井控程度低,致使致密砂岩气甜点区预测难度大;②所提出的技术方法通过地震逐级预测约束,可以有效地刻画河道砂体分布并识别有效含气储层,提高了对勘探开发目标预测的精度;③基于该技术方法指导部署的勘探开发目标实钻效果好,地震预测结果横向分辨率高,真实地反映了河道及河道砂体的变化特征。结论认为,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二维地震勘探区煤系地层强非均质性、薄储层致密砂岩气甜点区预测的地质难题。  相似文献   

10.
M区深水油田发育深水浊积砂岩,该储层具有岩石物理特征复杂及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利用常规技术手段难以准确预测储层的含油气性。本文首先利用岩石物理分析、AVO模型和井震响应分析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应用叠前AVA同时反演技术求取纵波阻抗、横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等弹性参数;然后利用属性转换技术求取泊松阻抗和烃类指示属性等转换参数,对目标储层做进-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泊松阻抗能很好地区分砂、泥岩,烃类指示属性可预测砂岩的含油气性。最终利用泊松阻抗和烃类指示属性数据体提取的属性平面图,能预测储层的岩性和含油气性分布规律,为探井部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统计岩石物理方法可以定量预测地下岩性和储层孔隙流体分布。根据川中致密砂岩储层的特点,本文选用纵波阻抗和横波阻抗进行二维贝叶斯分类。井数据分类结果表明,利用纵波阻抗和横波阻抗可以较好地区分各种岩性,甚至可以初步识别孔隙流体。因此,将该分类技术运用到反演的地震属性中,得到了目标层段、围岩及储层孔隙流体在横向上的分布。预测的岩性分布基本上反映了目标层位的沉积特点,含气砂岩主要分布在须二段砂体的内部并且在B井两侧富集。  相似文献   

12.
川西白马庙蓬莱镇组含气砂体地震预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马波 《天然气工业》2002,22(Z1):56-59
从测井曲线可知,川西白马庙蓬莱镇组含气砂岩表现了低伽玛和低波阻抗特征,而致密砂体则表现为低伽玛、高波阻抗特征.泥岩表现为高伽玛和低波阻抗特征,这样含气砂岩与泥岩均有低波阻抗特征,故仅用低波阻抗来预测含气砂岩则具有多解性.因此,我们采取了先反演自然伽玛来解决砂岩的预测问题,也就是将高伽玛的泥岩排除了,然后再用波阻抗来对砂岩的含气性进行预测,以实现含气砂体的预测.通过开展川西白马庙地区蓬莱镇组含气砂体的预测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对该地区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深水扇储层砂泥岩纵波阻抗的动态值域范围常常相互重叠,采用常规纵波阻抗反演方法无法进行精确的储层物性描述.为解决此类问题,在探讨"步聪法"优选敏感地震属性组合的基础上,利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储层物性参数与敏感地震属性组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现了储层物性参数的直接反演.该方法在A油田应用取得了好的效果,成功解决了深水扇储层砂泥岩纵波阻抗动态值域范围相互重叠情况下的岩性识别及储层物性描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蜀南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含气性综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一套砂泥岩互层的陆相碎屑岩沉积,砂岩发育,但岩性致密,物性较差,砂岩储层含气后的速度与页岩速度相差不大,在地震剖面上无明显的响应,因而采用常规波阻抗反演和含气检测技术不能有效解决该类含气储层识别问题和含气范围展布问题。根据钻、测井资料分析可知,该套致密含气砂岩储层具有低自然伽马、高孔隙度的测井响应特征,因此可采用自然伽马反演来区分须家河组砂、泥岩的岩性,利用孔隙度反演来剔除致密砂岩,采用含气特征曲线重构技术预测含气储层段,并利用有效的含气检测技术进行含气异常范围预测。通过开展致密含气砂岩储层的地震综合预测研究,获得了蜀南HBC地区储量计算的各类平面图,为落实该地区260×108 m3天然气探明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琼东南盆地储层预测中利用单一的常规纵波阻抗和弹性参数均不能识别目标区储层的难点,选用了泊松阻抗属性分析方法,该方法融合了泊松比和密度2种属性信息,对高孔隙度砂岩和含气砂岩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利用该方法对琼东南盆地X构造目标区油气层的空间展布进行了分析,预测了高孔隙度砂体的分布范围,其预测结果得到了钻井证实.  相似文献   

16.
从测井曲线可知,含气砂岩表现为低伽玛和低波阻抗特性,致密砂体表现为低伽玛、高波阻抗特征,而泥岩则表现为高伽玛和低波阻抗特征,这样含气砂岩与泥岩均有低波阻抗特征,故仅用低波阻抗来预测含气砂岩具有多解性,因此,我们采取了先反演自然伽玛来解决砂岩的预测问题,也就是将高伽玛的泥岩排除了,然后再用波阻抗来对砂岩的含气性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17.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规律复杂,地质甜点预测难度大。为实现高效勘探开发,如何准确识别与预测井间储层成岩相亟需深入研究。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侏罗系超深层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成岩相识别及分布预测研究,认为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与交代作用,可划分为强溶蚀+绿泥石包壳、中等溶蚀+自生高岭石、中等钙质胶结溶蚀、强钙质胶结及压实致密等5 种成岩相。基于测井资料,利用岩石物理参数、物性参数对储层成岩相类型进行了综合识别,确定其垂向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强溶蚀+绿泥石包壳和中等溶蚀+自生高岭石这两种优势成岩相主要位于三角洲主干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储层物性较好,是油层发育的主要部位。基于成岩相与地震纵波阻抗的对应关系分析,发现优势成岩相纵波阻抗相对较低,可通过纵波阻抗的数值分布特征预测优势成岩相分布。因此利用三维地震纵波阻抗反演成果开展了成岩相分布预测,根据纵波阻抗与不同类型成岩相对应关系落实了优势成岩相发育区。结果表明,优势成岩相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的Y301—Y302 井区以及西北部Y1 井区,呈局部连片分布发育。储层成岩相识别可以为超深层地质甜点的分布预测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三叠系是塔里木盆地S油田主要含油气层,三角洲前缘砂岩储集层物性好,但含气后纵波速度趋近于泥岩。以地震多波多分量资料为基础,用测井资料分析确定了有效储集层敏感参数;在纵波、转换波精细标定及匹配的基础上,开展纵波、转换波联合反演,得到了纵波阻抗、横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等参数。用横波阻抗有效识别出砂岩分布特征,用纵横波速度比预测了储集层的含油气性。结果表明,多波资料储集层预测较单一纵波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震正演及流体替换技术,对白云深水区北坡A圈闭SQ21.0砂体钻遇的气层与水层的低阻抗“亮点”特征分别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储盖组合的不同,低阻抗“亮点”的强弱与储层含气性并没有线性的对应关系。在低阻抗“亮点”强弱不能表征含气性的情况下,通过区域岩石物理分析,得到表征流体特征的λρ(λ为拉梅常数,ρ为密度)属性是白云深水区含气性识别的敏感属性。通过叠前反演得到和属性体,预测L3气田东砂条具有较高的含气性。预测结果得到了实钻结果的证实,证明了地震波形联合叠前反演技术在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烃类检测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莺歌海盆地深层具备油气勘探潜力。通过岩石物理及地震正演模拟分析,明确了深层高温超高压领域含气储层地震反射特征及“暗点”型目标的勘探意义,分析了“暗点”型目标的识别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暗点”型目标识别三步法:①“暗点”识别,利用本文提出的FN属性识别出常规叠加剖面上具有Ⅱ类AVO异常的地震弱反射特殊异常体; ②岩性识别,利用砂、泥岩纵、横波速度比的差异识别储层,剔除特殊岩性体造成的假FN属性异常; ③物性预测,利用砂岩孔隙度与纵、横波阻抗的线性关系预测储层物性,识别“甜点”储层。该方法应用到乐东S区,成功发现乐东10-X“暗点”型目标,经钻探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