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能源安全是大国安全和大国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对"能源安全"的定义存在不同的理解。美国政界与学界关于能源安全都强调美国利益和美国霸权,确保石油美元机制的稳定运行。而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为核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对本国需求的满足和安全的保障能力,面向世界构建安全共同体。中美同为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中国深度依赖煤炭,美国倾向于石油和天然气。整体上中美的常规能源储量存在客观差距,未来中国的常规能源储量不容乐观。近年来美国国内石油生产能力正在迅速提升,一次能源消费处于小幅波动、总体趋稳的状态;而中国在2008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一次能源消费国,且中美差距呈扩大化趋势。美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压力明显低于中国,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更为紧迫、形势更为严峻。中美都高度重视且都在切实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预见,中美在未来能源革命竞争中,重点在于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和能源网络布局。中国与美国的能源合作需要超越资源性合作,走向综合技术研发合作。中美需要将能源与全球气候、环境合作紧密结合,共同引领世界能源合作与能源治理。  相似文献   

2.
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及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丹 《中外能源》2013,18(2):1-7
进入21世纪以来,拉美和非洲的石油储产量大幅增长,石油供应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石油消费重心正在转向产油国和发展中国家.2000~2011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长了35.7%,北美和欧洲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居全球领先水平,天然气消费普遍增长.发达国家仍然是能源投资的主体,但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投资也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对煤炭和石油的投资比例均高于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对天然气和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投资比例超过了发展中国家.欧美引领着新能源的发展,但由于中国和印度的拉动,亚洲地区有可能成为全球新能源中心.气候变化问题使能源安全的内涵扩展到对环境的影响.此外,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增速位居全球第一,未来可能会影响对其他地区的出口.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使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首先,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是中国的不二选择;其次,维护海外投资利益已成为中国构建新的国际关系的重要考量;第三,需要重新考虑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外交;另外,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主导作用、以何种政治姿态影响和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以及如何与周边国家及欧美等国解决能源争端、领土争端和贸易争端,是我国面临的又一挑战.中国要注重能源大国在能源安全中的作用,有区别地与具有不同能源安全利益诉求的国家开展能源外交,在全球能源对话中要积极倡导能源贸易“去政治化”,提出既有利于世界能源安全又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2002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能源》2003,25(7)
2002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为94.05亿toe,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平均占37.45%、天然气平均占24.26%,煤炭平均占25.49%,核能平均占6.49%,水电平均占6.30%。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一般占40%左右,天然气一般占22%左右。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所占比例由2001年27.  相似文献   

4.
舟丹 《中外能源》2013,(2):92-92
全球能源格局主要发生了三大变化:首先,石油供应多元化,随着北非、拉关等石油探明储量和产量的增长,以及北关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全球可能形成中东、北美和非洲三个石油输出中心;第二,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石油消费进一步上升,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在非洲和拉美等新兴资源国展开了资源竞争;第三,新能源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使得国家间能源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能源贸易争端加剧。  相似文献   

5.
特朗普任职美国总统后,其能源政策向传统化石能源倾斜,美国已成为增长最快的能源生产国,其有望在2020年左右实现能源独立。目前我国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油气等优质能源需求仍将增长。中美两国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的角色正在发生变换,两国在能源领域的传统竞争关系有望缓和,合作潜力逐渐凸显。2016年以来,美国对我国油气出口大幅增长,双边油气合作已形成良好局面,未来仍有较大增长潜力。扩大中美油气贸易规模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我国能源国际合作水平,促进能源合作多元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平衡中美贸易逆差,有利于巩固发展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6.
赵前  杜伟 《中国能源》2014,(3):9-13
2013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有所减弱,国际能源供需格局稳中有变,消费东移、生产西移的趋势愈加明显.从能源结构看,全球油气供需格局深刻调整,价格与贸易流向变化显著;煤炭消费总量和增速继续上升,但地区消费的不平衡性加剧,贸易流向有所改变;煤炭、天然气的相对价格变化导致各国电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全球核电消费继续下降,欧美各国在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上愈加谨慎;水电发展区域性突出;风电行业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光伏产业则呈现复苏态势.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是世界第五大能源生产国,是重要的油气生产国,也是美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商.美加两国能源供需高度依赖,地理优势不言而喻,因此两国油气合作十分紧密.但近年来美国“能源独立”的形势锐不可当,基于政治和经济考量,加拿大正在考虑油气出口贸易渠道多元化,重视扩大与亚洲新兴市场的合作.中国企业如何在这一轮合作中寻找既符合国家利益又适应他国能源战略调整的合作之道,是目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5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为105.371亿t油当量,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平均占36.41%(比2004年36.84%下降0.43%)、天然气平均占23.49% (比2004年23.67%下降0.18%),煤炭平均占27.80%(比2004年27.17%上升0.63%),核能平均占5.95%,水力平均占6.35%。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一般仍占38%左右,天然气一般占23%左右。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所占比例由2001年27.6%、2002年24.62%下降到2003年23.36%、2004年22.26%、2005年21.60%,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油气资源发展趋势来看,产量和消费量逐年攀升,当前世界油气资源虽然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中东仍是世界油气资源的核心区域。世界油气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非经合组织国家引领石油需求急剧增长,而亚太地区则引领天然气需求迅速增长,全球石油贸易中心东移,天然气供应日趋多元化。全球油气供需格局大变革和地缘政治态势不稳定,使世界油气市场面临诸多潜在风险。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油气需求持续增长,面临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和资源利用率较低、对外依存度较高和核心技术不足等困境。在全球油气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应在提高新老油气田和非常规油气田勘探开发程度的同时,完善油气田勘探开发制度,增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强海外油气开发与合作。在海外合作中,尤其要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大油气项目。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全球能源治理的宏观背景发生了明显变化。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传统的全球石油供给版图逐步改变。(1)世界石油生产中心呈现出"东降西升"的趋势,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冲击致使欧佩克的能源生产权力逐步衰落。与此同时,美国石油产量激增打破全球供应平衡。美、俄、沙特共同主导全球石油生产和供应格局。(2)全球石油生产呈现"多中心化"发展趋势,多种新兴供应源相继出现。(3)全球能源消费的主流已从"碳化"转向"脱碳化"。  相似文献   

11.
<正>伊朗油气产能和出口量的释放,将对全球油气供需形势产生深远影响。2016年年初至年中,欧美制裁或将撤销,预计将有大量浮仓释放。伊朗原油日产量有望提高30×104~50×104bbl,出口量有望提高50×104bbl/d左右。2016年年中至年底,伊朗逐步加大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上游投资逐步加大,部分关闭油井重启,其日产量将比当前提高80×104~100×104bbl。同时,近年全球石油消费总量增长缓慢。美国"页岩油气革命"使得北美油气进口大幅度萎缩;欧洲能源消费触顶,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降低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石油进口的增长也因此被大幅度抵消。在全球油气供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是全球油气生产大国,与日本的经济互补性强,但双方的能源合作尚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俄对日石油出口仅占日本石油进口总量的4%,在日本进口的LNG中来自俄罗斯的气源仅占9%,两国在油气合作方面应该大有潜力可挖。中日两国一直在寻求通过油气进口多元化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日俄能源合作对中俄能源合作会带来冲击和影响。对于与中日两国的能源合作,俄罗斯所持态度一直比较中立。俄罗斯采取保障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出口多元化的对外能源合作策略,而且其油气出口重心不在亚太地区,再加上日本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意图,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中日在与俄能源合作中的竞争不可避免,且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日本一直在与俄罗斯能源合作问题上排挤和提防中国,争取与俄罗斯开展长期稳定的油气合作,对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中日两国在与俄罗斯能源合作中的竞争关系,树立竞争意识,力争在与日本的竞争中取得先机。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能源行业结构变革的机遇。加快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步伐,为中俄能源合作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但中国依然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伴随着经济新常态,中国能源行业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明显放缓,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石油消费持续增长,成品油供需宽松程度加剧,天然气消费增速明显放缓。这些特征有的与世界能源行业发展大势一致,有的则具有比较明显的中国特色。今年是中国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哈萨克斯坦以其丰富的油气等资源储量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中哈能源合作具备很好的现实基础,两国在能源供需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能源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但中哈能源关系不仅受到双边关系的影响,还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各大国极力谋取哈萨克斯坦能源的战略行为,为中哈能源合作带来了一些挑战,其中以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为代表。研究结果表明,两国能源合作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多方面的助力与阻力并存:地理位置相邻、政策对接顺利、全球能源形势有利以及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等条件,助力中哈深化能源合作关系;而哈萨克斯坦国内社会矛盾与中亚国家间矛盾突出、国际能源竞争激烈以及"中国威胁论"等阻力则阻碍了两国能源合作的推进。因此,应该加快建设中亚能源走廊以挖掘里海周边地区的能源潜力,坚持"走出去"战略,多元化能源合作方式,完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联合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应对风险,妥善处理好相关利益国的竞合关系,以促进两国能源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升温。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油气资源分布不均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虽然油气产量与消费量总体平衡,但地区产消布局极不均衡,未来油气资源接替主要依赖于地质条件更为复杂的区域。虽然近年来我国在获取海外油气资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建成非洲、中亚—俄罗斯、南美洲、中东和亚太5个海外油气合作区域,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能源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基本形成,但油气供需失衡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利用海外油气资源面临来自石油消费大国、石油生产大国、跨国石油公司以及资源国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和保障措施。首先,国内几大石油公司要有全局意识,协调发展;同时要坚持与资源国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不能只以海外权益油气产量为单一目标,要同时兼顾技术发展,形成一体化产业链;要注重进口来源多元化,分散风险。管道气源可考虑中亚—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近期不宜到中东和北非地区开采油气资源,可通过贸易方式获取。针对全球油气资源的研究要与时俱进,我国政府也应给予石油公司最大限度的支持,同时要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运行。作为全球油气消费大国,中国却因缺少定价能力而不得不支付油气市场"亚洲溢价"。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投入运营有望改变这一局面。"十三五"期间,中国将积极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降低管输气价,逐步开放生产、销售气价,实施气、电价格联动。推进天然气接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受到影响,能源需求大幅下降。沙特率先打响"石油价格战",主要产油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美国页岩油气受到的冲击最大。面对当前形势,低迷的油气需求和低油价仍将持续较长时间。但超低油价是短期行为,后疫情时代全球能源将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能源供需格局加速重构。未来相当长时间,世界油气供给格局仍将由美国、沙特、俄罗斯主导,但将面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日益严峻挑战。低油价已对我国石油上游产生重要影响。主要建议:一是我国要警惕较长时期的高油价;二是石油公司勘探投资不能减;三是加强油气科技的自主创新,降本增效是关键;四是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18.
美国“能源独立”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兴球 《能源》2012,(9):92-94
美国能源独立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有利条件,建设一个有利于美国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中国可从中得到有益启示。 近年来,由于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获得成功,新能源技术研发有新的突破,美国综合能源(含煤、油、气、电等)自给率从2005年的69%上升到2011年的81%,推动美国“能源独立”战略有了新的进展,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能源独立”之难美国是当今世界人均能源消赞最多的国家,虽然本国资源十分丰富,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还做不到自给自足,完全独立供应。美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煤炭、核电、水电为主,辅以太阳能和部分生物质转化而成的液体燃料。依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2012年新能源展望》。2011年美国能源消费中,煤、电是完全自给的,其中煤在美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为22.1%,出口量占总产量的8.9%。核电、水电100%自给。天然气自给率不断升高,2011年达到93.6%,只是从加拿大进口了少量天然气。能源消费的主打产品石油则主要靠进口,2011年美国消费原油8.336亿吨,自产原油2.821亿吨。加上其他液体燃料约7220万吨,自给率为41.3%。如果单独计算原油的消赞量,自给率只有37.2%。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石油市场上,欧佩克、经合组织(及其下属的国际能源署)的实际作用已明显降低,不少人把目光聚集在4个油气大国(美、中、俄、沙特),即油气G4上。美国是世界一流的油气生产国和消费国,并将成为重要的出口国,而且还拥有影响世界油气市场的巨大软实力。俄罗斯是全球名列前茅的油气生产和消费大国,油气出口市场贸易量居世界首位,并且拥有巨大的资源潜力。沙特是世界头号石油生产和出口国,以及日趋重要的油气消费国,是欧佩克和中东石油政策的"领头羊"。中国是重要的油气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大国,影响世界油气市场的软实力正快速增长。中国也是油气G4中唯一的油气进口大国,已成为世界各大石油国激烈争夺的出口市场。当然,油气G4自身在发展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以美国页岩革命的成功为拐点,世界油气市场已形成新的格局。总体上供大于需的局面使消费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生产和消费中心日趋多元化;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弧形带成为油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金融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石油交易已成为金融衍生品;合作共赢成为世界石油格局的主流。面对世界油气新格局,中国应加速对油气产业链的全面改革,增强油气实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时要深入研究油气G4,重视油气G4间的合作,全方位利用多种平台,促进引领国际油气合作。  相似文献   

20.
舟丹 《中外能源》2014,(12):40-40
<正>当前,北美页岩油气繁荣正在引发全球石油市场的一场大变革,美国在石油市场中的地位异军突起。页岩油气革命深入改变着全球能源市场。随着页岩油气产量不断激增,美国开始冲击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石油霸主"的地位。华尔街投行高盛集团发布报告认为,美国页岩油行业的繁荣发展已经创造出"石油新秩序",其影响力将超越欧佩克。高盛集团在其报告中表示,美国的页岩油将会取代欧佩克,成为原油生产的最大决定性因素;与此同时,欧佩克正在失去定价权,全球石油生产量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由于美国这匹"黑马"的闯入,世界石油市场供应更加充裕。与此同时,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原油市场从原来的供应偏紧转为供应过剩。在双重压力之下,国际石油价格步步下行。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累计下跌近30%。普氏能源资讯全球石油编辑总监埃斯瓦瑞·拉马萨米认为,国际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失衡。全球主要经济体发展增速放缓,导致需求疲弱,但中东维持高产,美国新增石油产能不断提高,进口进一步减少。在专家看来,原油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