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产量递减阶段,准确进行产量评价对开发调整方案编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产量递减模型主要有指数递减、调和递减和双曲递减,但它们在产量递减后期的预测精度较差。针对该问题,运用反映渗流特征的油水相渗关系式,结合油藏工程方法和物质守恒定律,建立了水驱油藏理论产量递减公式,并在江苏油田高6断块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理论递减率受递减初期产量、油相指数及油藏可动油储量等因素的影响,应用文中公式对水驱油藏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可以解决传统递减后期预测不准确的问题。研究成果可为油田产量评价及产能预测提供理论指导,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水驱油田产量递减规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3.
从水驱油田递减率方程出发,结合含水上升率方程及相对渗透率曲线,从理论上推导出定液量和定生产压差条件下的自然递减率与含水上升率的关系表达式,使其与目前含水上升规律研究成果及相渗研究成果相匹配。在定液量的条件下,自然递减率与含水上升率的变化规律一致;在定生产压差的条件下,自然递减率主要受无因次采油指数的影响,随含水率的变化呈现出三种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水驱油藏开发后期提液稳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提液是水驱油藏开发中后期保持稳产,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有效开发模式,提液时机的选择与提液指标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后期开发效果。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某具体水驱油藏开发实例,综合运用Logis- tic旋回模型、油流入井动态曲线法以及稳产期地层压降与注采比的关系等油藏工程方法,系统分析了提液时机、提液条件以及水驱油藏开发中后期合理采油速度、油藏注采比和井底流动压力界限等主要技术指标,对水驱油藏中后期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驱油藏开发后期提液稳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液是水驱油藏开发中后期保持稳产,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有效开发模式,提液时机的选择与提液指标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后期开发效果。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某具体水驱油藏开发实例,综合运用Logistic旋回模型、油流入井动态曲线法以及稳产期地层压降与注采比的关系等油藏工程方法,系统分析了提液时机、提液条件以及水驱油藏开发中后期合理采油速度、油藏注采比和井底流动压力界限等主要技术指标,对水驱油藏中后期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及水驱特征曲线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常规产量递减规律和水驱特征曲线不能很好地反映低渗透油藏的生产特征。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性,利用低渗透的渗流理论,推导出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方程和水驱特征曲线方程。由分析得出:进行低渗透油藏的产量递减、低渗透油藏的含水率和水驱曲线分析时,必须考虑启动压力的影响。启动压力越大,初始产量越小,但有启动压力的递减速率比没有启动压力的递减速率要小;且累计产量随启动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在其它相同情况下,当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时,含水率就越大。启动压力梯度影响低渗透水驱油藏水驱曲线。表1参5(杨正明摘)  相似文献   

7.
注水开发油田产量自然递减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注水开发油田产量自然递减率分解成含水上升因子和产液量自然递减率2个部分,研究推导出其关系公式,并制作出了相应的图版,以便于分析产液量和含水对产量自然递减影响所占的比例,从而在油田开发中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将研究方法应用于明寨油田8年产量统计分析中,确定了油田的最高综合含水率。  相似文献   

8.
从递减率定义出发,建立了水驱油藏产油量递减率与综合含水率、采油速度、含水上升率、产液量变化率4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变化关系式,提出一种产油量递减率影响因素分解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量化每个影响因素对产油量递减率的贡献大小,明确产油量递减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油田下步调整挖潜、减缓递减的措施提供依据。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油田实际产液量变化要求,且具有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易于矿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产量自然递减类型的综合判断及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目前常用的产量自然递减类型判断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根据Arps产量递减理论及油田实际生产数据,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价,通过实例说明了综合判断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同时将油田产量自然递减率分解成产液量自然递减率和含水上升因子2个主要部分,分析了产液量和含水对产量自然递减率影响所占的比例,并预测了开发指标。  相似文献   

10.
水驱特征曲与产量预测模型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甲型和丙型水驱特征曲线及产量预测模型的基本关系式;并将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预测模型进行联立求解,建立了含水率与开发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同时给出了不同开发年限的含水率,年产油量与累积采油量等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经萨玛特洛尔油田的实例计算应用,认为该方法用于油田开发动态预测,既解决了水驱特征曲线预测中缺少时间因素的问题,又解决了产量预测模型中缺少含水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产量递减规律与水驱特征曲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了不同条件下Arpa、Logistic产量递减方程与不同水驱特征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这2个油田开发基本规律不再完全孤立、互不相关。研究表明:在油田渗流条件保持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符合某一递减方程的油相渗流特征,若能与水相渗流特征一起构成某一种水驱特征曲线的油水相渗比值关系式,那么产量递减方程与水驱特征曲线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在油田渗流条件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若QW+nQ。保持为某一常数,那么水驱特征曲线I-Ⅲ的产量递减方程均服从双曲递减,水驱特征曲线Ⅳ[m=1]产量递减方程服从调和递减;若Qw nQo=kexp(st),水驱特征曲线Ⅳ[m=1]的产量递减方程服从Logistic产量递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水平井底水突破的位置。根据水平井的产量公式,推导出与垂面径向流的渗流阻力相应的生产压差。假设垂面上的生产压降满足对数分布,可得到考虑重力影响的底水脊进速度公式,并推导出油井的见水时间方程。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底水首先从水平井中部突破,并且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底水脊进的速度会加快。合理增大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和避水高度,可以推迟油井的见水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缓油藏递减阶段产量的递减,应对影响产量递减的因素进行研究。将递减率、采油速度概念相结合,提出递减影响因素权重分析方法,通过实例计算证明权重分析法是有效的,同时引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产量递减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分析。两种方法相互补充,可以为减缓递减措施的选取及开发技术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气藏生产数据连续性较差,传统的递减阶段整体分析方法,不论Arps 方法还是修正的衰减递减分析方法,预测效果都较差。通过预测值与实际生产数据差值所建立样本空间的标准偏差分析入手,发现对于低渗透气藏呈现多段弱台阶分布的实际数据而言,分段递减分析效果远好于整体递减分析,且易于在Excel 中实现,使用简便、准确、高效。对于产量波动大,生产数据离散分布的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气藏,推荐使用该方法进行递减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层状油气藏生产问题,建立了考虑表皮系数的双渗油藏单井产量递减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求解,运用Stefest数值反演方法绘制了Blasingame产量递减特征曲线,最后对产量递减曲线形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产量递减曲线介于均质油藏与双重介质油藏之间,且产量递减特征曲线分为4个阶段;产量曲线出现相对平缓的...  相似文献   

16.
砂岩底水油藏底水锥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于砂岩底水油藏开采特征有别于灰岩底水油藏,因此有必要研究砂岩底水油藏的开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三相黑油模型分析了单井产油量,储层沉积韵律,垂向水平渗透率比,夹层大小及位置,边底水能量,油水粘度比,距,油井射开程度以及油水毛管压力等9种因素对砂岩底水油藏开采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克拉玛依油田油藏类型复杂多样,通过用指数递减、年绝对油量递减及经验公式等方法研究不同类型油藏产量的递减规律,建立了分类油藏产量预测及控制模型,确定了各类油藏不同开采阶段的合理递减指标,应用预测模型对所对应的油藏产量进行递减趋势预测,并进行产量递减控制因素研究,确定了影响递减规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递减曲线在油田开发后期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随着油田的开发,油藏综合含水逐渐增高,在油藏动态分析和最终采收率预测中,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递减曲线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果将二者结合应用,就可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油藏的可采储量和剩余开采年限,为油田开发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特低渗油藏水驱后热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朝142—69井、朝144—64井、朝91-dy77井进行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分别对这3口井蒸汽吞吐 的主要注采参数(注汽速度,周期注汽量及周期注汽量递增率、焖井时间)进行了优选。还研究了井底 蒸汽干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和生产井排液速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砂砾岩储层微观水驱油试验表明:水驱时水线推进易在砾石处发生绕流、卡断现象,造成水驱采收率低于一般砂岩储层。水驱剩余油主要在注入水尚未波及到的中低渗透层和发生注入水“海恩斯跳跃”处。注聚合物驱可降低储层非均质影响及“海恩斯跳跃”形成的剩余油饱和度,提高注水采收率12%以上。建议双河油田扩大高温聚合物试验区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