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油藏层间剩余油潜力宏观评价主要依赖于剩余油监测测井以及取心井的综合分析,但油藏取心井及新测井比例很低,难以满足综合评价需要。因此建立了一种利用丰富的日产生产数据测算小层含水概率并评价层间相对水淹状况的方法。该方法仅应用日常生产数据、简捷易行、可操作性强,能够量化评价中高含水期油藏层间相对水淹状况,为油藏综合调整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在尚店油田滨79块和胜坨油田坨142块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方法评价结果可靠,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评价油田注水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通过对中原油田马厂区块注水开发的研究,综合利用岩心分析和测井资料对以剩余油饱和度为核心的产层参数进行定量评价,提出用改进的阿尔奇公式求剩余油饱和度Sos,用驱油效率评价水淹级别,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水淹层解释软件,从而使水淹层评价工作趋于精确化、系统化、规范化,提高了剩余油评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埕岛油田各区块目前已相继进入中-高含水期,水淹类型属于盐水水淹。随着水淹程度增强,地层电阻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具有多解性,电阻率减小量与水淹程度的关系一直难以界定,给盐水水淹层的定性解释和定量评价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基于埕岛油田22F井区的实际地质情况,对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重构水淹层指示参数定性判识水淹层的方法,并通过模拟水驱油实验来验证变倍数物质平衡法在盐水驱油油藏动态变化中的适用性。在实际测井资料处理过程中,采用变倍数物质平衡法求解混合液电阻率、含水饱和度以及产水率等水淹层关键参数,其定量解释结果与重构水淹层指示曲线及生产测试结论相吻合,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评价油田注水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 ,通过对中原油田马厂区块注水开发的研究 ,综合利用岩心分析和测井资料对以剩余油饱和度为核心的产层参数进行定量评价 ,提出用改进的阿尔奇公式求剩余油饱和度Sos,用驱油效率评价水淹级别 ,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水淹层解释软件 ,从而使水淹层评价工作趋于精确化、系统化、规范化 ,提高了剩余油评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扶余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阶段,受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影响,油层水淹状况复杂,给油田进一步开发带来较大困难。为了准确判别水淹程度,确定剩余油富集区,提高主力油层挖潜效果,根据水淹层录井响应机理,通过对井壁取心应用岩石热解、核磁共振及荧光显微图像等录井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结合试油井、投产及密闭取心井资料,优选适用的参数,建立了适合扶余油田的水淹层录井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录井水淹层水淹程度判别方法和水淹层剩余油富集状况判别方法,在扶余油田完成了13口井的水淹层评价工作,水淹程度识别准确率达到86.4%,油水层综合解释符合率达93.7%,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埕岛油田油层的水淹类型主要是盐水水淹,地层电阻率随水淹程度增强呈现单调递减的特征,但地层电阻率递减量与水淹程度关系极其复杂,至今还没有有效识别水淹层及其水淹程度的方法。为此,提出了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水淹层预测模型,首先结合埕岛油田实际测井和测试结论将水淹程度划分为未水淹、弱水淹、中水淹、强水淹和特强水淹5个水淹级别,并进行测井特征参数与水淹程度相关性分析,依此优选能更好反映水淹程度的测井特征参数;其次,利用提取的测井特征参数与测试结论建立靶区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学习样本库;最后,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对判识样本进行水淹层预测,并用当前深度学习分类效果较好的Adaboost算法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概率神经网络水淹层预测精度提升了10%,有效地提高了盐水水淹层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T油田实际地质特点,对比分析了几个常用饱和度模型,优选了印度尼西亚模型作为该地区目前含水饱和度的计算公式。在岩石物理实验基础上,研究了混合液电阻率的确定方法,提出分岩性确定岩电参数。经实例验证,该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进行目前含水饱和度的定量解释,应用效果较好,解释成果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8.
朝阳沟油田水淹层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大庆外围朝阳沟油田属低渗透岩性、岩性-构造油藏,由于受岩性、沉积微相、微构造及断层等因素的控制,油水关系较为复杂,注水开发后层内水淹机理及水洗状况更加复杂,水淹层解释较为困难.根据朝阳沟油田密闭取心井分析资料及已投产井井壁取心分析资料,建立了该地区低渗透油层水淹层的解释评价方法,主要通过井壁取心热解、饱和烃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分析等录井新技术,建立了图版法、谱图法、图像法等评价方法,在朝阳沟油田应用47口井,综合解释符合率达83.1%,为射孔层位拟定和加密区综合调整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量相渗透率实验样品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含水率和含水饱和度实验数据进行适当变换,在两者之间直接建立数学关系式的方法,改变了传统分流量方程中含水率和含水饱和度利用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作为中间变量建立关系的作法,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关系式在水淹油层解释中的应用,使建立区域性的水淹层动态解释模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吐哈丘陵油田水淹层轻烃解释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丘陵油田为吐哈油区主力油田。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为了进一步判断油层的水淹程度,实现有效开发,从录井轻烃分析技术角度阐述了油层水淹程度解释评价的参数选择、途径与方法,以轻烃分析和水淹层的表现特征为依据,归纳总结了4种方法—轻烃色谱图解法、轻烃图板解释法、单井多参数纵向连续解释法和单井三参数棒状图解法。应用这4种方法进行解释评价的原则是,首先利用轻烃色谱图解法初步定性判断储集层水淹程度,而后应用单井多参数纵向连续解释法和三参数棒状图解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揭示储集层内部及之间的水淹程度差异,进而实现油层水淹程度的有效识别。两年来丘陵油田利用该系列轻烃分析解释评价方法,相继对该油田老油区10口开发井进行了连续采样分析和水淹层解释评价。经16个层试油验证,解释符合率达75%,证实这一方法有效、可行。从而为哇哈油区水淹层解释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往一般采用单项参数或者将各层的储层参数罗列在一起评价储层层间非均质性,未将多参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量”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方法进行发展和创新。本文应用多种储层参数,求取其综合评价值,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定量地评价了储层层间非均质性。采用该方法的描述结果与已取得的地质认识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2.
含水上升率是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和指标预侧的关键参数。文中基于甲、乙、丙、丁4种水驱特征曲线,推导出了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的理论关系式,并结合相渗曲线关系式,确定了含水上升率表达式的系数。在渤海C日油田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理论含水上升率在含水率为50%处达到最大值,特征曲线关于该点对称;基于乙、丙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理论含水上升率曲线,随含水率升高始终呈下降态势;基于丁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理论含水上升率曲线,以中高含水期为转折点,呈先升后降的变化态势。通过将理论曲线与C日油田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油田适用的水驱特征曲线为丙型水驱特征曲线。由此可见,可以利用含水上升规律进行水驱特征曲线的判别选取。  相似文献   

13.
在新型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基础上,结合物质平衡方程和Welge方程,导出了一种新型含水率预测模型,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得到Logistic模型。新型含水率预测模型中待定系数与开发动态和地质静态参数变化关系明确,使得许多控水措施更具理论支持。同时,针对目前已有油水相渗曲线与Welge方程结合还无法得到Logistic模型、Goempertz模型以及Usher模型的问题,以及新模型推理过程中要保持开井数不变等条件限制,提出了联解法和直接法建立含水率预测模型。通过两种方法拓展,使得含水率预测模型丰富、多样,能够完全满足描述复杂多样的油田含水率与时间变化过程。后经实例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其他油田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大孔道的存在导致注入水快速突窜到生产井,使油藏快速水淹,降低了水驱波及效率,从而导致采收率下降.为了加深对大孔道的认识,确定高含水油田大孔道参数,在充分利用油田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渗流理论,推导出产油井中无效水量的数学模型;再根据高速非达西渗流公式和Carman-Kozeny公式,定量描述注采井间大孔道的渗透率和孔喉半径.以油田现场常用的反五点井网为例,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对井组间产水量进行劈分,计算得到井组间大孔道的渗透率和孔喉半径等参数.以杏六中油田为例,利用新方法定量描述大孔道参数,并以试验井组间无效水量为依据判断大孔道的存在情况,大孔道参数的计算结果证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影响断层封闭性的7种主要因素,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断层封闭性贡献的大小,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断层封闭性进行定量评价,建立了断层封闭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坨28断块内7条断层在沙二段的封闭程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注水开发效果吻合较好,证明该方法可信。  相似文献   

16.
特高含水期厚油层细分挖潜方法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8,他引:5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厚油层细分注水,是根据吸水剖面、分层测试成果等资料计算出不同沉积微相储层的累积注水倍数,确定出厚油层内无效注水部位。通过砂体剖面图追踪厚油层内夹层的发育状况,利用物性夹层作为隔层,通过长胶筒封堵底部高吸水部位,改善厚油层顶部的吸水状况;对注水层段多,但层段内存在吸水差异较大的厚油层的注水井,进行层段优化重组,改善差油层吸水状况:对油层多、油层间隔层小、吸水差异大的厚油层注水层段,利用长胶筒封堵技术将与高含水主要吸水层邻近的薄层进行封堵,实现厚油层细分注水的目的。试验表明,该做法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控水挖潜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综合各种地质信息后分析认为,渤中25-1南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主力油层为浅水三角洲相相沉积.在岩心观察和测井相分析的基础上,把浅水三角洲相划分为分支流河道、天然堤、决口和分支流河道间四种微相.各微相平面形态为分支流河道间夹分支流河道和天然堤,有时决口也发育在天然堤外侧.根据河道形态和沉积机理,分支流河道可分成两种类型底负载型和混合负载型,阐述了这两种河道各自特征并做了比较.由于河道窄,明确分支流河道期次、类型和分布是预测有利储层及布置井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油井提液已成为改善开发效果、实现稳产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明确非均质油藏特高含水期提液水驱油机理的特殊性,以胜坨二区沙二段74-81为实验模拟单元,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特高含水期提液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采收率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层提液水驱初期的含水率先降低再升高,且上升趋势变缓,能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但不能仅靠增大水驱压差来提高采出程度;对于多层提液水驱,常规水驱时层间非均质性越强,低渗透层受高渗透层的干扰越严重,难以建立有效的驱动压差,从而导致采收率低,相反,渗透率级差越低,其采收率越高.提液能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其效果主要受储层非均质性、提液幅度及注入量的影响.对于提液水驱,提高水驱压差能够提高高渗透层的水驱波及效率,改善低渗透层原油的动用情况;同时,驱替速度与剥蚀速度的平衡也关系到提液提高采收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密闭取心资料对相对渗透率实验得到的分流量关系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油藏条件下的分流量曲线,通过对油藏条件下的分流量曲线进行内插,建立油水同层初期含水率解释图版.油水同层初期含水率解释图版可以根据储层空气渗透率和原始含油饱和度查得储层初期含水率,从而界定开发井射孔井段、预测单井产能等.利用葡西试验区11口井单层射孔资料验证,该方法解释符合率为82%.  相似文献   

20.
油藏规模序列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区域资源量的方法。文中以对传统油藏规模序列法进行提升改进为目的,介绍了一种基于图形法的油藏规模序列计算流程和原理。首先,简要说明了油藏规模序列法的基本公式原理;然后,重点对该方法的图形化计算流程、分段参数设置、归位计算算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接着,引入了学生t分布校验和概率分布等手段来提高计算的可信度。文中还结合四川盆地南部某气田数据,对图形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全新的展示和分析,并对传统方法与图形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对下一步的改进进行了展望。与传统油藏规模序列方法相比,图形法在过程直观性、结果的详细程度及可信度等方面都有了大的提升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