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农村小学教室室内热环境是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为考察关中地区农村小学教室冬季室内热环境状况,本文选取周至县竹峪镇中心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冬季室外风速、室内外温湿度、壁面温度等热环境参数进行现场测试的同时,以问卷方式对冬季室内学生的活动量及衣着状况进行调查。针对测试数据及调查结果,利用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与实际热感觉投票AMV对教室室内热环境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并根据现存教室热环境质量中的不足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郝梦  任权 《城市建筑》2022,(15):159-162
小学作为初等教育的场所,舒适的室内热环境是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前提。为了解寒冷地区农村小学室内热环境状况,本研究以邯郸市复兴区霍北村小学为对象,实测冬季室内外温湿度、室内风速、壁面温度数据,同时对学生的活动量、衣着状况进行观察,采用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对教室的热舒适度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得知教室大部分时间处于II级热湿环境,并有少部分时间处于III级热湿环境,学生不能达到最佳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最后,针对室内热环境欠佳的状况,结合建筑节能减排措施,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衡阳地区高校学生宿舍在夏季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的热环境与热舒适度,对衡阳地区某高校学生宿舍室内的环境参数进行现场测试,并同时对宿舍常驻学生进行了室内热湿环境的主观问卷调查.通过对调研结果分析发现,夏季自然通风条件下,宿舍室内的热感觉为热,相对湿度较高,室内通风效果不佳,63%的学生对宿舍室内的热舒适性表示不满意.利用适应性PMV模型计算得出夏季宿舍室内的热湿环境处于Ⅲ级标准,室内热环境较差.通过线性拟合得到预测平均热感觉PMV与操作温度top的关系式,研究结果得自然通风下学生宿舍夏季室内可接受温度为23.9~28.6℃,室内的热中性温度为26.3℃.  相似文献   

4.
李久芳  吕宁 《福建建筑》2012,(8):104-106
高校教室是广大师生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室内环境之一,因此研究教室室内的热舒适度、改善教室内空气环境和质量,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对提高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现场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某教学楼教室的热舒适度进行研究,得出室内通风状况、人员密度等因素对室内PMV、PPD、温度和湿度等指标的影响规律,对了解和改善南方地区高校教室冬季室内热环境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夏热冬冷地区自然通风学生宿舍春季室内热环境与热舒适状况,采用现场环境参数测试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桂林市某高校宿舍热环境和人体热感觉进行调研,运用统计学分析法对服装热阻、热感觉(TSV)和操作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春季服装热阻与操作温度负相关,操作温度每升高1℃,服装热阻减少0.0529clo;该地区春季热中性操作温度为21.8℃,实测及TSV所对应的80%可接受温度范围分别为20.29~27.29℃和15.3~28.4℃,可接受相对湿度上限为83%.该结果可为桂林高校宿舍热环境与热舒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冬季供暖期间对哈尔滨市住宅、办公建筑、宿舍和教室4种建筑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连续跟踪测试和热反应主观调查,得到不同建筑室内热环境的特征参数及人体热反应特征和热中性温度。结果表明:4种建筑环境的室温都接近ASHRAE 55中冬季热舒适温度上限值,热中性温度接近ASHRAE 55中冬季室内热舒适温度的下限值;办公建筑和教室中的热中性温度低于住宅和宿舍的,这2种环境中的人们更偏好稍凉环境;住宅和宿舍中人们可以采用更灵活的适应性调节而获得更大的热舒适感;供暖季80%和90%热可接受的温度下限均低于冬季热舒适温度下限值20℃。从人体热适应性的角度出发,宜充分利用人体对严寒地区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性,适当降低供暖温度,营造既舒适又节能的冬季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呼伦贝尔市农村住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状况,本文选取两户农宅对其室内外空气温湿度、室内风速、平均辐射温度等进行了测试计算,并对当地及住户的衣着、活动量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根据测试和调查结果,选择操作温度指标和热感觉投票值线性拟合方法对室内热舒适进行评价。最后,针对各项室内热环境缺陷,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与建议。本文为严寒地区农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的设计与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地区高校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教室室内热环境。利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的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描述了教室室内热环境状况,得出了该环境下学生可接受的热环境范围,分析了预测热感觉与实测热感觉的差异以及风速对热感觉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教室室内热环境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9.
提升农村学校教室冬季室内热环境,对农村学校进行清洁取暖改造是西安市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明确西安农村学校采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西安市7个远郊区县93所农村学校建筑的围护结构及采暖现状进行了预调研,并根据预调研结果选择鄠邑区一代表性中学教室,进行热环境参数现场实测及热舒适问卷调研,评价整体热环境。利用Airpak模拟软件对室内热环境分布进行准确模拟,评价局部热环境。综合整体及局部热环境评价结果,得到西安农村地区采用分体式空调采暖的教室热环境不合格,存在教室温度较低、垂直温差过高、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为制定后续改造技术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及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安北客站候车大厅进行调研,对冬季室内热环境参数进行了测试,并对候车旅客热感觉进行了调查统计,建立了平均热感觉与室内操作温度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冬季西安北客站候车厅温度偏低,人体对偏冷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由于冬季时人多停留在办公、居住建筑中,导致对大空间公共建筑室内热环境期望温度增高;不同性别、不同候车时间旅客对候车厅热环境有着不同感觉。  相似文献   

11.
龙国鑫  谭良斌 《建筑技术》2020,51(6):706-709
对诺邓台梯式四合院进行夏季热环境实测,算出室内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和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率(PPD),并以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为依据对室内热舒适进行评价。利用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和操作温度(top)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线性方程,确定夏季热中性温度。结合夏季热环境实测和热舒适研究,分析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因素,为改善诺邓台梯式四合院室内热舒适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大学教室热舒适长期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北京市某大学的教室进行调研,对室内热环境参数、受访者服装热阻及受访者热感觉投票进行了为期1年的跟踪调查。试图通过探索教室热环境参数与受访者热感觉之间的关系了解受访者对教室内热环境的需求,结果发现,不同季节受访者对环境的需求存在差异,夏季空调环境人体中性温度为26.9℃,过渡季节自然通风环境中性温度为23.5℃,而冬季集中供热环境中性温度为22.9℃,着装量不同是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对于室内环境控制,在春秋过渡季节的绝大多数时间,自然通风可满足人员对室内热环境的需求;在非自然通风季节,将室内温度控制到可接受的范围就可以满足多数受访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盐城地区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状况及居民的热舒适评价,选取市内某典型城镇居住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线性拟合方法客观呈现热感觉与湿感觉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当地居民对冬季室内的热环境不满意度较高,同时对偏冷室内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该文以期能够为盐城地区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5个地区典型农宅进行了夏季及冬季室内热环境以及居民热舒适性现场实测及调研,研究了各个地区农村住宅热环境及室内热舒适度问题,依据问卷调研结果得到了夏季、冬季农村居民对于住宅环境的可接受温度范围、热中性温度以及期望温度,研究了热舒适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桂林为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其人口结构复杂,冬季寒冷潮湿。居民人体热感觉与室内热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研究桂林地区冬季室内热环境状况,对桂林某小区一处民居进行了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测试,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生活在桂林的外地籍居民进行室内外热感觉调研。结果表明桂林地区传统民居室内热环境差,室内温度低、湿度高;桂林、西安同期室外空气温度平均值分别为5. 2℃、4. 5℃,但92. 9%寒冷地区籍贯受访者认为室外桂林比家乡更冷;根据测试数据计算桂林室外有效温度,并对比同期西安有效温度,发现桂林有效温度比西安低,间接验证了的本次调研结果的有效性。建议桂林地区建筑设计加强采暖与防潮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严寒地区冬季室内热环境与人体热适应性,对哈尔滨市过渡季和供暖期间某高校宿舍的热环境和人体热感觉、热舒适进行了现场调查。结果表明:以往的室内外热经历对人的适应性均有影响,供暖开始前和供暖初期主要体现为人对室外气候的适应性;进入供暖中期,人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受室内热经历影响;供暖初期供暖温度不宜过高,宜利用人对秋季较凉环境的适应性,循序渐进地提高室内温度;如果供暖中期和供暖末期室内温度过高,人们会开窗散热,造成能源浪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某高校学生宿舍冬季室内环境状况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采集学生对于宿舍环境的主观感受,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对宿舍环境状况与在室人员的主观感受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高校学生对于宿舍热湿环境普遍感觉不舒适。宿舍异味多是来源于卫生间和垃圾,开窗通风可以有效减少宿舍异味。北面朝向宿舍学生对室内光环境满意率较低。宿舍噪音明显降低宿舍声环境质量,有必要规范学生言行和提高门窗隔音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神经网络的哈尔滨高校教室热环境特征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哈尔滨高校教室热环境特征模型和人体热舒适,笔者于2004年9月~2005年12月在哈尔滨进行了20次现场研究.在测量室内热舒适参数的同时,受试者填写对室内环境的热感觉和热舒适主观调查表.而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哈尔滨高校教室热环境特征和人体热舒适的BP神经网络评判模型,实现了对哈尔滨高校教室热环境内人体热感觉的智能化预测.现场研究结果验证表明,该模型预测的哈尔滨高校教室热环境内人体热感觉与实际主观调查吻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莆田地区高校教学楼夏季的室内热环境为研究对象,调研后选取典型的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为实测对象,对其夏季室内热环境的4个参数进行实测,将实测所得的数据结合人体舒适度PMV评价指标来分析研究其教室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以严寒地区某高校学生宿舍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测试,问卷调查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宿舍内自然通风状态下气流组织状况及室内人员热舒适性进行研究.通过现场测试,测试期间室内平均风速为0.14 m/s,风速低于热舒适标准的要求值.对232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学生对宿舍内热环境总体感觉较不舒适,不舒适的比例达73.2%.通过Fluent软件模拟得出:外窗进口风速v=1 m/s的自然通风即可满足宿舍内通风要求.经过综合分析得出,夏季宿舍内较适宜的平均气流速度为0.28~0.32 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