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近日,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江西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将以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为主题,持续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推进太阳能光电、光热、地热能和空气源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合理应用城市可再生能源利用比  相似文献   

2.
政策动态     
<正>北京:重点推广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系统日前,根据北京市住建部印发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工业建筑集中示范区创建方案》,将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资源应用。分类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重点推广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系统,鼓励新建建筑采用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系统,力争实现园区厂房屋顶光伏全覆盖。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实现区域光伏发电与建筑用电直接的合理调配,充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运营管理,引导项目积极利用特许经营、能源托管等市场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常州市某生态街区、扬州市广陵区和宜兴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为例,归纳出适合示范区发展的绿色生态应用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水资源综合利用、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绿色交通和智慧街区等,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张家口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工程科技的作用,积极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就发展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被动式建筑的应用优点、实施要点、经济性及实施模式进行分析,为张家口建设"低碳奥运"、"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齐保才 《城市开发》2022,(7):120-121
建筑节能是当前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的趋向,尤其是太阳能的合理、高效利用是今后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将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建筑领域,是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和调节建筑能源使用结构的主要方式。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光伏生活热水技术的创新应用,为推广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新疆华源·尚源贝阁项目为例,对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光伏生活热水技术作示范应用,并阐述其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步入"十三五",合肥市在安徽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中勇挑重担、示范引领,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设生态宜居合肥。取得成效2009年,合肥市成为国家首批22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之一,滨湖新区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为"国家城市生态建设示范区";2010年,高新区成为全国首批25MWp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2012年,长丰县、肥西县、三河镇相继被住房和城乡  相似文献   

7.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达300多个●"太阳能屋顶计划"促进光电技术建筑应用●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以县为单位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近日《保定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新建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补贴标准同时出炉。实施意见规定,12层及以下新建居住建筑和实行集中供应热水的医院、学校、饭店、游泳池、公共浴室等热水消耗大户,必须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具备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条件的12层以上居住建筑,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具备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件的政府投融资建筑项目及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酒店、医院,应至少利用一种可再生能源。对使用太阳能和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相似文献   

9.
据悉,今年无锡市将实施绿色建筑“4610”计划,以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据介绍,“4610”计划指实施4项扶持政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奖励、获国家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政策支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支持、绿色节能公共建筑的政策支持:6大节能技术:地源热泵应用、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与水资源利用、新型墙体材料应用、节能门窗应用、地下空间利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的建设情况及太阳能光热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两种技术形式的应用现状,结合生态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中逐步形成的政策、法规、技术体系等情况,探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发展模式,将有效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双碳背景下的城市规划要从微观、中观、宏观统筹考虑。建立绿色低碳示范区是从中观层面推动城市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研究在随州市大明珠绿色低碳示范区统筹考虑碳排和与碳汇空间,围绕用地优化、生态保护、绿色交通、绿色建筑、资源循环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探讨了双碳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策略及其与碳排放量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2006年被列为建设部再生能源(太阳能)建筑规模化应用示范城市以来,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建成国内首座兆瓦级太阳能并网发电项目;先后建设54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政府建设项目带头采用可再生能源,十二层以下住宅建筑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全市太阳能热水建筑应用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2009年成为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计划2012年前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71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
<正>坚持引领绿色示范,营造绿色环境,推广绿色建筑。在规划建设初期,天津生态城就提出了绿色建筑100%的目标,为实现该目标,制定了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可再生能源方面,天津生态城自建设之初设置了可再生能源比例20%的要求,2019年对指标体系进行升级,可再生能源指标要求提升到32%。在此基础上,天津生态城还编制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从优化可再生能源结构、创新开发利用形式、完善供应方式和运营模式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了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主的综合可再生能源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14.
林期 《建筑创作》2008,(11):20-20
10月25日.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将“太阳能建筑城”牌匾授予邢台市。邢台市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太阳能建筑城”城市。这标志着邢台市太阳能综合利用步入了新的阶段,并为全国各地推广太阳能在建筑中的综合应用提供了样板。  相似文献   

15.
常慧 《建筑节能》2013,(4):39-41
可再生能源利用是促进建筑节能的重要技术。讨论了可应用在绿色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系统、地热能等。针对绿色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现状,提出了提供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超 《云南建筑》2010,(4):7-10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要求,分析目前电气设计中成熟可用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结合设计实例探讨太阳能在绿色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湖北省荆州市政府获悉,《荆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意见》出台,计划到2014年底,中心城区完成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40万平方米,基本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产品配套和产品建设支撑体系,确保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2年8月,荆州成功获批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城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将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纳入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12层及以下新建居住建筑必须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12层以上居住建筑,若具备太阳能安装条件,必须设计、安装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系统,若不具备安装条件,应当委托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后予以公示,并报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准。  相似文献   

18.
<正>太阳能与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一起,构成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主体,在全省绿色崛起、绿色发展中颇显威力。2013年底,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累计达1.4亿平方米。2013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率达40%以上,其中太阳能建筑应用占总量的70%左右。一、河北及邯、邢两市发展概况就河北省而言,太阳能与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一起,构成当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主体,在全省绿色崛起、绿色发展中颇显威力。2013年底,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累计达1.4亿平方米。2013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率达40%以上,其中太阳能建筑应用占总量的70%左右。根据研究资料,太阳能节能量为3.5kg/平方米,地源热泵节能量为8kg/平方米。按2013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1500万平方米,其中太阳能应用1050万平方米(按70%计算),太阳能节能量约为3.68万吨标煤,减排CO2 9.64万吨,减排SO2312.8吨(CO2减排系数为2.62,SO2减排系数为0.0085)。  相似文献   

19.
<正>雁栖湖国际会都的整体建设实施主要以《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整体规划》《示范区生态规划》《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景观规划》《生态示范项目指南》为指导,逐步开展,建立了"指标、规划、技术、管理、政策、行动"一体化的生态建设体系,并在确立国际会都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发展目标、生态理念及技术策略融合到空间布局、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市政、生态环境、绿色运营七大建设领域及九十九大示范  相似文献   

20.
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的规划建设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途径。通过山西省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规划建设实践,分析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的实施困境,探讨生态经济视角下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的规划内涵,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五个方面对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进行规划控制导引,对于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